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427篇
  157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6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桑粒肩天牛肠道纤维素分解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天牛消化利用纤维素的机理,利用纤维素-刚果红琼脂培养基,从桑粒肩天牛(A.germari)幼虫中肠分离到一种兼性厌氧纤维素分解菌。菌落为白色圆形,边缘比较规则,周围溶纤维素透明圈直径一般可达10mm~20mm,细菌大小为0.5~0.8μm×1~3μm,革兰氏染色阳性,杆状,极生鞭毛,无芽孢。结合生化实验结果,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纤维单孢菌属(Cellulomonas)。  相似文献   
922.
松毛虫赤眼蜂产卵行为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树生  何俊华 《昆虫知识》1991,28(2):103-105
观察了松毛虫赤眼蜂寄生米蛾的产卵及辨别寄主的行为。文中对产卵行为过程作了较详细的描述。观察表明,该蜂有“学会”辨别寄主的过程,对自身及个体间已寄生卵有很强的辨别力,且与寄主隔离并不影响其辨别力。  相似文献   
923.
328株念珠菌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医院念珠菌病原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从住院患者分离到的328株念珠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念珠菌种类主要为白念珠菌(68.6%)、热带念珠菌(13.4%)和光滑念珠菌(7.9%);念珠菌来源以下呼吸道为主(82.3%),其次为泌尿道(5.2%)、血液(4.0%)和肠道(3.4%)等;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氟胞嘧啶及两性霉素B耐药性较低(0.0%~7.1%)。结论医院念珠菌感染以白念珠菌为主,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多见,氟康唑、伏立康唑、氟胞嘧啶及两性霉素B对白念珠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于念珠菌属开展耐药性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24.
启动子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顺式元件,也是基因工程表达载体的一个重要元件。一个无启动子的带有UidA基因的质粒pPLGUS通过基因枪转化进tritordeum材料中,对转基因材料的多种不同组织进行了X-gluc显色来检测不同组织中的GUS活性,有一个株系的花药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已被证明成功捕获,并通过PCR方法将其分离。提取叶片的总DNA作模板,上游使用水稻花药启动子分离的引物P1,以UidA基因的部分序列为下游引物P2,PCR扩增UidA基因的上游旁侧序列。已经获得一条长667 bp的目的片断,含有部分UidA基因的序列和一段UidA基因的上游旁侧序列,该序列中具有植物启动子的一些必备元件,初步断定它是一段花药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序列。  相似文献   
925.
本研究用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在沈阳市对大气真菌粒数中值直径及粒度分布进行了一年的观测。结果表明,沈阳市大气真菌粒子年平均粒数中值直径为3.9μm。四季中,大气真菌粒数中值直径夏季较大,为4.2μm;冬季较小,为3.6μm。不同地点中,造纸厂大气真菌粒数中值直径较小,为3.4μm;其余9个地点的大气真菌粒数中值直径在3.8~4.2μm之间变化。一天中的13:00~16:00为大气真菌粒数中值直径的高峰时,19:00为低谷时。大气真菌粒子的粒度分布为单峰型,高峰在第4级,峰值为31.5%;<8.2μ  相似文献   
926.
甜瓜子叶离体培养直接再生不定芽的形态学和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甜瓜品种“西莫洛托”子叶离体培养直接再生不定芽过程进行了形态学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以子叶远轴面接触培养基培养能直接再生不定芽,以子叶近轴面接触培养基培养只能得到无序组织块;不定芽再生过程中,培养4d时,子叶变绿,但还不见有细胞分裂,约6d时,在子叶外植体的形态学下端切口处的近轴面到有局部的表皮细胞和亚表皮细胞分裂活跃,初步形成了拟分生组织,7-9d时,这些拟分生组织形成了肉眼可见的小突起,10-14d时,这些突起变得狭长,发育成幼叶或叶状体,它们在外植体上成族存在,但此时还没有典型的“芽”结构出现,15-20d时,成族突起形成幼叶丛,一些幼叶和叶状体的近轴面的基部出现叶腋分生组织,这些将外植体转入伸长培养基,3-5d后,幼叶充分展开,成丛叶状,多个叶腋分生组织同时发育成芽,再过2-7d,相继有不定芽从丛叶外植体上伸长,将伸长的不定芽切下,可促使外 植体上的其它不定芽伸长。  相似文献   
927.
