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0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21.
目的:探讨采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措施,以期改善患者的预后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20例使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使用NIHSS进行效果评价.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使用阿替普酶溶栓的急性脑梗塞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溶栓结束无明显不良反应,NIHSS评分自溶栓前逐渐降低,效果较好.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效果较好,溶栓前后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康复,保证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22.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和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2018年2月—2020年9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原发疾病、已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为期3个月的营养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前后两组营养状况和钙磷代谢的变化,以及透析后两组患者外周血营养指标和钙磷代谢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维持性血液透析后,血清TP、ALB、PA、HGB水平均较透析前高,且透析后,营养干预组患者血清TP[(66.28±2.65)vs(63.26±2.84)g/L]、ALB[(33.96±1.14)vs(32.22±1.33)g/L]、PA[(206.58±13.90)vs(191.38±12.95)mg/L]及HGB[(99.56±3.20)vs(96.60±3.46)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维持性血液透析后,两组患者血清血钙水平均较透析前高,血清血磷、钙磷乘积及iPTH水平均较透析前降低,且透析后,营养干预组患者血清血钙[(1.48±0.17)vs(1.19±0.18)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血磷[(2.77±0.34)vs(3.67±0.25)mmol/L]、钙磷乘积[(4.06±0.59)vs(4.38±0.75)mmol2/L2]及iPTH[(260.30±53.72)vs(282.12±57.18)ng/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干预可改善肾衰竭患者营养状况,使得钙磷代谢紊乱得到更好的纠正,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3.
昆虫气味结合蛋白(OBPs)是脂溶性化学物质的载体,参与了嗅觉识别和化学传输等生理过程.本研究利用MEME在线软件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OBPs基因家族21条氨基酸序列进行Motif预测分析;采用RT-PCR初步筛选出在意大利蜜蜂头部表达量较高的OBPs基因,然后利用qPCR技术对筛选出的基因进一步分析其在不同日龄内勤蜂头部的表达情况.结果 表明,在预测获得的6个motif中,motif1为21个OBPs所共有,具有极高的保守性,推测该序列元件可能是意大利蜜蜂OBPs与底物结合的区域;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13个OBPs基因的凝胶电泳条带明显(即在头部的表达量较高),且大多数基因在4日龄时表达量达到最高值,推测这类蛋白可能参与了幼虫信息素和糖类物质的识别过程.本研究结果丰富了蜜蜂OBPs表达特性的研究数据,同时也为探讨昆虫OBPs广泛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4.
在绝大多数人类基因中都存有非蛋白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长链内含子ncRNA(long intronic non-coding RNA,lincRNA)是众多ncRNA中的一员,而内含子区域则是具有调节性的ncRNA的关键源.长链内含子ncRNA可通过作为短链RNA的前体、或是与启动子元件的交互作用、组蛋白甲基化修饰、蛋白编码RNA选择性剪接以及蛋白质编码RNA的稳定性,从而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至此我们可以逐步揭示出基于长链内含子ncRNA的调控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225.
为了研究大黄素对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DDP细胞耐药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以卵巢癌SK-OV3和多药耐药细胞株SKOV3/DDP为研究对象,通过噻唑蓝(MTT)法测定SKOV3/DDP细胞的耐药指数和大黄素在无细胞毒浓度下对卵巢癌细胞耐受顺铂(DDP)的逆转作用;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耐药相关基因HIF-1α、STAT1、CK2α、GSTP1 mRNA表达情况。结果发现无细胞毒作用浓度的7.8 mg/L和3.9 mg/L大黄素能逆转SKOV3/DDP细胞对DDP的耐药性,对DDP的逆转倍数分别为1.91倍和1.30倍,与SKOV3比较,SKOV3/DDP细胞的HIF-1α、STAT1、CK2α、GSTP1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3.9 mg/L和7.8 mg/L大黄素作用均可下调HIF-1α、CK2α、STAT1 mRNA表达,存在剂量-效应依赖关系。7.8 mg/L大黄素作用可下调GSTP1 mR-NA表达,但3.9 mg/L大黄素作用不明显。7.8 mg/L和3.9 mg/L大黄素联合IC50浓度的DDP时,四个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单独化疗药组作用相比明显下调(P<0.01)。提示无细胞毒浓度的大黄素对卵巢癌细胞耐药逆转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HIF-1α、STAT1、GSTP1、CK2α的表达起作用。  相似文献   
226.
考虑一类高阶线性泛函方程解的振动性,我们获得一些新的振动准则.这些振动准则,推广或改进了一些文献中的某些结果.  相似文献   
227.
筛查转基因作物非预期效应遇到的最大难题是难以鉴别其非预期效应和自然变异.从转基因作物非预期效应与自然变异的发生机制、食用安全风险和遗传特性的比较分析阐述两者在发生机制及遗传特性方面的差异和特征,为设计减少自然变异干扰的非预期效应筛查模式和方案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28.
木薯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培育出生产性状更加优良的木薯品种,是推进木薯产业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分子育种技术在培育优良木薯品种方面具有传统育种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在提高植物抗寒性与病虫害抗性、降低氰苷含量、提高淀粉含量及组成、改变储存物种类、防止木薯收获后变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便在这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利用植物分子育种技术加快获得具有抗逆能力提高、品质改良、产量增加、耐储藏等优良特性的木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229.
目的 丙酸杆菌基因敲除体系的构建及其验证.方法 利用PCR技术扩增丙酸杆菌hemE基因上、下游约500 bp左右片段,构建由上下游同源臂及hygB抗性基因组成的打靶质粒pPK705-arms-hygB.将打靶质粒转入丙酸杆菌感受态细胞,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定向敲除hemE基因,并通过连续传代培养,消除外源质粒.最后,利用PCR技术验证丙酸杆菌染色体和打靶质粒发生同源重组.结果 成功敲除了丙酸杆菌hemE基因.结论 打靶质粒pPK705-arms-hygB能够与宿主基因组DNA发生重组,对稳定地改善其整个代谢途径的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230.
目的:对比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小切开术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与单纯EST对85岁以上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85岁以上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15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75例,给予对照组单纯小切开EST术治疗,给予研究组小切开EST+EPBD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一次取石成功率、机械碎石、结石复发率等指标;术中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排便天数等临床指标;术后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术后腹痛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一次取石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机械碎石、结石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中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排便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术后腹痛、术后迟发性出血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9.33%(7/75),显著低于对照组37.33%(2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开EST联合EPBD对85岁以上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显著,该方法可有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荐至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