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村社区协同发展模式研究——以广东乐昌市8个乡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服务是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健康的重要基础,农村社区作为乡村社会经济的基本构成单位以及小尺度复合生态系统,其经济活动将直接扰动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南方丘陵山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带,生态保护的意义重大。以该地带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广东乐昌市的8个地形地貌相似、但发展存有较大差异的乡村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数据,综合分析各村土地利用及经济发展状况;基于国际通用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标准和评估方法,构建乡村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对各村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价值评估,并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典型模式。研究表明:(1)从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来看,浆源村最高,为16585.173万元/a,前村次之,为13152.621万元/a,车头园村最低,为1611.611万元/a;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总体呈相似的格局,但局部略有差异。前村、上丛村较高,分别为8.739万元hm-2 a-1、8.080万元hm-2 a-1。(2)土地利用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影响了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持、维护及利用,各村农户经济收入与从生态系统服务获得的福利,以及乡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不均衡的特征。(3)基于发展基础、生态条件等,适度发展乡村特色种植和生态旅游等低影响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降低对生态系统服务,尤其是调节、支持类等功能的影响,并促进生态系统服务非商业价值向商业价值转变,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研究结果以期为维护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安全,优化乡村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推进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及农村社区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以临床上广泛而典型的六种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安乃近和双氯芬酸为例,概括了其理化性质及研究概况,综述了近年来该六种解热镇痛药的制剂学研究新进展,介绍了各类新剂型的应用情况,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该类药物的制剂研发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3.
本文用改良抗酸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对90例淋巴结(恶性淋巴瘤54例、淋巴结慢性炎36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恶性淋巴瘤与慢性淋巴结炎,结核菌L型感染率分别为50%和75%;两者结核菌抗体染色阳性率分别为53.7%和77.8%。组织病理学检查无典型的结核结节形成,提示结核菌L型感染可能与无反应性结核病及肿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4.
控释掺混尿素对稻、麦土壤氮与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共设7个处理,即不施氮、常规施肥以及掺混控释氮肥10%、20%、40%、80%、100%处理,探讨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中4种形态氮(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微生物生物量氮)和3种氮功能性酶(脲酶、蛋白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以探究控释掺混尿素对稻、麦土壤肥力和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土壤全氮在稻、麦全生育期内趋于稳定,且掺混比例20%以上各控释氮肥处理在稻、麦季均无显著差异;掺混40%以上控释氮肥能有效促进稻、麦生育中后期土壤无机氮水平;随稻、麦生育期推进,掺混40%以上控释氮肥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但常规施肥处理的微生物生物量氮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掺混40%以上控释氮肥能明显提升稻、麦生育中后期土壤酶活性,土壤蛋白酶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作物生育后期均随掺混比例增加而提高,以100%控释氮肥处理土壤酶活性最高.掺混20%以上控释氮肥处理能明显降低水稻季分蘖期脲酶活性,推迟铵态氮峰值期,有利于减少氮损失;掺混40%以上控释氮肥处理均可保障稻、麦生育中后期的氮素供应,刺激土壤脲酶与蛋白酶参与氮素转换,促进了土壤氮素有效性;100%控释氮肥处理对稻、麦生育后期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最明显,与掺混40%~80%控释氮肥处理相比,可显著减少小麦季20~40 cm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在减少氮素损失方面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5.
金葡菌及其L型感染荷瘤小鼠肿瘤内及非荷瘤小鼠肝脏内MDA和SOD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Pyrogalol-NBT等方法测定并分析荷瘤感染组,荷瘤非感染组及金葡菌及其L型感染组小鼠肿瘤或肝脏内超氧化歧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对小鼠生存的影响。结果发现荷瘤伴感染组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数明显短于荷瘤非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共中16.7%荷瘤伴感染组小鼠同时伴有自发性肿瘤。金葡菌及其L型感染组23.3%引起自发性肿瘤。金葡菌及其L型感染组及荷瘤伴感染组小鼠肿瘤和肝脏内MDA含量明显高于荷瘤非感染组,P<0.05~0.01。98.7%荷瘤组小鼠肿瘤内SOD含量极少或为零。金葡菌及其L型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小鼠肝内SOD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感染可能使小鼠体内SOD量减少,MDA量升高是引起小鼠发性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空心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包裹的photosan(简称纳米化-Photosan)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对人胃腺癌细胞AGS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人胃腺癌细胞AGS作为研究对象,应用MTT法测定AGS胃癌细胞的生存率和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PDT对AGS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纳米化-Photosan和普通Photosan对人胃腺癌细胞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纳米化-Photosan和普通photosan的浓度增高,胃癌细胞的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同等浓度的纳米化-Photosan比普通Photosan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更明显;流式法检测细胞凋亡显示光照剂量相同的条件下,同等浓度的纳米化-Photosan更易引起细胞的凋亡。结论:纳米化-Photosan比普通Photosan能更有效的抑制人胃腺癌细胞增殖,更易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7.
