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9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随着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全球干旱区进一步扩张。干旱区植被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增强。因此,探究干旱区植被长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及滞后效应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该研究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提供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资料、英国东英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所提供的逐月网格化CRUTS4.05气候资料和干旱指数资料、ERA5(ECMWF全球气候的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提供的太阳辐射资料和欧洲航天局全球基本气候变化监测项目提供的土壤水分资料,借助于窗口交叉相关法和线性回归法,探究了2001–2020年亚洲旱区草地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滞后效应。研究发现:1)草地NDVI对当月平均气温和降水总量的响应最为强烈,对太阳辐射和土壤水分则存在显著的滞后响应。具体表现为草地NDVI对太阳辐射和土壤水分的响应存在1个月的滞后;2)草地NDVI与各气候要素响应的滞后时间在空间分布上较不均匀,在亚洲旱区的东部和西部存在明显差异;3)草地NDVI与自矫正帕默尔干旱指数间不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4)海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亚洲旱区草地NDVI与各要素的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92.
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Fg)引起的赤霉病是限制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生物防治是一种高效且可持续的防治方法。【目的】从小麦种子内筛选具有抑制禾谷镰刀菌的菌株并对其生防潜力进行评估,为小麦赤霉病生防制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菌种资源及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平板对峙、孢子萌发法和无菌上清液抑菌试验筛选小麦种子内对禾谷镰刀菌具有拮抗活性的内生菌株;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和共聚焦扫描电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CLSM)观察并分析无菌上清液对Fg的分生孢子形态、膜完整性以及胞内活性氧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验证内生菌对小麦赤霉病的生防效果;应用二代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从小麦种子中分离出一株高效抑制Fg生长的内生菌株JB7,其衰亡期无菌上清液对Fg孢子萌发抑制率高达85.23%。菌株JB7的无菌上清液使Fg孢子表面凹陷,破坏其细胞膜,造成核酸和蛋白质的渗漏,诱导Fg菌丝活性氧的累积,引起Fg菌丝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的显著升高。该菌株具有分泌蛋白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和产铁载体的能力。盆栽试验表明菌株JB7能显著降低小麦赤霉病的病情指数(P<0.05)。经全基因组学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JB7,该菌株基因组中含有12个抑菌功能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结论】菌株JB7能抑制禾谷镰刀菌的生长,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强的防效,可作为生物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93.
侯嫚嫚  李晓宇  王均伟  刘帅  赵秀海 《生态学报》2017,37(22):7503-7513
群落构建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基于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量化生境过滤、竞争排斥以及随机过程在群落构建中的作用,能够深入理解群落构建机制。本研究以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不同演替阶段的3个5.2 hm~2样地(次生杨桦林、次生针阔混交林、原始椴树红松林)为平台,基于被子植物分类系统Ⅲ(Angiosperm Classification System,APGⅢ)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7个关键功能性状(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厚度、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氮磷比、最大树高),结合环境数据,分析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结构。研究表明:(1)各演替阶段7个植物功能性状都表现出显著的系统发育信号,表明植物功能性状受系统发育历史影响;(2)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结构在不同演替阶段和不同径级均为非随机状态。随着演替的推进群落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结构由聚集走向发散;随着径级的增加,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结构的聚集程度减小,表明随着演替阶段的进行和径级增大,竞争性排斥的作用逐渐明显;(3)各演替阶段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的周转都为非随机且不同因子对两者的解释力度存在差异。演替早期空间距离的解释力度小于环境距离,说明生境过滤在群落构建中的重要性,而在演替后期空间距离的解释力度大于环境距离,验证了扩散限制在群落构建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医院一体化管理是新医改政策背景下,落实兵团卫生体制试点改革的重要决策,也是兵团自上而下发展医疗联合体的大势所趋。总结兵团团场一体化管理试点的实践做法和成功经验,对改革试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为推动新疆兵团医疗体制改革、改善兵团基层群众医疗卫生水平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5.
