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51.
有性繁殖是植物种群形成与维持的主要方式。为探索退化湿地的快速恢复方法,为松花江下游退化湿地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开展了香蒲和芦苇种子快速发芽的有性繁殖实验。研究采用滤纸为发芽基质,通过变温培养试验,以未浸种处理为参照,分析了蒸馏水、双氧水(H2O2)、硝酸钾(KNO3)和高锰酸钾(KMnO4)溶液浸种的预处理方式对香蒲、芦苇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方式对香蒲、芦苇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率均具有显著影响。KMnO4溶液浸种再清洗处理条件下,香蒲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平均发芽率可达未浸种处理条件下的3.1倍,发芽速率为16.17±0.80。芦苇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率在经KNO3溶液浸泡再清洗处理后效果最佳,种子发芽率达96%-99%,发芽速率达28.43±0.71。因此,分别对香蒲、芦苇种子采用KMnO4和KNO3溶液浸泡再清洗的预处理方式可以缩短出苗时间,提高发芽率,从而加速湿地植被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52.
古柏属(Cooperia)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整理1958年11月在兰州进行牛、羊蠕虫调查所检获的标本时,在黄牛小肠中发现的一种线虫,经鉴定后,认为是属于毛圆科(Trichostrongylidae)古柏属(Cooperia)的一新种,并定名为兰州古柏线虫(Cooperia lanchowensis,sp.nov.)。  相似文献   
53.
蒙古口蘑子实体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蒙古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又称白蘑、草原白蘑、珍珠蘑、查干蘑菇等。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口蘑属Tricholoma。夏秋季在草原上群生并形成蘑菇圈,尤其在立秋前后大量生长  相似文献   
54.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集因子A的免疫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凝集因子A(ClfA)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作用,应用PCR方法扩增出金黄色葡萄球菌Newman、Wood46和HLJ23-1株的clfa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再将Newman株的clfa基因插入到pQE-30载体上,导入宿主菌Escherichia coli M15(pREP4)并诱导表达和纯化ClfA重组蛋白。用纯化的ClfA免疫小鼠,检测血清中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首次免疫后35 d时用金黄色葡萄球菌Wood46、HLJ23-1、Newman株对小鼠攻毒。结果发现:clfa基因序列高度保守;ClfA重组蛋白在E.coli M15中获得表达;在首次免疫后35 d时血清抗体效价和细胞因子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攻毒结果为蛋白免疫组小鼠获得一定的免疫保护。由此表明,ClfA重组蛋白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55.
中国野生葡萄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发起源于中国的18个野生葡萄种(73个株系)、1个欧美杂交种、7个欧洲葡萄品种、1上砧木品种和河岸葡萄(Vitis riparia L.)一个品系为试材,利用RAPD技术研究了中国野生葡萄的遗传多样性,从28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多态性好的引物扩增供试材料,产生了191条多态性,应用UPGMA聚类方法(类平均法),获得了83份材料的遗传距离矩阵及聚类分析树系图,且聚为22类12组。河岸葡萄、欧洲葡萄(V.vinifera L.)及欧美杂种与中国野葡萄亲缘关系较远。在中国野葡萄中,菱叶葡萄(V.hancockii Hance)与其他种的亲缘关系最远,秦岭葡萄(V.qinlingensis P.C.He)次之,并可将中国野葡萄资源的18个种、变种和类型分为10组,种内不同花型株系间的遗传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56.
蓝猪耳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植物名称 蓝猪耳 (Toreniafournieri)。2 材料类别 叶片。3 培养条件  ( 1 )MS培养基 ;( 2 )MS +NAA 0 .1mg·L- 1 (单位下同 ) + 6 BA 1 ;( 3)MS +IAA 0 .1 +6 BA 1 ,( 4 )MS + 2 ,4 D 0 .1 + 6 BA 1 ;( 5 )MS +2 ,4 D 0 .0 1 + 6 BA 1 ;( 6)MS +IAA 1。培养基均加 0 .7%琼脂、3%蔗糖 ,pH 5 .8。培养温度为 2 2~2 5℃ ,每天照光 1 2h ,光照度 1 5 0 0~ 2 0 0 0lx。4 生长与分化情况4.1 芽的诱导 切取蓝猪耳幼苗叶片 ,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 ,在 70 %酒精中浸洗 30s,然…  相似文献   
57.
蛋白激酶C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受精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蛋白激酶是一类重要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本实验以小鼠为实验动物,研究了PKC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活化和受精中的可能作用,及两种PKC亚型在卵母细胞中的定位。PKC激活剂PMA可以阻止GV期卵母细胞在体外恢复减数分裂,该作用可被PKC抑制剂CalphostinC抵消,但不能被PLCγ抑制剂U73122或PKCδ专一性抑制剂Rottlerin所克服。Western印迹显示PKCα和βI在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恒量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术研究发现,受精或受到活化刺激后PKCα转位到卵母细胞膜上,同时皮质颗粒排放,说明PKCα可能参与调节卵皮质反应。本实验首次在小鼠中研究了PLCγ与受精的关系,发现不存在PKC对PLCγ的正反馈调节。此外,本研究还对小鼠卵巢中对PKCα和βI进行了蛋白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58.
蛋白激酶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和受精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脊椎动物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受到多种蛋白激酶的调节。近年来对于卵母细胞成熟、活化和受精的分子机制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 ,发现促成熟因子 (MPF)和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是调节卵母细胞细胞周期的关键分子 ,二者的激活和失活导致了减数分裂的恢复、阻滞和完成。许多蛋白激酶通过调节MPF和MAPK活性来影响减数分裂。Polo like激酶活化MPF ,Mos激活MAPK而启动成熟分裂并维持中期阻滞。CaMKII通过泛素途径灭活MPF使卵突破MII期阻滞。另外 ,p90 rsk作为MAPK的下游分子参与减数分裂调节 ,蛋白激酶C(PKC)诱导皮质颗粒排放并抑制MAPK激活 ,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介导受精诱发的Ca2 释放。这些蛋白激酶的协同作用推动了卵母细胞正常的成熟与受精  相似文献   
59.
60.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了一株QSB-Ⅺ6啤酒酵母融合子,其发酵力、凝絮性均较双亲有提高,口味也明显改善,小试、中试、生产试验效果很好。为全面开发和利用该工程菌株,以啤酒酵母融合子QSB-Ⅺ6及其亲本LQ16和QSB7为对象,进行细胞体积测定,生物量测定,遗传型鉴定和DNA含量等测定,确定其主要遗传学和生理学特征,从而证实菌株QSB-Ⅺ6是融合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