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376篇
  136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分离纯化海南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95%乙醇回流提取,醇提物用石油醚和氯仿萃取获得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岛津LC-10AD二元低压半制备液相色谱仪和Agilent半制备色谱柱(Phenyl,2.5 mm×25.0 cm,5μm)对氯仿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分离纯化获得的化合物进行纯度测定,并采用1H-NMR、13C-NMR波谱技术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海南黄芩中分离得到了5种化合物,纯度均大于95%,分别鉴定为5-羟基-7,8,2',6'-四甲氧基二氢黄酮、5,6,7-三羟基-2'-甲氧基黄酮、5,2'-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黄芩素和黄芩素-7甲醚。结论:5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海南黄芩中分离得到,它们的获得丰富了海南黄芩化学成分组成,为其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的小鼠胸腺淋巴瘤的单克隆起源。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对8例MNU诱导的胸腺淋巴瘤组织进行T细胞受体β链(TCRβ)和γ链(TCRγ)克隆性基因重排分析,并对TCRγ基因重排的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8例胸腺淋巴瘤检测TCRβ和TCRγ均呈克隆性基因重排。DNA序列测定证实TCRγ基因PCR扩增产物为基因重排产物。结论巢式PCR TCR基因重排检测及DNA序列分析证实,MNU诱导的小鼠胸腺淋巴瘤是来源于T细胞的肿瘤。  相似文献   
93.
两种供氮水平下水稻生长后期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特青为母本与Lemont杂交,然后用特青为轮回亲本回交,建立特青背景下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群体。在正常和低氮条件下分别在生长后期对株高(PH)、单株穗数(PN)、叶绿素含量(CC)、地上部干物重(SDW)和单株籽粒产量(YD)等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共检测到31个QTL。其中在正常供氮水平下控制PH、PN、CC、SDW和YD的QTL数目均为3个;在低氮水平下检测到5、4、5和2个影响PH、PN、CC和SDW的QTL,在低氮水平下没有检测到控制YD的位点。大部分QTL集中在第2、3、7、11和12染色体上,影响不同性状或在两种供氮水平下影响同一性状的QTL在染色体上成串或成簇分布。其中RM30-RM439、RM18-RM478、RM309-RM270、RM235-RM17等区域同时检测到控制两个以上性状的QTL,表现出明显的一因多效现象。推测仅在低氮水平下检测到的QTL可能跟水稻对低氮胁迫耐性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94.
果翅对霸王种子田间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10月将具有果翅(具翅)和剥去果翅(去翅)的霸王种子埋于阿拉善左旗不同深度(0 cm、2 cm、5 cm)土壤中,1年内每2月取样1次,调查其萌发情况.结果表明:置于地表具翅种子田间无萌发,而去翅种子在次年6月开始萌发;2 cm埋深具翅种子在次年6月开始萌发,而去翅种子次年2月即能萌发,且其萌发均显著高于同期具翅种子(除10月外);与2 cm埋深相比,5 cm埋深种子萌发较早,其他则表现相似.随埋深的增加和埋藏时间延长,去翅种子田间萌发呈增长趋势,室内萌发率则逐渐减小,而具翅种子除6~10月外田间和室内萌发均逐渐增加.埋藏1年后,去翅种子死亡率显著高于具翅种子,去翅种子为23.0%,而具翅种子为10.0%.可见,果翅可显著抑制霸王种子在田间萌发,有利于种子的田间保存,从而避开不利环境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以获得最佳建植率.  相似文献   
95.
以矮晚柚种子萌发的无菌苗为实验材料,利用茎尖和上胚轴诱导丛生芽的发生,利用丛生芽获得再生植株。实验表明:矮晚柚成熟和未成熟种子在1/2MS、MS上均能萌发,萌发率最高可达96%,成熟种子萌发的无菌苗更利于后期的分化。最适外植体为无菌苗的上胚轴,筛选出丛生芽最佳增殖培养方案为MS+6-BA 2.0 mg·L~(-1)+NAA 0.1 mg·L~(-1)+蔗糖40 g·L~(-1)+靠近茎尖上胚轴,最高增殖系数达8.4,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1)+IBA 0.2 mg·L~(-1)+活性炭0.2 g·L~(-1),生根率达90%以上。移栽至蛭石+珍珠岩+营养土(1:1:2)的营养砵上,成活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96.
茄子子叶和下胚轴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4种茄子品种——六叶茄、七叶茄、九叶茄和长茄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外植体分化的影响和不同品种、不同外植体以及外植体不同苗龄的分化能力差异。观察到外植体分化呈极性,并建立了4个品种茄子下胚轴的高效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97.
夏循礼  余英才 《生物学杂志》2013,(4):106-109,112
通过解析葡萄糖有氧氧化偶联电子传递链合成ATP过程中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特别是基于H原子和O原子的来源与去路的全面追踪,明晰了葡萄糖有氧氧化途径不仅仅只是葡萄糖分子彻底分解代谢为CO2和H2O并合成ATP,还有葡萄糖和O2以外的物质(如Pi、Pi+GDP和H2O等)提供H原子和O原子参与合成ATP和脱羧生成CO2。  相似文献   
98.
99.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非综合征型耳聋基因突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对散发性聋患者进行分子病因学检测,评估其在遗传性耳聋快速基因诊断中的可靠性。方法:门诊收集散发性聋患者10例,取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4个中国人中常见的耳聋相关基因中的9个热点突变,包括GJB2(35delG、176del16bp、235delC及299delAT)、GJB3(C538T)、SLC26A4(IVS7-2AG、A2168G)和线粒体DNA 12S rRNA(A1555G、C1494T)。同时,PCR扩增GJB2、线粒体12S rRNA基因全序列,DNA测序,以验证基因芯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在10名耳聋患者中,基因芯片方法检出1例携带线粒体DNA 12S rRNA C1494T突变;2例GJB2基因235delC纯合突变;2例235delC杂合突变;SLC26A4基因和GJB3基因未检出突变。基因芯片的结果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技术对中国人常见耳聋相关基因热点突变的检出率高,结果准确、可靠,具有快速、高通量、高准确性、低成本等特点,能够满足临床耳聋基因检测的要求,同时结合产前诊断技术能有效预防耳聋患儿的出生,因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
该研究以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生境类型共选取10个样地进行调查,分析草本植物物种组成、区系特点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为保护区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有草本植物58科183属277种(含种下分类单位),以菊科(Asteraceae)、唇形科(Lamiaceae)、禾本科(Poaceae)和荨麻科(Urticaceae)为优势科;以凤仙花属(Impatiens)、堇菜属(Viola)、蓼属(Persicaria)和冷水花属(Pilea)为优势属。(2)在分布区类型中,科的热带分布成分最多,这与保护区所处的中亚热带植被环境的特点相吻合,属的温带地理分布比重最大(61.69%),但温带分布属内含种数较少,均以单种属为主,相反热带分布属的种数较多,并且属级在区系性质的分析中和科级相比更为敏感和可靠;由科和属的性质递变来看,热带性与温带性成分相互渗透,有较明显的过渡特征,属级的地理分布反映出保护区草本植物区系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分布的性质。(3)各样地中草本植物群落组成有较大的差异,不同样地草本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的变化格局不完全一致,但总体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均在样地7的草本植物群落中达到峰值;相异性系数和Cody指数变化格局较为一致,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样地8中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偏低,受人为干扰因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