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0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43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6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钙调素依赖性NAD激酶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功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912.
水杨酸对采后苹果果实乙烯生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室温下用0.1-20mmol·L-1的外源水杨酸浸泡苹果果实的果肉和果皮圆片6h后,其乙烯生成量显著被抑,抑制效果随外源水杨酸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外源水杨酸对种子的乙烯生成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13.
在4种光照处理条件下(处理I:对所有分株光照处理;处理Ⅱ:对所有分株遮光处理;处理Ⅲ:仅对引入^13CO2的复合节分株进行遮光处理;处理Ⅳ:仅对引入^13CO2的复合节分株进行光照处理),分别从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克隆植株的基部、中部和梢部(分别为第7、第17和第24复合节)分株引入^13CO2 ,对^13CO2在克隆植株不同器官内的分配格局及传输特征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从克隆植株的不同部位引入^13CO2,^13C的传输格局均表现出以引入点为起始点沿匍匐茎向基和向顶双向运输的趋势,但向顶传输的陡度值均小于向基传输的陡度值,向顶传输的距离则均大于向基传输的距离,说明”c的向顶传输更具优势。分株叶片、匍匐茎和复合节根中^13C的传输格局有一定差异;引入点分株叶中δ^13C值较高,其他分株叶中δ^13C值均迅速降低;匍匐茎内矿c值总体较低,但^13C传输范围广;当^13CO2引入点位于基部和中部时复合节根的δ^13C值高于匍匐茎,但当^13CO2引入点位于梢部时复合节根的δ^13C值低于匍匐茎。从^13C的传输范围及陡度值看,总体上分株叶中^13C的陡度值显著大于复合节根和匍匐茎;在匍匐茎中^13C呈现出平缓的传输格局但传输距离最远。此外,在4种光照处理条件下,处理Ⅳ的根及匍匐茎中13C向基或向顶传输的陡度值总体上均最高,且各器官^13C的传输距离均最远;但从基部、中部和梢部分株引入^13CO2后,分别在处理Ⅱ、处理Ⅲ和处理I的分株叶中^13C向基或向顶传输的陡度值均最高。根据实验结果,对不同光照条件下结缕草克隆植株不同器官内光合产物的分配格局及其生态效应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14.
以含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PSTV)RNA的总核酸为模板,加入人工合成的互补DNA引物,用反转录酶合成PSTV cDNA;在聚合酶链式反应系统中,用两个PSTV特异性引物进行cDNA扩增,用以制备光敏生物素标记的PSTV cDNA探针。用此探针进行斑点杂交检测含PSTV的马铃薯核酸提取液和汁液均出现阳性杂交信号,而健康马铃薯的核酸提取液和汁液的结果均为阴性。光敏生物素标记探针检测纯化PSTV的灵敏度可达5pg;检测感染PSTV的马铃薯块茎汁液的可测出最高稀释度为1:400。  相似文献   
915.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Phage Display Techniques,PDT)一种将外源肽或蛋白基因与噬菌体特定蛋白基因在其表面进行融合表达的新技术。该技术已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几年,在展示系统及筛选方法这两个关键环节上有了长足进展,就这两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16.
多杀菌素是由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SIPI—A.2090)产生的重要农用抗生素,其生物合成途径已被阐明。NDP-葡萄糖合成酶(gtt)与葡萄糖脱氢酶(gdh)是多杀菌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从SIPI-A.2090克隆gtt及gdh基因,并构建了表达这两个基因的整合型质粒,转入产多杀菌素刺糖多孢菌,发酵并验证其基因型。结果表明,阳性突变株SIPI—M.2092的多杀菌素发酵单位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73%,增加gtt和gdh基因拷贝数可以有效提高多杀菌素的发酵单位。  相似文献   
917.
ATP敏感性钾通道对K^+有较高的选择性,且有相当高的电导。磺酰脲类药物对ATP敏感性钾通道有特异的抑制作用,而一些开放剂对其有激活作用。缺血或其它代谢抑制时,ATP浓度下降,腺苷产生产增加,两者激活ATP敏感性钾通道,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持作用;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对高血压有一定的治疗效用。  相似文献   
918.
武夷山甜槠群落钙,镁的累积和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1年生甜槠群落Ca、Mg含量及其生物循环研究表明,甜槠群落现存量中,Ca、Mg总量分别为1029.96和231.34kg·hm-2;其中地上部分分别为801.40和159.68kg·hm-2,地下部分分别为228.56和71.66kg·hm-2.该群落Ca、Mg生物循环中,年吸收量分别为63.17和18.68kg·hm-2,年存留量分别为31.77和11.41kg·hm-2,年归还量分别为31.40和7.27kg·hm-2;Ca、Mg的富集率分别为1.66和2.14.  相似文献   
919.
虎斑夜鳽分布与亚群态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世纪以来对虎斑夜鳽分布地点的新发现,表明该种从滨海到内陆漫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并向北渗透直逼东洋界北限秦岭-淮河一线;作者据此将各地的虎斑夜鳽初划为11个亚群,提出目前该种存有3个相对健康而稳定的亚群,即黄山-天目山亚群、南岭亚群和广西亚群,且每个亚群的分布范围均至少不会小于5000km2,其中以黄山-天目山亚群的记录由历史至现今相对最为长久而完整,进而提出今后在上述诸亚群范围之外还会有新的发现.文中指出,尽管近期对虎斑夜鳽分布状况有了新认识,目前仍可视该种的受胁等级为濒危.  相似文献   
920.
伪柔弱拟菱形藻复合群的形态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7年夏季(8月)在广东省大亚湾海域观察到伪柔弱拟菱形藻复合群的6个种类:花形拟菱形藻(P.caciantha Lundholm,Moestrup Hasle)、靓纹拟菱形藻(P.calliantha Lundholm,Moestrup Hasle)、尖细拟菱形藻[P.cuspidata(Hasle)Lundholm,Moestrup Hasle]、曼氏拟菱形藻(P.mannii Amato Montresor)、伪柔弱拟菱形藻[P.pseudodelicatissima(Hasle)Lundholm,Hasle Moestrup]和中华拟菱形藻(P.sinica QiWang),其中花形拟菱形藻、靓纹拟菱形藻和曼氏拟菱形藻为我国新记录种类。对该复合群种类的形态学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分布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并对其种类之间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