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2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ns2是黑胸大蠊浓核病毒的一个非结构基因, 所编码的蛋白质大小为30 kD, 是一个功能未知的基因。为了对该基因进行深入的功能研究, 从感染了黑胸大蠊浓核病毒的蟑螂的后肠组织中通过RT-PCR得到ns2基因编码序列, 将其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 获得融合表达产物。此融合蛋白经分离纯化后, 免疫新西兰大白兔, 制备其多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印迹技术, 用该抗体检测ns2基因的真核表达产物, 证明该抗体有较好的针对NS2蛋白的专一性, 可用于对NS2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同时, 将此编码序列克隆至果蝇细胞表达载体pAC, 得到重组质粒后转染果蝇S2细胞表达重组蛋白, 通过共聚焦显微镜用该抗体检测该蛋白在S2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 发现NS2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 核内仅有少量分布。  相似文献   
942.
聚氨酯固定化热带假丝酵母发酵木糖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在多孔聚氨酯载体中的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 可有效地利用玉米芯半纤维素水解液生产木糖醇。在摇瓶条件下, 采用分批发酵方式, 确立了适宜的发酵工艺参数为: 接种量7%, 聚氨酯加入量1.0 g/100 mL, 温度30°C, 初始pH值6.0, 分段改变摇床转速进行溶氧调节, 其中0~24 h 为200 r/min; 24 h~46 h为140 r/min。聚氨酯固定化提高了菌体对发酵抑制物的耐受力, 固定化细胞密度高, 发酵性能稳定, 发酵产率和体积生产速率都有所提高。水解液未经脱色与离子交换便可转化成木糖醇, 大幅降低了成本, 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固定化细胞连续重复进行12批次21 d的发酵, 木糖醇得率平均为67.6%, 体积生产速率平均为1.92 g/(L·h)。  相似文献   
943.
2008年5月13日下午,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发现草海东侧空中飞行的一群大型涉禽,随即跟到鸟群降落的地方仔细观察,并拍下照片(图1,见封4图片,周秋亮2008年6月2日摄).  相似文献   
944.
种植青蒿与野生青蒿精油成分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蒸气蒸馏法和GC-MS法对来源于重庆云阳的栽培青蒿和野生青蒿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冬季和春季栽培的青蒿精油中分别鉴定出29和28个化合物,野生青蒿精油中鉴定出21个化合物.3种精油的化学成分差别明显,两种栽培青蒿精油有16个化合物相同.而栽培青蒿与野生青蒿精油仅有6个化合物相同.这表明基因型对青蒿精油的组成起决定作用;而气候因素对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有重要影响,尤其对蒿酮和樟脑的积累影响较大.本文对进一步研究青蒿精油中萜类化合物之间的生源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5.
利用Lyapunov泛函方法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通过引入一系列参数,给出全局指数稳定的平衡点的判别条件和时延的最大上界和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所得结果较之一些文献中的结果简单、实用并且对于具体设计带时延神经网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后,通过实例表明给出的判定条件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6.
旨在构建酵母单杂交文库用于筛选与dbat基因启动子顺式元件结合的转录因子.首先,分离dbat启动子上的顺式作用元件,并进行3个拷贝的重复后,和报告质粒pHis 2.1连接构建诱饵载体pHis 2.1-dp3.然后,从茉莉酸甲酯诱导的红豆杉细胞中提取总RNA,以纯化出的mRNA为模板,依次完成ss cDNA和ds cDNA的合成,并将纯化的ds cDNA、线性化载体pGADT7-Rec2和诱饵载体pHis 2.1-dp3共转化酵母细胞Y187,各取100 μl分别涂布于SD/-leu和SD/-leu/-trp平板,用于计算重组效率和转化效率,剩余转化液涂布于SD/-leu/-trp/-his/20 mM 3-AT平板,用于筛选阳性克隆.结果表明,重组效率为1.49×106 CFU/μg,共转化效率为1.93×105 CFU/μg;对阳性克隆质粒进行酶切、测序分析,得到6个可编码结合蛋白的基因.以上工作为筛选调控紫杉醇合成关键酶基因dbat表达的转录因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7.
首次采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胚萌发的3种因素(基本培养基、赤霉素和活性炭)进行优化,并利用萌发胚建立了珙桐的高效再生体系。利用回归方程得出胚萌发的最优条件为:在含有0.5mg·L^-1 IBA和1mg·L^-16·BA的1/2MS培养基中添加2.85mg·L^-1GA3和0.25g·L^-1活性炭。在验证实验中珙桐胚萌发率为87.72%,与预测值无显著差异。最优的芽诱导与增殖条件为:添加0.1mg·L^-1NAA和2.0mg·L^-16-BA的WPM培养基,增殖系数为4.34。在生根培养基中增殖的芽生根率高达90%,移栽成活率为71%。  相似文献   
948.
目的探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常见菌种,临床病区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749例住院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进行分析。结果常见菌种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光滑球拟酵母菌。主要病区为ICU。从标本的来源看,痰标本中真菌检出率最高,占61.1%。两性霉素B抗菌作用最强,耐药率只有3.6%。结论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分布广泛,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明显增多,耐药菌株增多,部分治疗需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949.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和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分析红豆杉脱分化前后基因组DNA和DNA甲基化状态的变化。选用32个AFLP引物组合从红豆杉植株及其愈伤组织分别扩增出1834个片段,无多态性片段产生。这说明红豆杉植株在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基因组DNA保持高度的遗传稳定性。另用32个MSAP引物组合从红豆杉植株及其愈伤组织分别扩增出1197个片段,总扩增位点的甲基化水平由脱分化前的12.4%上升为16.2%,表明红豆杉在脱分化过程中的某些位点发生了甲基化。红豆杉脱分化前后的DNA甲基化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异,说明DNA甲基化对愈伤组织形成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50.
芸薹属中几个物种碳酸酐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芸薹属中几种植物的碳酸酐酶在根、茎、叶中的分布和活性以及叶片净光合速率和锌元素含量的结果表明:碳酸酐酶在甘蓝型油菜的根、茎、叶中均有分布,叶中的碳酸酐酶活性最大,茎中的次之,根中的最小。不同芸薹属植物中碳酸酐酶活性的大小依序为: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芜菁〉埃塞俄比亚芥。以甘蓝型油菜为例,碳酸酐酶活性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在整个生育期的变化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抽薹期间的碳酸酐酶活性最高。碳酸酐酶活性与净光合速率以及与锌元素含量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