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sgna基因小麦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在禾谷类作物中表达效率较高的启动子Ubi对含目的基因sgna的现有载体进行了改造,并引入筛选标记基因bar;为提高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在目的基因5′端引入了Ω和kozak序列,3′端引入了poly(A)序列,成功构建了适用于小麦的抗虫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GU4AGBar和pGBIU4AGBar,基因pGU4AGBar含有顺向连接的Ubi-sgna及Ubi-bar基因表达盒,pGBIU4AGBar含有T-DNA边界序列,并在其左右边界中间插入了含有顺向连接的CaNV35S-nptⅡ,Ubi-sgna和Ubi-bar基因表达盒,人工合成的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sgna可以编码对同翅目昆虫具有毒杀作用的蛋白。  相似文献   
12.
小麦选系“7182—0—11—1”与黑麦可杂交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小麦选系“7182-0-11-1”与黑麦的可杂交性明显高于传统的高亲和性品系“中国春”。遗传分析表明,“7182-0-11-1”与“中国春”的可杂交性基因一样表现为完全隐性,“7182-0-11-1”除具有“中国春”的3对可杂交性基因,好5B上的kr1、5A上的kr2和5D上的kr3外,还具有一个新的可杂交性基因kr5,位于2B染色体上,kr5表现为强效,其效应接近kr1,小麦可杂交性隐性纯合等位  相似文献   
13.
利用适用于禾谷类作物的表达载体pGU4AGBar和pGBIU4AGBar,采用花粉管通道法, 将人工合成的雪花莲凝集素基因sgna导入了优良冬小麦品系西农2208和西农132,经PCR 和Southern blot鉴定,证明获得了20株导入了sgna基因的转基因植株,转化率约为0.2 8%~0.84%,并通过Western blot鉴定检测到了目的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附加染色体的传递及丢失规律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BC1F1与F2相比较,染色体分离范围小,并且分离向染色体数目减少偏移,有利于43、44条染色体的分离;双单体附加和单体附加后代异染色体丢失严重,分别为65.79%和61.99%,双单体附加分离出单体附加占10.53%,单体附加的传递率为26.92%,单体附加后代分离出的二体附加为5.56%,二体附加自交世代中,异染色体的丢失率为29.03%,传递率为56.45%;PMCMI染色体构型为21.70Ⅱ+0.05Ⅰ+0.02Ⅲ+0.01Ⅳ,2n=22Ⅱ的细胞占88.96%。选育的附加系及具42条染色体的株系,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大穗、大粒、优质、抗病等滨麦的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5.
VE型小麦不育-保持系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VE型不育系及其蓝粒标记的同型保持系为材料,采用细胞学鉴定方法对其减数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在花粉母细胞MI的主要染色体结构为2n=21”(包括浅蓝粒种子植株和白粒种子植株),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结构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认为利用蓝位标记的VE型不育保持系为4E染色体的蓝粒基因片段转移而形成的易位系。田间育性调查表明利用这个保持系生产的不育系的不育性是可靠的.同时,由于蓝粒基因片段的易位仍然能够恢复该不育系的育性,证明了4E染色体的育性恢复基因和蓝色胚乳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臂上.对保持系和不育系分别与普通小麦和蓝二体附加系的杂种F1减数分裂的细胞学观察表明,VE型不育、保持系确有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作用,但在这两个组合中多价体的细胞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小麦-华山新麦草抗全蚀病新种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小麦-华山新麦草附加系H20和代换系H1的抗病性及分子细胞遗传学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H20和H1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范围分别为42~44和40~42,2n=44和2n=42的细胞频率分别为58.33%和90%;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分别为21.55Ⅱ十0.90Ⅰ和20.74Ⅱ十0.52Ⅰ,22Ⅱ和21Ⅱ的细胞频率分别为61.56%和86.18%;与中国春测交,21Ⅱ十1Ⅰ和20Ⅱ十2Ⅰ的细胞频率分别为70.14%和88.59%。用华山新麦草基因组DNA作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H20和H1中均有2条华山新麦草染色体,他们的染色体构成分别为2n=44=42W 2N和2n=42=40W 2N。对全蚀病菌,H20表现近高度抗病性,H1表现中度抗病性。  相似文献   
17.
18.
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植物遗传改良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植物遗传改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论述了转基因技术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及其与传统育种方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获得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sgna)小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适用于禾谷类作物的表达载体pGU4AGBar和pGBIU4AGBar,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人工合成的雪花莲凝集素基因sgna导入了优良冬小麦品系西农2208和西农132,经PCR和Southern blot鉴定,证明获得了20株导入了sgna基因的转基因植株,转化率约为0.28%—0.84%,并通过Western blot鉴定检测到了目的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