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本文讨论1患者食道癌病例摘要,从检查情况入手,结合临床以及相关理论,进行治疗方案的讨论,并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2.
红花玉兰MwAG基因在花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wAG基因是调控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雌雄蕊发育的关键转录因子。采用半定量RT-PCR、Northern blot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MwAG基因在红花玉兰花芽形态分化几个关键时期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和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MwAG基因仅在红花玉兰雌雄蕊中表达, 而在幼叶、外轮花被和内轮花被中不表达。在花器官形态分化过程中, MwAG基因在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和雌雄蕊成熟期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且在雄蕊中的表达波峰早于雌蕊, 这与雌雄蕊形态分化的时间基本吻合; 在花芽分化早期, 相同大小的花芽, 瓣数越多, MwAG基因在雌雄蕊中的表达量越低, 其结果与不同瓣数雌雄蕊分化的时间一致, 即瓣数越多, 雌雄蕊分化越晚。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维、汉民族H型高血压血清Hcy浓度差异。方法: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587例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资料收集包括民族、高血压分级、血清Hcy。共收集汉族305例(男:203例;女102例),其中高血压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76例、85例、44例;收集维族282例(男:187例;女:95例),其中高血压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57例、71例、54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分别以维、汉民族间性别及高血压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维族男性血清Hcy水平(16.30±9.97μmol/L)明显高于汉族男性(13.12±7.43μmol/L)(P0.05),维族女性血清Hcy水平(14.91±9.62μmol/L)明显高于汉族女性(11.12±8.43μmol/L)(P0.05);维族高血压Ⅰ级血清Hcy水平(11.40±5.97μmol/L)与汉族高血压Ⅰ级血清Hcy水平(11.36±4.27μmol/L)相当(P0.05),维族高血压Ⅱ、Ⅲ级血清Hcy水平(16.55±6.69、28.87±9.12μmol/L)均高于汉族高血压Ⅱ、Ⅲ级血清Hcy水平(14.45±5.61、22.36±10.15μmol/L)(P0.05)。结论:维、汉民族H型高血压血清Hcy浓度可能有一定差异,且维族高于汉族。  相似文献   
104.
长白山北坡天然次生林典型建群种的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科屹  张会儒  张博  何友均 《生态学报》2021,41(13):5142-5152
分析长白山林区典型天然次生林的建群种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揭示关键种群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研究区的天然林保护与修复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基于24块1 hm2的固定样地数据,通过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拟合并绘制种群存活曲线,运用生存分析、种群数量化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定量研究2种典型天然次生林4个建群种的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结果显示,4个种群的存活曲线总体均趋于Deevey-Ⅱ型,但所属亚型有所区别。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种群死亡率波动较大,在不同龄级出现了多次死亡高峰;鱼鳞云杉(Picea jezoensis var. microsperma)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种群死亡率随龄级增大逐步递增;红松(Pinus koraiensis)种群在各龄级上的死亡率均较高。数量化动态分析表明,4个种群均属于增长型,增长潜力为红松 > 臭冷杉 > 鱼鳞云杉 > 蒙古栎;4个种群受外界干扰的敏感程度均较高,其中红松种群受干扰的概率最大。时间序列预测表明,臭冷杉和红松种群个体数量在未来2、4、6、8个龄级后均呈现不同幅度的增加趋势,增长势态稳定。鱼鳞云杉和蒙古栎种群在幼、中龄级表现出衰退迹象。结论表明,臭冷杉和红松种群的自然更新较好,增长潜力较大,但同时受外界干扰的敏感程度也较高。鱼鳞云杉和蒙古栎种群的自然更新不足,增长潜力小,群落存在偏离稳定状态的风险。建议严格保护臭冷杉和红松种群的生境,适度开展疏伐抚育;改善鱼鳞云杉和蒙古栎种群空间格局,及时实施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促进群落进展演替。  相似文献   
105.
