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484篇
  178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5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嫁接技术在植物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我国是全世界公认的最早发明嫁接技术的国家。其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周秦时代,距今2300年以上。随着嫁接技术的不断发展,早已突破其传统的繁殖意义,而广泛应用于植物栽培生产、育种实践和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1嫁接技术在植物栽培生产中的应用1.1作为植物无性繁...  相似文献   
82.
全球环境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全球环境变化将对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循环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多重影响.就全球环境变化如全球变暖、大气CO2浓度升高、UV-B辐射增强、氮沉降等对凋落物分解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述评.影响凋落物分解的内部因素为凋落物基质质量,外部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微生物和动物)和非生物因素(温度、水分和土壤性质等).全球变暖对凋落物分解的非生物作用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全球变暖对凋落物化学组成虽然只有轻微的影响,但可以通过影响植被的物种组成来间接改变凋落物的产量、化学性质和分解.全球变暖对凋落物分解生物作用的主要影响是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加速凋落物的分解.CO2浓度上升将增加凋落物产量,并通过影响凋落物质量(提高C/N比、木质素/N比等)和生物环境(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而影响分解过程.UV-B辐射和大气N沉降的增加亦对凋落物分解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但影响效果尚不很清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总起来看,全球环境变化将通过影响凋落物的分解速率而对全球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但由于气候变化和凋落物分解响应的复杂性以及各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气候变化对凋落物分解的总效应尚需更深入的研究来定量化.  相似文献   
83.
同源模建人微小纤溶酶原(microplasminogen ,mplg)的三维结构,建立葡激酶(staphylokinase,Sak),mplg计算机分子对接的结构模型,模型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基本相符。为研究葡激酶N端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一步改造葡激酶分子,根据复合物结构模型设计了N端缺失15个氨基酸的葡激酶突变体。  相似文献   
84.
三种桉叶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水蒸汽蒸油试验,发现已贮藏半年多的风干桉叶,仍有较高的含油量。云南省弥勒产的直杆桉(Eucalyptus maidenii)得油率为4.14%,蓝桉(E.globulus)为3.5%,福建省惠安产的窿缘桉(E.exserta)为1.2%,桉叶油生产厂也可以通过贮藏的风干桉叶生产桉叶油。通过气相色谱和质谱分析,从直杆桉叶油中鉴定出44个组份,蓝桉叶油中鉴定出35个组份,窿缘桉叶油中鉴定出26个组份。三种桉叶油单萜部分的组份基本一致,只是相对含量各有不同。桉油素含量,以直杆桉最高为68.02%,其次是蓝桉为67.54%,窿缘桉最低为34.33%。直杆桉、蓝桉可以怍材、油两用树种,窿缘桉不宜作油用树种。  相似文献   
85.
蜘蛛的分类     
蜘蛛作为农林害虫的天敌已引起全国各地广泛重视。我国已知蜘蛛的种类约一千余种,估计可达三千种。对于初学者来说,进行分类并非一件易事。本文介绍有关蜘蛛分科的基仁常识以供读者参考。内容包括蜘蛛的外部形态以及亚目和科的检索表两部分。一、蜘蛛的外部形态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以腹柄相连(图1,2)。图1蜘蛛背面模式图(雄性)图2蜘蛛腹面模式图(雌性)(仿Forster,1967,修改)(仿Forster,1967,修改)(一)头胸部:由头部和胸部合成。背面覆以背甲,背甲一般有一“U”形颈沟,颈沟前方为头部,后方为胸部。头部有眼。胸部中央在颈沟后方另有…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农业蜘蛛和蝎类等蛛形纲动物的研究有了蓬勃的发展。为了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于1986年7月12—16日在福建崇安召开了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到会代表91名,收到论文摘要115篇。大会荣幸地收到日本东亚蜘蛛学会会长八木沼健夫教授发来的贺电。会议安排大会报告6篇,内容不但涉及蜘蛛的分类、生态学、生物学及对害虫控制作用的探讨,还有蝎、螨的生物学、培养和利用。大部分代表在分类和生态、利用两  相似文献   
87.
文章利用斑马鱼胚胎成纤维细胞(PAC2), 研究烯醇化酶1(Enolase1, ENO1)多肽生化功能及其共价修饰的影响。首先体外合成甲基修饰、乙酰修饰、磷酸修饰和未修饰的ENO1多肽, 分别处理PAC2细胞, 然后检测处理细胞CCK-8、胞内外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和二磷酸甘油酸(2-phosphoglycerate, 2-PG)相对含量; 以及线粒体和溶酶体完整性; 同时利用PCR ARRAY试剂盒比较葡萄糖代谢通路变化。结果表明不同修饰的多肽处理后, 细胞增殖, 溶酶体和线粒体形态, 以及糖代谢通路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为了进一步研究乙酰化修饰ENO1多肽促进细胞增殖的代谢机制, 又将乙酰化修饰的多肽和空白对照处理的PAC2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转录组分析进一步显示乙酰化修饰的ENO1多肽可以改变糖、脂、蛋白质代谢途径, 并激活与癌症和病毒感染病的KEGG通路。研究结果提示烯醇化酶1的多种生化功能可能是蛋白翻译后不同化学修饰的结果。  相似文献   
88.
中国青冈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广泛收集青冈(Cyclogbalanopsisglauca(Tunb.)Oerst.)地理分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研究植被与气候相互关系的指标和方法,包括Kira的水热指标、Penman的公式、Thornthwaite的指标和气候分类、Holdridge的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以及年平均气温、1月均温、7月均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10℃积温和年降水量,研究了青冈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89.
植物着丝粒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朝文  宋运淳 《遗传》2006,28(12):1597-1606
着丝粒是真核生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正确分离和传递所必需的染色体区域。十多年来, 已对包括拟南芥、水稻、玉米在内的一些植物的着丝粒进行了较深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在不同的植物间, 着丝粒DNA的保守性很低, 呈现快速进化, 但着丝粒的DNA序列类型和组织方式基本相似, 一般是由夹杂排列着的卫星DNA串联重复阵列和着丝粒专一的反转录转座子构成。与着丝粒DNA相反, 着丝粒/着丝点的结构性和瞬时蛋白质在包括植物在内的真核生物中保守。与其他真核生物的情况一样, 拥有含着丝粒组蛋白H3(CENH3)的核小体是植物功能着丝粒染色质最基本的特征, CENH3在着丝粒染色质的识别和保持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0.
为建立适用于显性多子房小麦细胞质效应的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以显性多子房小麦材料DUOII与特异细胞质材料TeZhiI杂交的F1幼穗为材料,采用TCA-丙酮法提取蛋白质,并在IPG胶条长度和pH范围、SDS-PAGE凝胶浓度及蛋白质上样量等方面,对多子房小麦幼穗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进行了探究与优化.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蛋白质定量方法准确度高(R2=0.9999),确立了17 cm, pH4~7的IPG胶条, 12% SDS-PAGE分离胶,上样量为900 μg的双向电泳方法体系,获得了最适合本研究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图谱. 经PDQuest 2DE 8.0.1软件分析,2-DE图谱上可分辨出1.444±14个清晰蛋白质点,且重复性较高(95%), 相关系数为0.960. 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显性多子房小麦细胞质效应研究的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