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55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01.
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对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东北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潜在分布区和适宜生境进行预测,比较基于默认参数和优化参数的预测结果,探讨参数优化对东北马鹿种群潜在分布区和适宜生境预测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参数模型的特征组合选择线性、二次型、片段化、成积型和阈值型特征,调控倍率为4时,模型的拟合度和复杂度得到改善;优化参数建模下,温度季节性、距道路距离、距草地距离、最冷季平均温度、等温性、海拔和距河流距离是影响东北马鹿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2种模型预测结果表明,东北马鹿均主要分布于保护区东北部,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36.04 km2和126.67 km2,占总面积的3.5%和12.6%。研究表明,使用MaxEnt模型进行濒危珍稀物种潜在适宜生境预测时,需根据影响物种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选择最合理的参数设置。  相似文献   
902.
【目的】筛选H~+_-ATPase活性降低的植物乳杆菌突变菌,比较其与亲本菌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进一步探索H~+_-ATPase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硫酸新霉素诱变、筛选突变菌,并对亲本菌(ZUST)和突变菌(ZUST-1、ZUST-2)进行生长、产酸能力及H~+_-ATPase活性的测定。分别提取亲本菌和突变菌的基因组DNA,扩增H~+_-ATPase全部编码基因并测序。通过荧光定量PCR对H~+_-ATPase全部编码基因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突变菌的生长和产酸能力均低于亲本菌,突变菌ZUST-1和ZUST-2的H~+_-ATPase活性比亲本菌分别降低了10.1%和28.8%。突变菌ZUST-1和ZUST-2的atp A基因均有22个位点发生突变,而ZUST-2的atp C基因有6个位点发生突变。突变菌ZUST-1和ZUST-2的atp A在对数期基因表达水平分别比亲本菌ZUST下调了41.1%和35.7%,在稳定期分别下调了43.6%和14.2%;ZUST-1的atp C基因在对数期的表达水平比ZUST略高,在稳定期比ZUST上调了30%,而ZUST-2的atp C基因未表达。【结论】突变菌H~+_-ATPase活性减弱会导致其全部编码基因在稳定期表达水平上调(除ZUST-2的atp C不表达外),而且atp A和atp C基因突变导致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是影响H~+_-ATPase活性的主要因素,此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植物乳杆菌中H~+_-ATPase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3.
为评价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子实体醇提物对SW620结肠癌细胞的影响,用alamarBlue?法测定细胞增殖率,用流式细胞术碘化丙啶(propidim iodide,PI)染色法和2′,7′-dichlorofluorescin diacetate (H2DCFDA)染色法分别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细胞周期变化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释放量,结果表明桑黄子实体醇提物在12.5-100μg/mL作用浓度下具有抑制SW620细胞增殖的作用,但对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CHO)细胞和小鼠骨髓巨噬细胞的增殖无显著抑制作用;桑黄子实体醇提物能诱导SW620细胞凋亡,引起细胞周期变化,可降低G0/G1和G2/M期细胞数量,并呈现浓度梯度依赖性,ROS实验结果提示桑黄子实体醇提物的促肿瘤细胞凋亡与ROS释放相关。  相似文献   
904.
通过比较不同来源的蛹虫草子实体的活性成分以探讨蛹虫草品质的差异。对17个蛹虫草菌株栽培得到的子实体及16个市售样品中的多糖、核苷类成分、游离糖醇及小分子糖类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并比较其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因菌株不同蛹虫草子实体的活性成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菌株对虫草素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N 6-(2-羟乙基)腺苷,因菌株不同虫草素含量可相差14倍,N 6-(2-羟乙基)腺苷的含量差异可达6倍以上。市售样品中的核苷类成分分析结果也证明了在测定的几种成分中,虫草素是含量差异最大的活性成分。17个蛹虫草菌株子实体的多糖含量为1.81%-4.92%,甘露醇含量为1.44%-4.47%,海藻糖含量为3.58%-25.43%。16个市售样品的多糖含量为2.84%-5.55%,甘露醇含量为0.96%-3.93%,海藻糖含量为1.04%-19.91%。采用数据归一化法进行子实体品质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菌株G7a、G10a、G15a综合品质较好,多数成分含量均大于平均值,是生产高品质蛹虫草的合适菌株。  相似文献   
905.
为探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的3株高产多糖猴头菌和出发菌株的多糖组分差异,通过液体发酵获得的菌丝体经水提、分级醇沉获得8个胞内多糖组分,对它们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及体外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株ARTP诱变菌株414、321、236菌丝体多糖含量较出发菌株有较明显提升;ARTP诱变的猴头菌20%醇沉多糖组分较出发菌株分子量大,所占比例增加;诱变菌株60%醇沉多糖组分的分子量略大于出发菌株,所占比例相近。20%醇沉多糖主要由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构成,诱变菌株该多糖组分中葡萄糖和甘露糖的比例较出发菌株均有明显提升,60%醇沉多糖组分单糖组成无明显差异;8个多糖组分均具有体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的活性,其中20%醇沉多糖的活性优于60%醇沉多糖,诱变菌株的生物活性优于出发菌株。本研究探讨了ARTP诱变对猴头菌胞内多糖结构及活性的影响,为猴头菌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906.