为揭示天然次生林群落演替规律,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的云冷杉天然次生林为对象,采用相邻网格法调查样地(100 m×100 m)内每株林木(DBH≥1 cm)的基本特征及坐标位置,研究死木的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 死木的径级分布呈左偏单峰山状分布,其中枯倒木呈多峰山状分布;各树种的死木株数与该树种的总株数没有必然联系;树种死木株数与树种混交度之间存在显著负指数关系;死木主要在0~8 m尺度上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大,逐渐转变为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以随机分布为主;中(10 cm≤DBH<20 cm)、小径级(1 cm≤DBH<10 cm)死木在8 m以下的小尺度上的聚集分布是造成死木总体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的主要原因。不同径级死木与不同径级活立木的空间关联性差异较大,死木与幼树(1 cm≤DBH<5 cm)的关系较为明显,尤其是大径级死木与幼树在2~25 m尺度上呈显著正关联性;死木与小树(5 cm≤DBH<15 cm)没有明显的关联性;中、小径级死木与中树(15 cm≤DBH<25 cm)在0~3 m尺度上呈正关联性,与大树(DBH≥25 cm)分别在9、11~14 m以及15、42~45 m尺度上呈负关联性。树种在生物学特性、径级分布和空间布局上的差异影响着死木的株数和径级分布;混交程度低的树种可能出现较多的死木;死木空间分布格局随林木径级和研究尺度的大小产生变化;死木与活立木的空间关联性在不同径级和不同尺度上呈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6.
肖安  张博 《生物工程学报》2015,31(6):917-928
对基因组特定位置进行针对性修饰的实验方法称为基因组编辑技术。近年出现的ZFN、TALEN、CRISPR/Cas等一系列人工核酸内切酶逐渐形成了新一代基因组编辑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基因组靶向修饰技术的发展,并在基因功能研究、基因治疗等领域开始发挥巨大作用。文中对这一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和应用方式进行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07.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肝脏手术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肝移植后肝脏主要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肝移植后IRI主要包括肝脏局部缺血性损伤和炎症介导的再灌注损伤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缺氧以及再灌注过程中缺少生物刺激因子使得再灌注组织缺乏氧供被认为是这两个不同阶段主要损伤机制,并相互促进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发展。Kupffer细胞(kupffer cells,KCs)是肝脏常驻巨噬细胞,被认为在缺血期由病原体相关分子受体激活的,通过不同的信号传导通路产生氧化应激和促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α、白介素1β,白介素12等发挥作用。KCs是调节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中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交叉作用网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研究表明ki67的表达与很多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乳腺癌、卵巢癌、淋巴癌等。临床上,常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ki67指数,反映正常和病变组织或细胞的增殖活性,对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帮助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和疗效的评估。但是,目前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均无法以一个固定的ki67值判定不同肿瘤疾病的恶性程度,也无法以一个精确的ki67临界值判定肿瘤的恶性程度,有时更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对病患肿瘤组织的ki67指标进行跟踪检查来指导新的治疗及判断预后。本文主要就目前ki67指数与不同肿瘤的恶性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判断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9.
侯祥  张博  韩宁  封托  王京  陈晓宁  常罡 《兽类学报》2020,40(4):390-397
正种子贮藏是啮齿动物利用食物资源的一种适应性行为(Vander Wall,1990)。经过长期的进化,啮齿动物形成了两种主要的贮藏食物行为:一是集中贮藏,即把收集的大量食物集中在其洞穴或临时栖息场所贮藏,通常有少量贮藏点,每个贮藏点有大量种子;二是分散贮藏,即把收集的种子分散贮藏在相对较大范围或其巢域周围,通常有大量贮藏点,但每个贮藏点仅贮藏约1~3粒种子。与集中贮藏相比,分散贮藏扩展了植物种子的分布范围,降低了种子被动物取食的概率。由于被分散贮藏的  相似文献   
110.
【摘要】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 研究了饥饿态下平均体重分别为(2.54±1.09) g、(24.35±7.19) g、(233.79±26.00) g、(508.98±126.61) g的卵形鲳鲹幼鱼(Trachinotus ovatus)在静水、0.1 m·s -1、0.2 m·s -1三种流速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 卵形鲳鲹体重对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P < 0.05)。在同一流速下, 耗氧率和排氨率分别随体重的增加而下降, 体重与两者间的回归关系符合异速方程Y=aWb。卵形鲳鲹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着流速的升高均出现升高的趋势, 流速对均重为24.35 g和233.79 g卵形鲳鲹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P < 0.05)。在静水条件下, 卵形鲳鲹代谢氧氮比的范围为31.36-46.32, 表明卵形鲳鲹主要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能源, 蛋白质其次。在试验流速范围内, 均重为24.35 g卵形鲳鲹幼鱼的氧氮比随着流速的升高而升高, 其他两组的氧氮比则随着流速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