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6篇
  3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应用致敏的人O型血球研究反向间接血凝(RPHA)和反向间接血凝抑制(RPHI)方法用以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抗原抗体,并试验成功用pH9.0硼酸盐水制备灭活鼠脑病毒液作为抗原。为抗原制备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以上RPHA法用于检测组织培养内病毒与用荧光法检测细胞内病毒抗原法结果一致,用RPHI检测病人血清抗体效价,特异性高,敏感性与IFA相同。该致敏血球和抗原是冻干制品,稳定性好、使用方便,是一种代替荧光检测病毒抗原和抗体的良好制品。  相似文献   
72.
不同地理种群褐飞虱的致害性变异和为害特征(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采自广西、云南和浙江的不同地理种群的褐飞虱致害性变异和为害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致害性测定结果表明,1989年后浙江种群褐飞虱仍表现为生物型2的致害特性;而广西种群在1991年后不仅能致害含 BPh1基因的IR26和 MUdgo而且还能致害含 bph2基因的ASD7,1997年广西和云南种群均能致害抗虫品种IR26、Mudgo、ASD7和R.H,表明这两个种群产生了不同与生物型1、2和3的致害性更强的新的生物型。自由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浙江种群的若虫和成虫对不同抗虫品种的取食选择性有明显的差异,成虫嗜食IR26品种而若虫对不同品种的选择性无显著差别。云南种群若虫嗜食ASD7,而成虫则嗜食TN1。室内试验表明,浙江种群的若虫历期最长,而在广西种群中取食ASD7的若虫历期明显比取食TN1的长。取食IR26的浙江种群的若虫存活率比取食TN1和ASD7的高,而在抗虫品种ASD7和IR26上云南种群的若虫存活率明显高于浙江和广西种群。研究表明不同地理种群的褐飞虱的致害性与其为害特性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3.
继以前的工作,我们选择SA14-A弱毒变异株中的12-1-7号蚀斑病毒继续进行减毒和蚀斑纯化,获得了二株高度减毒而且毒力不易回升的弱毒株,其中一株5—3株的免疫原性较好,经人体免疫观察证明是安全有效的。5—3株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如下: 1.在地鼠肾细胞内繁殖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作用,病毒滴度一般可达10-6—10-7(TCID50/0.2毫升)。在琼脂覆盖下的鸡胚单层细胞内形成小于0.1厘米大小的点状蚀斑,蚀斑内细胞未完全破坏死亡。 2.对3周龄小白鼠和2—3公斤恒河猴脑内接种不引起发病和死亡,脑内病理改变较原强毒株显著减轻而且局限。 3.对1-3日龄乳小白鼠,无论脑内或皮下注射均有致病力,但致病力显著减弱,引起乳鼠死亡的毒力(LD50),脑内在3.0对数以下,皮下在2.0对数以下。 4.对3周龄小白鼠皮下注射,病毒只能在周围脏器内轻度繁殖随即消亡,而不能侵入脑内繁殖,脑组织内分离不到病毒,亦不引起病理改变。 5.在组织培养细胞内连续传10代,或在小白鼠脑内传3—5代,其残余毒力无明显回升。 6.对小白鼠皮下一次免疫后表现有较强的保护力。对豚鼠皮下免疫一次后表现有明显的中和抗体产生,阳转率为70—80%。1967年以来对5—3株进行了人群逐步扩大接种观察,结果未发现活疫苗引起的发热 反应和其他异常反应,人体抗体的阳转率为85—91%,人群流行病学效果保护率一般为80—90%,证明活疫苗是安全和有较好的免疫效果。但是5—3株尚存在着病毒滴度下降快,疫苗不稳定,需冷藏保存等缺点,因而往往影响疫苗大面积人体使用效果,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74.
