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应用出血热病毒的抗核蛋白和糖蛋白(G1、G2)单克隆抗体的ELISA夹心法对感染细胞培养物和灭活疫苗内的NP和G1、G2抗原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感染Vero-E6细胞内NP和G1、G2含量均高于细胞外培养液上清,前者的抗原滴度分别为≥512和256,后者仅为64和16。  相似文献   
42.
尖钩宽黾蝽的越冬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尖钩宽黾蝽MicroveliahorvathiLund-blad,属半翅目,宽黾蝽科[1],是我省稻田水面常见的捕食稻飞虱、叶蝉的优势天敌之一。为了正确评价和利用此天敌,必须查明此虫能否在我省越冬,以及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前人对尖钩宽黾蝽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2],但对该天敌能否在浙江省稻田越冬则未见报导。为此,我们于1996年12月至1997年4月及1998年2月份调查了尖钩宽黾蝽的赵冬问题。现把调查结果汇总如下。1试验方法1.1尖钩宽黾蝽冬季成活调查1.1.11996年12月…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介绍了植物耐虫性的研究方法, 包括植物功能损失指数(耐虫指数)、产量损失率、植株被害率、存活率、根系体积(受害程度)、植株和害虫干重、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保护酶活性和主茎伤流液量等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害虫的种群发展和取食行为等方法, 并提出植物耐虫性机理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44.
白背飞虱对水稻抗虫品种N22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室内连续用感虫品种TN1和抗虫品种N22单管饲养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种群,研究它对抗虫水稻品种的适应性及其体内保护酶的变化,结果表明,白背飞虱在感虫品种TN1和抗虫品种N22品种上饲养1至2代,其卵历期、若虫期和全世代历期均无明显差异,从感虫品种TN1转移到抗虫品种N22上饲养1代,白背飞虱的若虫存活率、雌成虫寿命、体重、蜜露量、产卵量和内禀增长率等均低于在抗虫品种上连续饲养2代,而后者又低于在感虫品种上饲养的指标,白背飞虱在抗虫品种上连续饲养2代后,体内保护酶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接近于感虫品种上连续饲养的结果,说明白背飞虱从感虫品种转到抗虫品种在开始时并不适应,经过连续繁殖多代后白背飞虱逐渐适应,最后导致抗虫品种的抗性丧失。  相似文献   
45.
根据JEV病毒减毒株SA14—14—2基因组序列,设计覆盖全长的4对重叠引物,以提取的活疫苗病毒RNA为模板,RT—PCR扩增出4个片段,并克隆到质粒载体中,进一步构建两个半端分子克隆,然后将全长cDNA序列克隆到一个新改造的低拷贝质粒载体pBR—kpn中,构建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经过体外转录后得到的转录子转染BHK-21细胞,重新获得JEV的恢复病毒,通过生物学特性、分子生物学水平、蛋白水平等几个方面对恢复病毒进行鉴定。结果获得了稳定的全长cDNA克隆,转录子转染BHK-21细胞后,第4天开始出现细胞病变(CPE),第6~7天时CPE为 ,经过Vero细胞进一步放大培养后,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和RT—PCR实验均为阳性。证实了构建的JEV的全长cDNA克隆有感染性,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To find out the infection efficiency of recombinant adeno-as sociated virus 2-mediated exogenou s genes i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lls(D Cs),the process of transfection wa s investigated by FITC-labeled rAA V2,and observed under confocal mic roscope.Newly separated dendritic cells were tranfected by rAAV2-luc and rAAV2-GFP at different MOI,and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were detec ted by luminometer for rAAV2-luc a nd flow cytometry for rAAV2-GFP.Th e results were elucidated in four different assay systems:(1)60min w as needed for rAAV2 to bind on den dritic cells,and got into cells in the following 10min;(2)the express ion of luc could be detected at th e MOI as low as 1×10~5v.g/cell,and the expression plateau was reached by the MOI of 10~6~10~7v.g/cell,furt her increase of MOI had no functio n on expression level;(3)transgene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after 48h, and maintained a higher expression level from 96h to 240h after infec tion;(4)7days postinfection of rAA V2-GFP,5%~18% dendritic cells were GFP positive. These data suggest th at rAAV2 vector can efficiently in fect 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 lls and mediate exogenous gene exp ression,and that the application o f rAAV2 as vector may be useful fo r gene transfer to dendritic cells in ex vivo immunotherapy.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枯草芽胞杆菌喷雾剂对家兔皮肤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兔皮肤创伤为模型 ,连续给药 6 d,第 11天测定创面面积 ,并于第 17天记录创面愈合数。结果 :枯草芽胞杆菌喷雾剂高剂量组和磺胺嘧啶银组创面面积显著小于空白对照组 ( P<0 .0 5 ) ;枯草杆菌喷雾剂的愈合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P<0 .0 5 )。结论 :枯草芽胞杆菌喷雾剂能够缩小家兔创面愈合 ,增加创面愈合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枯草芽胞杆菌喷雾剂对小鼠创伤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小鼠创伤感染模型,切取创面组织做细菌定量检查,第4天活杀取肺、肝组织做细菌定量检查,同时做心血培养。结果:枯草芽胞杆菌喷雾剂可显著抑制小鼠创伤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无菌血症发生。结论:枯草芽胞杆菌喷雾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体表创伤感染有较强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9.
鼠疫耶尔森菌能导致致病性极强的鼠疫,可作为生物武器使用。鼠疫耶尔森菌的基因组全长4.65Mb,GC含量为47.6%,含有3个重要质粒pFra/pMT1,pPst/pPCP1和pYV1/pCD1,其中质粒pFra/pMT1和pPst/pPCP1为鼠疫耶尔森菌独有。鼠疫耶尔森菌基因组富含大量的插入序列和假基因,存在频繁的基因内重组,以水平转移的方式获得外源基因。鼠疫耶尔森菌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为鼠疫的发生、流行、暴发、致病机制研究和筛选鼠疫耶尔森菌治疗药物、研制疫苗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
东海哈氏仿对虾的数量分布和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86-1990年和1997-2001年对东海26°00′- 33°00′N,127°00′E以西海域拖虾调查资料,共测定哈氏仿对虾样品9468尾,对哈氏仿对虾的数量分布和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哈氏仿对虾的平均渔获率为458.7/g•h,其中31°00′- 33°00′N海域最高,达到990.9/g•h,高峰期出现在秋季。主要分布在20-60m水深海域,适温范围10-24℃,适盐范围30-34,为广温广盐性虾类。周年雌虾明显多于雄虾,雌雄性比为1:0.62。雌虾个体也大于雄虾,雌虾周年平均体长和平均体重分别为71.6mm,5.0g;雄虾为57.9mm,2.3g,最大值出现在5-7月,最小值出现在9-10月。繁殖期5-9月,繁殖盛期6-7月。周年出现两次快速生长期,第一次在10-12月,其相对增长率雌虾为9.3%-17.5%,雄虾为7.9%-13.9%,第二次在翌年4-7月,雌、雄虾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4.3%-13.8%和6.2%。为合理利用该资源,宜在捕捞群体平均体长、平均体重最小值出现阶段进行保护,以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