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0篇 |
免费 | 35篇 |
国内免费 | 198篇 |
专业分类
8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50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81.
玛咖的植物学及其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南美安第斯山区重要的药用植物玛咖 (Maca)的分类学、植物学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为研究和开发利用玛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2.
Sequence analysis of lacZ~- mutations induced by ion beam irradiation in double-stranded M13mp18D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hile M13mpl8 double-stranded DNA was irradiated with ion beam, and transfected into E. coli JM103, a decrease of transfecting activity was discovered. The lacZ-mutation frequency at 20% survival could reach (3.6-16.8) × 104, about 2.3-10 times that of unirradiated M13DNA. Altogether, 27 lacZ~ mutants were select-ed, 10 of which were used for sequencing. 7 of the sequenced mutants show base changes in 250-bp region examined (the remaining 3 mutants probably have base changes outside the regions sequenced). 5 of the base-changed mutants contain more than one mutational base sites (some of them even have 5-6 mutational base sites in 250-bp region ex-amined) ; this dense distribution of base changes in polysites has seldom been seen in X-rays, γ-rays or UV induced DNA mutations. Our experiments also showed that the types of base changes include transitions( 50 % ), transversions (45% ) and deletion (5% ); no addition or duplication was observed. The transitions were mainly C→T and A→G; the transversion 相似文献
183.
水稻加工品质数量性状基因座 (QTLs)分子定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检测了Lemont/特青RI群体212个株系的糙米率(BR),精米率(MR)和整精米率(HR)等3项加工品质性状,利用RFLP连锁图和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方法(QTLMapperV1.0)进行QTL定位研究。群体呈边境分布,双向超亲现象明显,HR较BR,MR变异范围更大并偏向低值方向;分别检测到1个MR,4个HR主效QTL,其中QHr6和QHr7等2个基因座具有较大遗传效应;分别检测到12对影响BR、5对影响MR,16对影响HR的上位性基因座,上位性效应的影响大于主效QTLs,不同性状或同一性状上位性效应通过共同的区间形成复杂的互相联系。 相似文献
184.
185.
为了解浙江省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的分布格局和季节变化, 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 我们对其进行了为期2年的网格化监测。共有44个公里网格拍摄到白颈长尾雉, 独立探测数量为211次, 雌雄性比为1 : 1.64。白颈长尾雉主要分布在实验区和缓冲区, 其探测率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针阔叶混交林、人工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林和常绿阔叶林中依次递减, 主要分布在海拔600-800 m。冬、春两季, 白颈长尾雉活动强度和区域相对较小, 而夏、秋两季活动强度和区域相对增加, 其分布在海拔段(F4,12 = 3.76, P < 0.05)和季节间(F3,12 = 3.34, P < 0.05)都存在显著差异。对海拔和气候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发现, 日平均气温和海拔对白颈长尾雉是否出现均有极显著影响(P < 0.01); 白颈长尾雉月探测率和探测到白颈长尾雉位点的海拔均与月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01), 而与月平均降水量无显著线性关系(P > 0.05)。这表明白颈长尾雉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海拔和气温影响, 随月平均气温的升高有向高海拔迁移的趋势。模型选择和多模型推断显示, 最优模型仅保留“100 m内水源”这一个变量, 次优模型是“100 m内水源 × 海拔”, 最优和次优模型的权重分别为0.18和0.14, “100 m内水源”和“海拔”是影响白颈长尾雉在保护区内分布的重要因子, 重要值分别为0.82和0.51。因此, 白颈长尾雉的分布并非仅由某一个或几个环境变量决定, 而是由多个环境变量共同决定。气温的变化和对不同海拔段的选择是导致白颈长尾雉形成不同季节分布格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6.
目的观察SHP-2^D61G/+酪氨酸磷酸酶激活突变对组织白细胞浸润、细胞因子分泌及多器官损伤的影响。方法分别以SHP-2^D61G/+激活突变敲入的模型小鼠和野生型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和白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及TNF-α浓度;采用常规组织切片和HE染色观察心、肺、脾等组织病理学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和心肌肌钙蛋白Ⅰ的水平。结果SHP-2^D61G/+激活突变小鼠脾、肺组织中白细胞浸润较野生型对照小鼠明显增加,心肌肥大,出现明显炎症损伤型组织学变化;与野生型对照相比,突变小鼠血清及白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和TNF-α浓度均显著增加(P<0.01),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及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亦显著增高(P<0.01)。结论SHP-2^D61G/+激活突变增强白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能力,促进组织白细胞严重浸润和脾、肺、心等多器官损伤,进而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7.