稻株含氮量和密度对褐飞虱存活、发育和生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褐飞虱种群在不同含氮量稻株和若虫密度条件下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若虫密度对褐飞虱存活的抑制作用随若虫密度提高而增强,但随寄主含氮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表现为低含量的寄主植物可以增强对种群调节的负反馈作用。在低氮稻株上的饲养代数也明显影响若虫存活率,而在高氮稻株上饲养的不同代别褐飞虱之间则无显著差异。若虫率与稻株含氮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即在高若虫密度下寄主含氮量的增加可显著缩短褐飞虱若虫的发育历期。与高含氮量稻株上的褐飞虱种群相比,饲养在低含氮量稻株上的褐飞虱种群的若虫发育时间在高若虫密度下显著延长。在每盆40头褐飞虱若虫的密度下,成虫性比与稻株含氮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在不同若虫密度下,随着若虫密度的增加雌性成虫比例显著下降。在每盆160头的若虫密度时低氮稻株上褐飞虱种群的性比低于0.3,显著低于在高氮稻株上的褐飞虱种群的性比0.85。在含氮量低的稻株上的雌成虫体重随若虫密度的增加极显著减少,连续取食第2代的雌成虫又比取食第1代时的轻。在所研究的所有若虫密度下,取食高含氮量稻株的褐飞虱种群的雌成虫寿命均为取食低含氮量稻株褐飞虱种群雌成虫寿命的3倍左右,差异极为显著。稻株含氮量和若虫密度对褐飞虱生殖力的作用最大,特别是在低氮稻株上若虫密度对褐飞虱生殖力的作用更为突出。在高含氮量稻株上的卵孵化率均随若虫密度的增加而有所下降,但在相同含氮量稻株上卵孵化率的差异均不显著。结果推测由于施用氮肥较多的水稻可以承受高密度的褐飞虱,提高了它们的迁出临界密度,减少了褐飞虱在克服逆境过程中的种群损失,从而造成更高的密度和更重的田间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75.
地方立法是中国自然保护区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然保护区地方立法从数量上看已不少,但整体上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提质增效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本文通过对116部中国自然保护区地方法律规范的实证分析发现,自然保护区地方立法主要呈现立法时间跨度较大、立法数量新时期增长较快、立法地域分布广泛、立法模式上综合性与专门性相结合等特征。当前,自然保护区地方立法面临着过时立法、抵触立法、重复立法等诸多问题。为有效破解上述难题,可尝试从立法清理和立法特色两个维度下功夫,加快地方立法清理的工作进程,突出地方立法特色,提升中国自然保护区地方立法质效。  相似文献   
76.
假基因(pseudogene)是出现在特定种群基因组中无功能的基因拷贝,在不同的生命形式特别是脊椎动物中较为常见,未加工假基因和加工假基因的产生机制不同,在分子遗传学领域,识别假基因结构和功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基于高通量皮升级微反应池的焦磷酸测序技术以其测序读长长的优势,在测序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在高通量焦磷酸测序过程中,微反应池之间的光学串扰以及微反应池中的化学残留严重影响测序原始图像的信噪比,限制了测序的读长及准确性.本研究通过在微反应池侧壁分别选择性蒸镀钛和铝金属膜,有效地将相邻微反应池之间的平均光学串扰率降低约一个数量级.此外,通过在微反应池表面蒸镀二氧化硅层,显著地改善了微反应池表面物理形貌,有效地减少了微反应池中的化学残留.表面蒸镀钛-二氧化硅的微反应池光学串扰低、化学残留少,可应用于高通量焦磷酸测序等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78.
1.1973—1978年内于某海岛小学儿童测得乙脑抗体阳性者,除1978年一例中和指数为1,862外,其余中和指数均<10,说明该岛乙脑隐性感染率较低,5年内为12.5%。 2.活疫苗初种后抗体阳性率为77.6%,一年后下降至57.7%,再接种一针后抗体即迅速上升至100%. 3. 活疫苗初种后次年再接种一针,其中和抗体水平维持较好,五年后其阳性率仍为70.6%。 4.活疫苗初种后,中和指数>1000的儿童其抗体可维持较久。<1000者一年后下降约60%,但再接种后中和指数述。>10c0者其抗体阳性率在第五年仍维持92.8%,<1000者则至第五年已降为58.8%。考虑到其中一部分儿童仍有隐性感染,因此活疫苗接种后五年的实际抗体阳性率可能还低些。  相似文献   
79.
探讨几种一半因素对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0两种主要害居因子CFAⅠ和CFAⅡ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的生长期以及细胞外渗透压、PH、气体组成的不同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CFAⅠ和CFAⅡ的表达,其中渗透压对两种定居因子的影响有所不同。研究结果提示ETEC的CFAⅠ和CFAⅡ的表达与环境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80.
茭白害虫长绿飞虱与稻田缨小蜂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俞晓平  胡继承 《昆虫学报》1999,42(4):387-393
茭白害虫长绿飞虱 Saccharosydne procerus是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 在稻田外的主要寄主之一。茭白田可为稻田提供大量的稻虱缨小蜂,从而提高对稻田稻飞虱的控制能力。从褐飞虱和长绿飞虱卵中羽化的稻虱缨小蜂均明显地选择寄生褐飞虱卵,对长绿飞虱卵的寄生率也较高。长绿飞虱在水稻上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因此,稻田和茭白田的合理布局可有效地提高稻田缨小蜂的数量,从而提高该寄生蜂对有关害虫的生防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