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L6565小鼠白血病病毒诱发小鼠白血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病毒与白血病发生的关系,我们用L6565小鼠白血病病毒(L6565MLV)悬液感染乳鼠,每周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及病理变化,并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动态检测小鼠体内病毒核酸的分布.结果发现小鼠感染病毒后3~5周,其脾脏和淋巴结呈早期白血病的病理改变.至第10~12周小鼠发生淋巴细胞白血病,表现出耸毛、活动减少、腹膨胀等症状.病毒核酸于感染后第2周首先在小鼠胸腺、脾脏检测到,随时间延长,病毒核酸广泛分布在外周血、胸腺、脾脏、淋巴结等多种脏器组织中.本实验表明L6565小鼠白血病病毒可诱发小鼠白血病,其机制可能与病毒促使淋巴细胞向白血病细胞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32.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诊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方法,根据RSVN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经RT-PCR扩增,可检出RSVRNA该引物不能检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NA。应用该法可检出疑为RSV感染的婴幼儿鼻咽分泌物中的病毒RNA且比病毒分离法敏感,特异性与免疫荧光法一致。结果表明RT-PCR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的优点,可用于RSV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33.
为建立恒河猴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的模型并对其致病特点进行观察,采用病毒分离、免疫荧光、光镜及RT-PCR方法对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恒河猴不同时间、不同组织或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从恒河猴不同组织中分离到病毒,而且在病毒感染后第2d和第5d的血液、第7、9d的鼻咽分泌物、第3d的粪、第5d的粪尿中均检测到SARS-CoV RNA.光镜观察到病毒感染组肺组织肺泡间隔增宽,有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肺泡腔有渗出,甚至形成透明膜样物;多个肺泡形成机化性肺炎的表现.感染组肝组织可见较大的坏死灶,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认为已成功建立了恒河猴SARS模型,可用于评价抗SARS药物和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采用IFA、RT-PCR法观察了柯萨奇B组病毒(CBV)5型在Hep-2细胞内的增殖动态。CBV感染细胞后4h可检出病毒RNA,8h可检出病毒抗原,12h可观察到细胞病变,20h可检出病毒颗粒。结果为CBV增殖特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并指出PCR是监测CBV增殖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35.
柯萨奇B组病毒在Hep-2细胞内增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FA、RT-PCR法观察了柯萨奇B组病毒(CBV)5型在Hep-2细胞内的增殖动态.CBV感染细胞后4h可检出病毒RNA,8h可检出病毒抗原,12h可观察到细胞病变,20h可检出病毒颗粒.结果为CBV增殖特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并指出PCR是监测CBV增殖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36.
参考汉坦病毒(HV)的基因文库软件设计M片段G1区型特异性引物,以HV 76/118、H-114、A9及R22株RNA为阳性模板,建立HV的分型方法--逆转录一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heminested PCR),对湖北省不同地区分离的30株HV进行分型.结果显示(1)建立的RT-heminested PCR分型方法对HV两型的代表株76/118(HTN)、A9(HTN)、H-114(HTN)及R22(SEO)RNA进行了特异性扩增,其大小与理论值一致;此法只能检测HVRNA,不能检测其它病毒RNA.(2)分离于湖北省不同地区的30株HV的分型结果为汉滩型21株、汉城型9株,其中长江以南汉滩型12株、汉城型2株;长江以北汉滩型9株、汉城型7株.这表明建立的RT-heminested PCR用于HV的检测特异性好;分析湖北省不同地区分离的30株HV,显示湖北省HFRS流行为混合疫区;且在湖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地理聚集性.  相似文献   
37.
肠道是许多医源性病菌的宿主。虽然这些病菌各异,但它们在肠道中定植和传播的机制相同。本文将分析促使医源性病菌在肠道内定植及传播的常见因素,重点探讨抗生素治疗与感染之间的关系及控制感染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8.
本文观察了两株从病人体内新分离的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114株和435株对乳鼠的致病特点,并在感染的乳鼠脑内找到了EHF病毒。免疫荧光检查发现,病毒抗原广泛存在于感染鼠的脑、肺、肝、肾等脏器。脑内和腹腔两条感染途径的比较发现,病毒抗原在上述脏器中的分布基本一致,但前者脑内的病毒感染滴度较后者高一个对数单位。对病毒的动态观察发现,EHF病毒首先在乳鼠腹腔感染6小时后的腹腔巨噬细胞(Mφ)中分离到、并持续阳性;病毒血症出现在感染后2天,随之在脑、肺、肝、肾和脾脏中查到。以上结果表明:EHF病毒对乳鼠具有广泛的嗜性,脑内感染途径能获得较高滴度的感染性病毒。提示EHF病毒在鼠mφ中增殖并携带至全身播散,可能是造成乳鼠全身性弥漫性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9.
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A9株,滴度为TCID_(50)10~(-5)/0.1ml,加入10名健康人外周血,作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和染色体畸变的检测。每份血分对照组(不加病毒悬液)和A、B、C实验组(根据加不同病毒量而分)。其结果:一、SCE频率,实验组A(8.9±0.19)、实验组B(9.9±0.2)、实验组C(11.6±0.22)与对照组(6.57±0.15)比较,A、B、C、实验组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A、B、C三个实验组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二、染色体畸变,A、B、C三个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用EHFV HA 108株,ID_(50)10~(-6)/0.02ml接种2—5日龄大白鼠脑内,15天后颈动脉放血处死,取骨髓细胞培养,另取幼大白鼠骨髓细胞培养作对照,检测SCE和染色体畸变。结果:一、SCE频率,实验组(9.8±0.35)高于对照组(5.4±0.19),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二、染色体畸变,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以上两个实验结果表明,EHFV作用于细胞,无论是在机体或试管内,都引起SCE频率增高,即EHFV促使DNA产生初级损伤,但不致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