中华绒螯蟹各发育期APUD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使用12种哺乳类、鱼类、昆虫激素为抗原制备的抗哺乳类血清,应用链要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法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中华绒螯蟹1-5期Sou状细民体、大眼幼体、幼蟹体内及成蟹消化系统的APUD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在1-5期Sou状幼体及大眼幼体、幼蟹体内未见到典型的免疫活性阳性细胞;在成蟹消化系统中见到神经丝蛋白(NFP)、胰岛素(Ins)、血管活性肠肽(VIP)、降钙素(Cal)、五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生长激素(GH)、钙调素(CaM及蜕皮激素(MH)等9种免疫活性在其除了后肠以外的不同部位有各自的阳性反应表现,而物质(SP)、胰高血糖素(Glu)、神经特异烯醇酶(NSE)等3种抗血清在中华绒螯蟹成蟹消化系统中却未见其免疫活性阳性反应痕迹。本文着重描述以上9种免疫活性阳性反应在成蟹消化系统中分布情况及其阳性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28.
三种饵料模式对中华绒螯蟹蟹种早期养殖性能、非特异免疫性能及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估不同投喂模式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蟹种质量的影响,采用养殖实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分析和攻毒实验方法,比较了配合饲料、传统饵料和混合投喂模式培育扣蟹在成蟹养殖早期的养殖性能、免疫性能和攻毒后死亡率的变化。所检测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包括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酶(PO)、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及血蓝蛋白(Hc)活性或含量。采用毒力较强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ia)Y-2-L-1菌株进行攻毒实验。结果显示:(1)无论雄蟹还是雌蟹,配合饲料组第一次蜕壳间期均短于传统投喂和混合投喂模式,且配合饲料组增重率(WGR)及体重特定增长率(SGR)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2)就肝胰腺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而言,无论雄蟹还是雌蟹,配合饲料组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高于另外两组,其中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差异显著;传统投喂组酸性磷酸酶(ACP)、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均高于另外两组,其中酸性磷酸酶(ACP)和一氧化氮(NO)含量差异显著;(3)就血清中各免疫指标而言,配合饲料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高于另外两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传统投喂组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丙二醛(MDA)及血蓝蛋白(Hc)等指标含量均高于另外两组,其中丙二醛(MDA)差异显著;(4)无论雄蟹还是雌蟹,传统投喂组扣蟹攻毒后12~96 h的累计死亡率一直高于配合饲料组和混合投喂组,配合饲料组和混合投喂组雄体攻毒后的累计死亡率接近,混合投喂组雌体累计死亡率居于传统投喂组和配合饲料组之间。综上,投喂配合饲料可以提高扣蟹在成蟹早期的养殖性能、免疫性能和攻毒后的成活率,有利于提高蟹种质量。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CSKP)的危险因素以及影响患者28 d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住院的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病史资料,按患者血培养标本采集后28 d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用Cox回归分析研究影响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28 d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高APACHEⅡ评分、高Pitt菌血症评分、感染时入住ICU、感染前30 d内手术、有创操作、深静脉置管、有创机械通气、器官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感染前3个月内入住ICU和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APACHEⅡ评分(OR=1.066,95% CI:1.027~1.107,P=0.001)、手术(OR=3.777,95% CI:1.816~7.855,P<0.001)、有创操作(OR=2.864,95% CI:1.303~6.295,P=0.009)、器官移植(OR=3.892,95% CI:1.553~9.752,P=0.004)、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OR=5.626,95% CI:2.740~11.553,P<0.001)是发生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28 d预后的相关因素有高APACHEⅡ评分、高Pitt菌血症评分、感染时入住ICU、感染前30 d内手术、有创操作、深静脉置管、有创机械通气、器官移植、感染前3个月内ICU入住史、使用抗菌药物、粒细胞缺乏、血液透析和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Cox回归分析发现高APACHEⅡ评分(HR=1.061,95% CI:1.039~1.084,P<0.001)、有创操作(HR=2.505,95% CI:1.239~5.063,P=0.011)、入住ICU(HR=1.589,95% CI:1.042~2.424,P=0.03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患者的28 d病死率明显高于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χ2=41.612,P<0.001)。结论 高APACHEⅡ评分、手术、有创操作、器官移植、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可导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发生风险增加。CRKP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CSKP感染者,但CRKP感染并非患者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APACHEⅡ评分、有创操作、入住ICU则可显著增加患者短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