目的:探讨抗凋亡蛋白Mcl-1在GCDA诱导的肝癌细胞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3种肝癌细胞系,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cl-1的表达;GCDA±CYC处理HepG2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cl-1的半衰期变化;用抗癌药物Irinotecan与GCDA对HepG2细胞进行处理,采用MTT法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和Mcl-1的表达变化;用RNA干扰技术下调Mcl-1,检测化疗药物对HepG2细胞的敏感性。结果:Mcl-1在肝癌细胞中广泛表达;GCDA能延长Mcl-1的半衰期至6h以上,并明显减弱化疗药物对抗凋亡蛋白Mcl-1的抑制作用,降低癌细胞的药物敏感性;RNA干扰下调Mcl-1能增加癌细胞的药物敏感性。结论:胆盐(GCDA)能诱导HepG2细胞产生耐药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延长Mcl-1半衰期增加其蛋白稳定性和抗凋亡作用来促使肝癌细胞抗药的。  相似文献   
928.
灵芝Ganoderma lingzhi是最著名的药用真菌之一。本文研究了60%高氧条件下灵芝子实体呼吸速率、灵芝酸(ganoderic acid,GA)含量、总酚含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oxidase,XOD)活性、琥珀酸脱氢酶(succinic dehydrogenase,SDH)活性、H +-ATP酶活性、Ca 2+-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高氧抑制灵芝子实体的呼吸速率;处理前期(第1天),灵芝子实体内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含量高于对照组,但随着处理的进行,ROS含量显著减少,MDA积累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SDH活性提高,GA和总酚含量增加。表明一定的环境胁迫压力可以激发灵芝启动自身的抗氧化系统,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伤,并促进相关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929.
乳酸菌素对指示菌作用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指示菌生长曲线法和琼脂再培养法研究了乳酸杆菌AT-1产生的乳酸菌素对指示菌(Escherichiacoli.sp.4447)的作用方式。与大多数抑菌剂的作用规律相似,乳酸菌素在极低浓度(<24WU:106个E.colisp.4447)时,能刺激指示菌的生长;达到一定浓度之后,开始表现出抑菌作用,并且随其浓度逐渐增高(40~80WU:106个E.colisp.4447),抑菌作用更加显著直至完全抑制指示菌的生长。取检测平板上透明圈区域的琼脂块于肉汤液体培养基中37℃再培养24h,指示菌仍能生长,该结果表明:由乳酸杆菌AT-1产生的乳酸菌素对指示菌的生长呈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30.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其总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20%。马铃薯是C3作物,其淀粉含量相对较低,这与其淀粉合成和降解过程有关。与马铃薯淀粉合成的相关酶包括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AGPase)、颗粒结合性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oluble starch synthase,SSS)、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和淀粉去分支酶(Starch debranching enzyme,DBE)。α-淀粉酶(α-amylase,Amy)、β-淀粉酶(β-amylase,BAM)、葡聚糖水双激酶(Glucan water dikinase,GWD)、磷酸葡聚糖水双激酶(Phosphoglucan water dikinase,PWD)和酸性转化酶(Acid invertase,AI)、中/碱性转化酶(Neutral/alkaline inverstase,NI)则与马铃薯淀粉降解有关。马铃薯淀粉合成与降解基因克隆对马铃薯品种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部分克隆的马铃薯淀粉合成与降解基因已在增加马铃薯淀粉含量、淀粉改性和改变淀粉组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总结了马铃薯淀粉合成与降解酶基因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研究建议,旨为深入开展马铃薯淀粉改良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