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4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野生纤毛虫同工酶微量等电聚焦分析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微量电泳是用来分离和表征提取于少量生物材料中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分析技术。作者以缘毛目螅状独缩虫(Carchesium polypinum Linne,1758)为材料,用微量等电聚焦(Microisoelectric focussing)探索了分析野生纤毛虫同工酶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1) 样品量小至两个群体螅状独缩虫(约200个个体)即可进行酯酶同工酶微量等电聚焦分析;(2) 自野外采集材料中立即分离制备的螅状独缩虫匀浆上清液的酯酶同工酶酶谱与实验室内放置10h后分离制备的酶谱几乎一致。因此,野生纤毛虫同工酶可用微量等电聚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微卫星DNA遗传分析在原生动物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原生动物是一种分布于地球各经度和纬度生境的广域物种,且资源非常丰富,可分为寄生生活原生动物和自由生活原生动物两大类群。    相似文献   
13.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尝试对四种五株纤毛虫(褶累枝虫(Epistylis plicatilis)、绿草履虫(Paramecium bursaria)、多态喇叭虫(Stentor polymorphus)、嗜热四膜虫BF1株(Tetrahymena thermophilaBF1)和嗜热四膜虫BF5株(T.ther-mophilaBF5))进行遗传关系研究。用13个ISSR引物对五株纤毛虫进行扩增,六个ISSR引物获得多态片段。根据Nei s遗传距离矩阵构建了五株纤毛虫的遗传关系树状图。UPGMA,NJ聚类图表明:两株嗜热四膜虫最先聚在一起;其次是褶累枝虫和多态喇叭虫聚在一起,然后再与嗜热四膜虫聚在一起;咽膜亚纲的绿草履虫形成独立的一枝。结果显示:①缘毛亚纲纤毛虫可能是寡膜纲中较独特的一个类群,建议提升缘毛亚纲纤毛虫的分类地位;②缘毛亚纲褶累枝虫与膜口亚纲嗜热四膜虫的亲缘关系近于咽膜亚纲绿草履虫,在寡膜纲中绿草履虫处于原始地位;③五株纤毛虫基因组中均含有微卫星DNA序列:(GTG)4(、GACA)4(、AG)8(、CAA)6和(GAA)6。  相似文献   
14.
1999年4-8月从武昌东湖PFU样本中分离纯化了两种异养性鞭毛虫,对四种不同浓度Ceraphyl培养液中的种群增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异养性鞭毛虫种群的数量动态显著不同,聚滴虫在四种浓度Ceraphyl培养液中均呈逻辑斯谛增长;而舞行波豆虫在四种浓度Ceraphyl培养液中的增长曲线均为抛物线。拟合组建了种群增长方程,并论证了方程可信度及其参数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车轮虫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车轮虫属一大类寄生性纤毛虫原生动物,可不同程度地给宿主造成危害,故对其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经济价值。文中简单回顾了车轮虫的分类研究和系统发育研究的历史。在分类学研究领域方面,全面介绍了目前车轮虫科已发现属的寄生部位和地理分布等;而系统发育研究领域方面,则介绍了车轮虫研究在萌芽期、探索期和发展期这三个时期的进展,包括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方面的研究内容。并对该领域今后应进行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武汉东湖浮游生物群落DNA多态性与富营养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武汉东湖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湖区 ,即站 、站 与站 浮游生物进行了群落级 DNA多态性的 DNA指纹研究 ,并就其拓扑结构与富营养化特征参数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如下 :(1)各站点总氮、总磷及叶绿素 a分别为 1.14 6~ 2 .2 35mg/ L、0 .0 13~ 0 .2 10 mg/ L 和 4 0 .2 5~ 10 9.2 2 μg/ L;(2 )所筛选的 5个随机引物共获得 2 9个扩增位点 ,其中多态位点占75 .9% ,各引物扩增谱带数在 2~ 6间。站 的扩增条带数最多、谱带多态率最高 (6 9.6 % )、特有带最多 ;(3)特定浮游生物类群的特异性 PCR扩增谱带为 1~ 6条不等 ,站间差别甚小。聚类及综合分析表明 :DNA指纹拓扑结构与浮游生物及特定浮游生物类群的物种多样性丰度相吻合 ,并与富营养化主要指示参数存在明显相关 ,即在一定范围内浮游生物群落 DNA多态性与富营养化程度呈反方向发展 ,而原生动物则表现出同向性发展趋势。因此 ,群落级 DNA指纹分析不仅能为生态学研究洞开一片新颖的视窗 ,并有可能孕育出一种简便而灵敏的水体富营养化危机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7.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地区土壤原生动物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作者于1994年12月至1995年2月设置13个采样站,对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地区土壤原生动物进行了研究。共观察到原生动物37种,其中:鞭毛虫11种,肉足虫9种,纤毛虫17种;优势种为梨波豆虫,球波豆虫,小滴虫,聚滴虫,跳侧滴虫,磷壳虫和钩刺斜管虫;原生动物密度在采样站间的变化范围在33-577个/g干土之间,格鲁玻科湖岸边土壤站最低,而阿德雷岛苔藓下土壤站最高,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原生动物密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显着性直线相关。    相似文献   
18.
波豆类鞭毛虫(动基体目)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原生动物,结构独特,分布广泛.但是,这一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尚存有很多争议.为了更好的了解该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作者分离、纯化并培养了Bodo designis DH,测定了它的SSU rRNA序列.根据该序列和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用最大简约法和邻接法分别构建了基于全序列和保守区序列的系统树.结果如下:1)波豆属是多系发育的;2)波豆类鞭毛虫和锥虫类鞭毛虫的系统发育关系仍有待于深入研究;3)虽然所得的系统树都显示出一种基本的双歧式树型结构,但采用不同方法所构建的系统树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这些似乎表明,就波豆类鞭毛虫而言,SSU rRNA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系统发育标记.  相似文献   
19.
应用ISSR分子标记揭示了5种缘毛类纤毛虫(Carchesium polypinum,Epistylis chrysemydis,E.plicatilis,E.urceolata和Vorticella campanula)的遗传关系.从34个引物中筛选到13个多态性高的引物进行研究.得到的遗传距离(0.666 7~1.000 0)显示ISSR技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依据构建的UPGMA聚类树,V.campanula首先和其他种类分开;C.polypinum和E.chrysemydis聚在了一起;在3种Epistylis纤毛虫中,E.plicatilis和E.urceolata聚在了一起.对比由核糖体小亚基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发现:1)ISSR引物在缘毛类纤毛虫基因组中可以得到多态扩增;2)C.polypinum与Epistylis的关系近于V.campanula,在缘毛类纤毛虫分类中,单生或群居是重要的系统发育特征;3)E.plicatilis和E.urceolata的关系近于E.chrysemydis.在Epistylis属纤毛虫中,柄的中空与否是一个有用的系统发育和分类特征.本研究表明ISSR方法在纤毛虫相近和相似种遗传关系研究中是一种新的有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螅状独缩虫(Cachesium polypinum)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武汉的汉口(CP-1)、汉阳(CP-2)和武昌(CP-3)三个地区缘毛类的螅状独缩虫(Cachesium polypinum)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动物存在广泛的变异,三个地域群体之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6522-0.7385(平均值为0.6921),各群体之间遗传相似度大小依次为:CP-2-CP-3〉CP-1-CP-2〉CP-1-CP-3。本文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