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7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137篇 |
专业分类
5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昆虫杆状病毒作为高效的表达载体,现已广泛地用于各种外源基因的表达.但是,用传统的方法构建重组杆状病毒,存在着重组率低,纯化难及耗时长等缺点,围绕如何快速、简便、高效地构建重组杆状病毒,近几年来人们进行了一些重大的改进,包括使病毒DNA线状化以提高重组病毒的比例;在体外进行重组;同源重组和重组病毒的纯化与筛选在酵母和大肠杆菌中一次完成;使重组病毒可以形成多角体等,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方法中的不足;文章着重介绍了这几种新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502.
分别采用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和基因间隔区(IGS1)测序,ITS和IGS1区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基因组DNA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等方法,对三株因肯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inkin进行分子特征及种内分型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菌株的rRNA基因ITS区和IGS1区的序列相似性均高达100%,RFLP酶切图谱具有较理想的种内一致性,而不同菌株的RAPD图谱不尽相同。研究表明:rRNA基因IGS1区测序及RFLP酶切可考虑用于因肯毛孢子菌的菌种分子鉴定,而基因组DNA的RAPD则较适合于菌种的种内分型。 相似文献
503.
为了解银鲳(Pampus argenteus)消化道结构特点与其功能及食性的相关性, 采用解剖、石蜡切片、AB-PAS染色及酶活性检测技术对银鲳消化道的形态、组织结构、黏液细胞分布及消化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银鲳的消化道由口咽腔(舌)、食道侧囊、食道、胃及肠构成, 胃肠交界处有很多幽门盲囊。食道侧囊呈椭球形, 食道粗短, 胃呈U型, 肠有多个盘曲, 肠指数为2.03。舌上皮内有少量味蕾及较多黏液细胞。食道侧囊、食道、胃及肠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组成。食道侧囊内皱襞较发达, 被覆复层扁平上皮, 内含较多黏液细胞, 且以Ⅳ型为主, 皱襞顶端及侧面有内含角质刺的次级突起; 黏膜下层及肌层中有固定皱襞的骨质脚根; 侧囊内胃蛋白酶活性较高。食道内皱襞较高, 被覆复层扁平上皮, 内含较多黏液细胞, 且以Ⅳ型为主。胃内皱襞发达, 被覆单层柱状上皮, 未见黏液细胞分布; 胃腺发达, 胃内蛋白酶活性较高。肠道内褶襞多, 高度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黏液细胞密度前、中肠较高, 后肠较低, 且均以Ⅰ型为主; 肠道内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幽门盲囊组织结构与肠相似。银鲳的消化道结构特点、黏液细胞分布及消化酶活性与其功能及偏肉食的杂食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504.
红土丘陵广布我国中亚热带,其特征是土壤酸性,pH 4—6,质地常为粘性,有机质含量低,仅1—2%,有的在1%以下;所含有效磷也低;钾、钙、镁等元素亦常不足;因为红壤(即红土)地区热量高,水分足,有机物分解快,土中的盐基物受淋溶作用,大部被洗去。当生长其上的植被遭受破坏后,水土流失更为容易,常造成干旱和瘠薄的环境。浙江省的红土丘陵大抵如此。如嵊县的红土低丘,速效磷仅为1 ppm,速效钾则在50ppm以下。红土丘陵地区常是人烟较为稠密之地, 相似文献
505.
为了研制促进月季生长的木霉生防菌肥,采用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哈茨木霉T6施于月季盆栽土壤中,分析木霉菌对"十姐妹"月季硬枝扦插发芽、幼苗生长、防御酶活性和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哈茨木霉T6的月季硬枝出芽率和幼苗枝条长度分别是对照的1.4和1.82倍;并且枝条和叶的干重、枝条和叶的含水率均显著增加。此外显著提高了叶中3种防御酶SOD、POD、CAT的活性及6种内源激素IAA、GA3、ZT、ABA、SA和JA的水平。说明木霉T6具有促进月季生长和提高其抗性的作用,研究结果为研制促进月季生长的生物菌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6.
一例中国重型肝炎病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直接和克隆后序列分析,测定1例重型肝炎病人感染的HBV变异毒株全基因组序列,该毒株长3221个碱基,为adw亚型,与同一地区HfuAg阳性无症状携带者感染的adw亚型全序列比较,有35个罕见和独特的核着酸改变,导致27个氨基酸替代,其中前C和C基因变异最多,这一毒株在多种调节序列,包括启动子SPI、SP11、XP、增强子ENI和EN11,也存在变异。但并无日本毒株的X区和ENHll-CP的聚集变异。结果说明我国重肝HBV毒株有独特的变异特点。 相似文献
507.
牛磺酸对急性运动后血清心肌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磷酸是一种β—氨基酸的亚磺酸类似物,长期被认为是含硫氨基酸的无功能终末代谢产物。80年代开始,Huxtable等对牛磺酸的分布、代谢及其重要而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在牛磺酸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探讨急性运动时牛磺酸对心脏的作用,我们观察了牛磺酸对急性运动后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8.
连作障碍严重危害牡丹的生长发育,根际微生物环境可直接反映由连作障碍带来的变化,探究连作状态下不同种植年限‘凤丹’牡丹根际微生物环境的演替规律及菌体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对‘凤丹’牡丹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洛阳地区2年、4年、5年、10年、32年生‘凤丹’牡丹根际真菌群落进行测序分析,研究真菌18S rDNA V5可变区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测序后从5组不同种植年限根际土中共得到1 069 322条Clean reads,序列过滤拼接后可得534 659条Tags;5组土壤样品共含有3 419个OTUs,涵盖了5门、17纲、18目、175科、299属、376种菌群;科水平上‘凤丹’牡丹根际优势菌群为Incertae sedis (24.90%)、Sordariomycetes (15.25%)、Sordariaceae (12.11%)、Filobasidiales (7.48%)以及Rhizophlyctidaceae (6.21%);属水平上‘凤丹’牡丹根际优势菌群为Tetracladium (20.81%)、Incertae sedis(13.98%)、Sordaria (12.12%)和Filobasidiaceae (7.48%);Alpha多样性分析和Beta多样性分析均表明,不同种植年限‘凤丹’牡丹根际土菌群群落多样性为10年生5年生32年生4年生2年生。本研究发现连作状态下不同种植年限对‘凤丹’牡丹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有显著影响,菌群群落多样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种植年限中均具有特异性强的优势菌群;Gracilipodida、Acanthocystidae和Freshwater Opisthokonta三类真菌群落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出现,这些特异性菌群证明连作障碍对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以上结果将为解析‘凤丹’牡丹连作障碍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