以喀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科学实验区未受人为干扰的可识别的火成演替泰加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运用地形因子、火干扰因子、土壤因子和物种重要值为变量的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和多元回归树(MRT)方法,分析物种分布格局的影响因子及群落类型和特征,以期加深对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的科学认识。结果表明:喀纳斯泰加林植被共有维管束植物172种,隶属43科125属,其中乔木7种,灌木19种,草本植物146种。影响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物种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是地形因子的海拔、土壤因子的全钾含量、火干扰因子的火烈度和火后时间。MRT方法将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划分为6个群落类型,即:①疣枝桦(Betula pendula)+西伯利亚云杉(Picea obovata)-红果越橘(Vaccinium hirtum)-黑穗苔草(Carex atrata)+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群落;②疣枝桦+西伯利亚云杉-红果越橘+大叶绣线菊(Spiraea chamaedryfolia)-黑穗苔草群落;③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疣枝桦-红果越橘+密刺蔷薇(Rosa spinosissima)-黑穗苔草+寄奴花(Eremosyne pectinata)群落;④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西伯利亚落叶松-红果越橘+林奈木(Linnaes boealis)-老芒麦+寄奴花群落;⑤西伯利亚落叶松-红果越橘+阿尔泰忍冬(Lonicera caerulea)-细叶野豌豆(Vicia tenuifolia)+老芒麦群落;⑥西伯利亚落叶松+西伯利亚云杉-红果越橘-老芒麦+黑穗苔草群落。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物种分布格局是地形因子、土壤因子和火干扰因子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海拔、火烈度和火后时间是影响群落类型形成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88.
为了更好地研究间隙连接在发育中的作用,我们利用鸡胚水晶体纤维细胞膜进行免疫,制备了专一的免疫探针。水晶体纤维细胞膜富含连接蛋白。这种连接蛋白的分子量在鸡和牛中略有差异,前者为28-KD,后者为26-KD,故分别称为MP 28及MP 26。以前,曾把二者统称为MP 26。免疫前,先经酶解以除去它的细胞质侧抗原决定簇,再经酸处理以暴露出细胞外表面上的抗原位点。在本研究中,以此蛋白制品为抗原,我们得到了三株单克隆抗体,分别定名为ND 6、NC 6和NB 2。 相似文献
189.
为探讨简便、高效的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本研究取新生24 h内的ICR小鼠大脑皮层,采用物理方法将其分成约1 mm^3,震荡过滤后进行培养。通过拍照的方式记录原代培养1 d、3 d、7 d、14 d、21 d、28 d、35 d和原代培养14 d后再传代培养14 d(记为P2-14 d)细胞形态;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比较原代培养1周、2周、3周、4周、5周和原代培养2周后再传代培养2周(即P2-2)的星形胶质细胞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基因和蛋白水平变化。选取GFAP、S100-β和谷氨酸转运蛋白(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 1,EAAT1)标记星形胶质细胞,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离子钙接头蛋白-1(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和髓鞘相关糖蛋白(myelin 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抗体分别标记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种类及纯度。研究结果显示细胞生长良好,原代培养4周星形胶质细胞内GFAP比2周、3周、5周和传代培养2周的细胞更加稳定。经免疫荧光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纯度在95%以上。本实验采用相对较简单经济的方法培养出高纯度且生理状态相对较稳定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该细胞模型不仅可以用于星形胶质细胞生理功能研究,还可以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体外研究。 相似文献
190.
海洋浮游藻类无机碳利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认识海洋浮游藻类在碳充足和碳受限条件下对水体中溶解无机碳 (DIC)的利用方式与可能机理 ,对 13种海洋浮游藻类在不同pH和CO2 浓度及不同DIC条件下细胞外碳酸酐酶 (CA)的活性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显示 :13种藻中 ,只有Amphidiniumcarterae和Prorocentrumminimum在碳充足条件下具细胞外CA活性。Melosirasp .、Phaeodactylumtricornutum、Skeletonemacostatum、Thalassiosirarotula、Emilianiahuxleyi和Pleurochrysiscarterae则在碳受限条件下才具细胞外CA活性。Chaetoceroscompressus、Glenodiniumfoliaceum、Coccolithuspelagicus、Gephrocapsaoceanica和Heterosigmaakashiwo即使在碳受限条件下也未检测到细胞外CA活性。应用封闭系统中pH漂移技术和阴离子交换抑制剂 4′4′ diisothiocyanatostilbene_2 ,2_disulfonicacid (DIDS)等的研究表明 ,Coc.pelagicus和G .oceanica可通过阴离子交换机制进行HCO-3 的直接利用。H .akashiwo没有潜在的HCO-3 直接利用或细胞外CA催化的HCO-3 利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