目的:克隆SLC25A6基因入pcDNA3.0表达载体中,同时给基因两端加入HA和Myc标签,为探索SLC25A6基因作为工具研究线粒体生物合成作用在急性肾损伤产生机制提供基础。方法:根据NCBI人SLC25A6 mRNA序列设计引物,通过酶切连接反应将SLC25A6插入到pcDNA3.0中,成功构建pcDNA3.0-1xHA-SLC25A6-1xMy后,经酶切和测序验证正确后,将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入人Hela细胞,通过Western-Blot验证重组质粒的表达情况。结果:pcDNA3.0-1xHA-SLC25A6-1xMyc表达质粒测序比对完全正确,转染Hela细胞后可见明显的表达条带。结论:成功构建了N端带有HA tag,C端带有Myc tag的SLC25A6基因表达载体pcDNA3.0-1xHA-SLC25A6-1xMyc,通过转染Hela细胞证明其能正确表达,为研究SLC25A6作为线粒体生物合成能力的监测工具探索线粒体在急性肾损伤中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
以人结肠腺癌细胞系HT-29细胞为试材,对来源于广西巴马百岁以上长寿老人肠道的24株双歧杆菌进行了体外黏附试验。结果发现,双歧杆菌均具有一定的黏附能力,其中TTF、Z2、TZ5和J-1菌株具有较高的黏附能力。进一步对4株初筛双歧杆菌耐胃酸、胆汁酸和合成B族维生素能力的试验发现,双歧杆菌TTF菌株不仅能合成较高的B1、B2、B6、B12等多种B族维生素,而且在pH 3.0的条件下处理120m in存活率达93.11%,同时在2%胆盐浓度下处理24h有较好的存活,具有显著的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97.
Argonaute亚族蛋白对人类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rgonaute(Ago)家族蛋白与小的非编码RNAs(siRNAs, miRNAs, piRNAs)生物发生和细胞功能密切相关.它可以结合小RNAs,调控蛋白质的合成或影响mRNA的稳定性,即RNA干扰(RNAi),并且参与Piwi相关RNAs(piRNAs)的生成.人类Argonaute蛋白家族包括8个成员,对其中的4个(Ago1~Ago4)mRNAs进行了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其在许多细胞中共表达,与细胞生长紧密相关.针对人乳腺癌MCF7和子宫颈癌HeLa细胞系,通过下调Ago亚族蛋白表达量,研究其在细胞周期中的调控作用.MTT实验证明,Ago蛋白表达缺失导致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P < 0.01),生长受阻.进一步研究揭示,细胞周期在G0/G1期发生停滞,其中Ago1(P < 0.01)和Ago4(P < 0.05)的作用尤为明显,但并不引发凋亡.虽然具体调控机制尚不清晰,但在人类肿瘤细胞中Argonaute蛋白可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细胞周期进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98.
皂荚皂甙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以皂荚为原料,对传统有机溶剂提取与水提取和超临界CO2萃取三萜皂甙进行了比较,得出水最适合提取皂荚皂甙;水提工艺部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工艺,得出提取皂荚皂甙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99.
通过放射性标记DNA探针筛选和PCR克隆筛选 ,从皖南尖吻蝮蛇毒腺的λgt11cDNA文库中 ,克隆得到了 11个编码C型凝集素类似蛋白亚单位的cDNA .其中 2个克隆分别含有编码an tithrombinA的A链和B链的序列 .另外 6个则含有编码如下肽链的序列 :antithrombinC的A链和B链、agkisacutacin的A链和B链、抗凝血因素的A链和B链 ,其它 3个克隆含有编码未知蛋白质的序列 .有趣的是 ,在编码AntithrombinC的序列中 ,每条链中除了含有 7个与所有C型凝集素类似蛋白位置一致的Cys外 ,在B链上还含有一个额外的Cys3;2条B链上的Cys3可能形成一对新的链间二硫键 .氨基酸序列的比较及进化分析显示 ,C型凝集素类似蛋白B链起源于一个单系类群 ,A链至少有 4个进化起源  相似文献   
100.
葛根化学组成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研究了葛根的化学组成,测定了不同产地和品种的葛根主要组成:粗淀粉、粗纤维素、粗蛋白质和总黄酮相对于绝干葛根的质量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