卵形异绒螨(Allothrombium ovatum)是蚜虫的重要天敌,其对果树蚜虫的控制效果,之前尚无报道.经笔者多年在徐州市果树站试验基地的研究发现,在长期利用绒螨及其它无公害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治的生防园,早期蚜虫不需要进行化学防治,利用生防措施就能控制其危害,而常规对照园期间需喷两次药.2003年的试验表明,在生防园用5%溴氰菊酯1500倍防治梨二叉蚜(Schizaphis piricola Matsumura),虽然药后1天防效达95.1%,但20天后只有71.7%,这时生防园地控制效果达96.7%.经几年的试验表明,化防容易引起蚜虫产生抗性,费时费工,增加了成本,果面残留农药多,对环境污染严重,且树上种群数量的消长变化猛增猛减,极不稳定.而生防园的害虫种群数处于低水平之下,不会对果树造成伤害.同时,利用自然天敌控制害虫,成本低,不污染环境,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907.
马蔺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其抗旱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温室模拟干旱胁迫试验,从中国北方不同生境生长的15份野生马蔺种质材料鉴定出3个不同抗旱性群体(强抗旱、中度抗旱和弱抗旱),从中选择具代表性的不同抗旱级别的4份马蔺种质,进行其叶片组织解剖结构特征的观察和比较,以进一步证实马蔺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种质材料间叶片厚度、上下表皮细胞厚度、角质层厚度、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CTR值和SR值等结构参数指标均与马蔺种质材料抗旱性存在密切的关系。其中,强抗旱种质材料的叶片厚度、上下表皮细胞厚度和角质层厚度大,气孔密度大,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较发达,叶片组织紧密度大、疏松度小,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较高;弱抗旱种质材料的叶片厚度、上下表皮细胞厚度和角质层厚度小,气孔密度小,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较薄,叶片组织紧密度小、疏松度大,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较低。  相似文献   
908.
川东南兴文地区长兴期腕足动物及其群落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川东南兴文地区长兴期腕足动物地层的研究,总结了腕足动物群的性质,指出了本区长兴期腕足动物群不同于灰岩相类群,也不同于硅质岩相类群,而属于灰岩、砂页岩混合相类群。文章重点研究了本区腕足动物群落结构,并提出了生态类群这一新观点,指出生态类群是以生态学而不是以纯分类学标准进行分类的,这有助于群落生态研究中简化群落内物种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909.
用核糖体ITS区序列验证自然杂交种Meconopsis × cookei G.Taylor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被认为是自然杂交种的绿绒蒿植物Meconopsis×cookeiG .Taylor及其可能的亲本红花绿绒蒿(M punicea)和五脉绿绒蒿 (M .quintuplinervia)的核糖体DNAITS区进行了序列测定 ,所得序列的长度为 6 6 7~ 6 6 8bp ,其中红花绿绒蒿的序列长度为 6 6 7bp ,另外两个种的序列长度均为 6 6 8bp。利用软件ClustalX对所得序列进行排序和碱基比较 ,排序后的序列长度为 6 6 8bp ,其中ITS1长度为 2 5 4bp ,5 8S长度为 16 2bp ,ITS2长度为 2 5 2bp。整个ITS区序列共有 16个变异位点 ,占序列总长度的 2 4 0 % ,其中ITS1的变异位点 9个 ,占 5 6 2 5 % ,占整个序列长度的 1 35 % ;ITS2的变异位点 6个 ,占 37 5 0 % ,占整个序列长度的 0 89% ;5 8S的变异位点 1个 ,占 6 2 5 % ,占整个序列长度的 0 15 %。分析结果表明 ,M .×cookei同时具有红花绿绒蒿和五脉绿绒蒿的两种ITS序列 ,也就是说M .×cookei与红花绿绒蒿和五脉绿绒蒿之间在ITS基因上的变化规律符合孟德尔遗传学定律 ,从而从分子水平上证明M .×cookei是红花绿绒蒿和五脉绿绒蒿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910.
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颈动脉重构中的作用及替米沙坦的干预效果.将30只12周龄的SHR随机分为高血压组(SHR)、替米沙坦高剂量组(TelH)、替米沙坦低剂量组(TelL),另设同性别、周龄的WKY大鼠为对照组(n=10),干预18周.观察各组大鼠收缩压(SBP)、颈动脉中膜厚度(MT)、中膜横截面积(MCSA)、中膜细胞平均核面积、颈动脉 VSMCs增殖指数(PI)及凋亡指数(AI)等的变化.结果显示: ①两周后TelH组SBP明显低于SHR组(P<0.01),其降压作用持续至实验结束,而TelL组SBP与SHR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SHR组的MT、MCSA分别明显高于WKY组(P<0.01),TelH组的MT、MCSA分别明显低于SHR组(P<0.01),TelL组的MT明显低于SHR组(P<0.05);③SHR组中膜VSMCs平均核面积明显大于WKY组(P<0.01),而TelH、TelL组分别小于SHR组(P<0.05);④各组颈动脉中膜VSMCs的PI均无明显差异(P>0.05);SHR组颈动脉中膜VSMCs的AI明显低于WKY组(P<0.01),而TelH、TelL组明显高于SHR组(P<0.01);SHR组颈动脉中膜VSMCs的PI/AI明显高于WKY组(P<0.01),而TelH、TelL组明显低于SHR组(P<0.01);⑤颈动脉中膜VSMCs的AI与中膜MCSA呈显著负相关(r = -0.871,P<0.01 ).说明VSMCs的肥大和增殖/凋亡失衡可能在SHR颈动脉重构中起重要作用,替米沙坦除降压作用外,能通过减轻VSMCs肥大,增加VSMCs凋亡,使增殖/凋亡趋于平衡而减轻其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