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通过识别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和正常小鼠血浆中miR-1,miR-133,miR-206表达量的差异,分析外周血中心肌特异性microRNAs的变化与病毒性心肌炎相关关系,为探索miRNAs作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提供可行性的研究资料。方法: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小鼠组和正常小鼠组血浆中相关miRNAs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再于病毒注射后1d,3d,5d,7d,9d,11d,分别处死病毒小鼠,观察血浆miRNAs的动态变化规律。同时用Elisa检测心肌肌钙蛋白的变化,对目的 miRNAs与心肌肌钙蛋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期时三种miRNAs血浆含量显著上调。病毒注射后3d开始上升明显,并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到7d,于9d时开始下降。发病期间,血浆miRNAs含量与心肌肌钙蛋白呈现良好的正相关性。结论:小鼠外周血中心肌特异性microRNAs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过程中的呈现明显上调并与病程和相应指标存在相关关系,为miRNAs作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2.
滇池流域是我国典型的富磷区, 分析该区域内不同土壤磷含量下主要植物的化学计量特征, 有助于理解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和生态恢复的特殊性。该研究测定了滇池流域滇中地区75种常见植物叶片的碳(C)、氮(N)、磷(P)及钾(K)含量, 综合分析了该区域不同土壤磷水平(富磷和正常)下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的C、N、P和K的计量特征。结果表明, 研究区域植物叶片C、N和K含量的算术平均数分别是441.42、16.17和13.57 mg·g-1, P含量的几何平均数为1.92 mg·g-1, 植物叶片的N、P和K含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富磷区域植物叶片的P和K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区域, N/P、K/P显著低于正常区域。无论是富磷还是正常区域, 草本植物的N、P和K含量均高于木本植物, 乔木与灌木差异不明显。植物叶片的P含量及N/P与土壤磷水平呈显著相关; 叶片N/P分析结果表明, N是影响滇池流域植物生长和群落恢复的主要限制元素。研究指出, 在滇池流域增加陆地植物群落及生态系统的氮素来源是进行生态修复和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23.
水稻抗稻瘟病天然免疫机制及抗病育种新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峰  张浩  刘金灵  王志龙  王国梁 《遗传》2014,36(8):756-765
稻瘟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由子囊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近年来,稻瘟病已发展为研究植物与病原真菌分子互作机制的模式系统,在水稻与稻瘟菌互作和寄主抗性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水稻抗稻瘟病两种天然免疫机制,即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诱导和效应蛋白诱导的抗病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讨论了GWAS、TALLEN、CRISPR和HIGS等基因组研究新方法和新技术在水稻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并对目前稻瘟病抗性机制研究和抗病育种中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24.
何峰  陈远童   《微生物学通报》2006,33(2):109-113
正烷烃在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is)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包括ω-氧化和β-氧化两个反应途径,前者促使脂肪酸的生成,后者则涉及脂肪酸的降解,二者均由一系列的酶催化完成。本文综述了烷烃代谢过程的机理,以及各种相关酶及其基因的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与C·tropicalis有关的分子遗传学方法,以及代谢工程方面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5.
链霉菌H03发酵液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常见的病原细菌和植物病原真菌为指示菌研究了链霉菌发酵液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测定了发酵液提取物的抗菌谱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与青霉素、链霉素相比,该菌发酵液提取物的抗菌范围更广,对植物病原真菌棉花黄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黄瓜炭疽病菌、甜菜褐斑病菌、稻瘟病菌,以及常见病原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发酵液提取物对上述诸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分别为0.125、0.062 5、0.125、0.25、0.015、0.03、0.015、0.015、0.03、0.250、.015 mg/mL。其中对植物病原真菌中的黄瓜炭疽病菌、甜菜褐斑病菌、稻瘟病菌,以及病原细菌中的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佳。将发酵液提取物置于100℃下加热处理10 min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不变,说明该发酵液提取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6.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是一组病因不明、发病年龄小于16周岁、关节炎持续6周或6周以上疾病的统称,分为七种亚型。其中,全身型JIA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与其他亚型明显不同,目前普遍认为其是一种自身炎症性疾病,非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型JIA的临床表现与经典自身炎症性疾病具有很高的相似度,而二者的发病机制不仅有相似点,如促炎因子增加和相关信号通路活化,亦有不同点。自身炎症性疾病有明确与固有免疫系统相关的致病基因及家族史,而全身型JIA的致病基因目前尚无定论,也无明显家族遗传性,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本文主要从临床症状特征、发病机制和家族史方面总结和比较了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与经典自身炎症疾病。  相似文献   
27.
广西平果喀斯特地区被假臭草入侵的群落,包括撂荒地、退耕还林幼林、公路边、荒山灌草丛4种土地利用类型.用元分析、协方差分析、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树模型研究其草本植物多样性、丰富度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元分析总效度为正且显著;所有区组的效度为正;撂荒地的效度为负,其他3种土地类型的效度为正;权重较大的土地类型为灌草丛.协方差分析表明,假臭草重要值、距公路距离、30 cm深含土率是影响草本植物多样性、丰富度的主要数量因素;有假臭草群落的草本植物多样性、丰富度高于无假臭草群落;土地类型对草本植物多样性影响显著,但对草本丰富度无显著影响.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划分了随机效应解释率,有无假臭草、样方间误差分别解释草本Shannon指数模型50.9%、49.1%的随机效应,解释草本植物丰富度模型39.0%、61.0%的随机效应;区组和土地类型的随机效应为零.假臭草入侵分为5个等级,中度入侵的群落草本植物多样性、丰富度较高;假臭草重要值超过23.6%阈值后,草本植物多样性、丰富度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8.
胀果甘草悬浮培养细胞合成甘草总黄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悬浮细胞在逐级放大摇瓶中的生长、黄酮产量以及营养消耗过程,以便了解其放大规律。结果表明,在250和500mL摇瓶中,细胞的最大生物量、黄酮产量以及最大比生长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1L的摇瓶中,这三种参数都显著地降低,分别比250mL摇瓶中降低了27%,30%和27%。在逐级放大的摇瓶中,氮、磷、铵浓度都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尽管在1L的摇瓶中磷消耗得最慢,但三种摇瓶中磷在细胞生长对数期基本都被消耗尽了。此外,硝态氮在第18天时基本被消耗完,而铵态氮在细胞收获时仍能维持在100mg/L。因此在反应器中培养时,主要的培养条件还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9.
心电、头皮脑电、表面肌电等传统无创生物电检测方法可为相关疾病诊断提供电学依据。由于生物电信号是机体细胞群共同放电的混叠集合结果,上述生物电检测方法空间分辨率相对有限。近些年兴起的声电成像利用无创聚焦超声空间编码生物电流,靶向获得精确聚焦位置的电信号,可实现毫米级空间分辨率、毫秒级时间分辨率的无创生物电信号检测,有望成为精准检测生命体深层电活动的新型成像技术。本文首先简述声电成像原理与声电信号特征,进而从声电耦合机理、声电成像方法、声电脑成像及声电心脏成像等方面详细介绍声电成像的典型研究,最后围绕声电成像关键技术环节所面临的挑战,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建立完善的声电成像技术体系和实现其临床转化提供依据与启发。  相似文献   
30.
肉桂醇脱氢酶(CAD)作为植物次生代谢尤其是木质素生物合成过程的关键酶,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抵御生物/非生物胁迫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蒙古冰草(即沙芦草(Agropyron mongolicum))耐旱耐寒,在我国北方荒漠草原区域广泛分布。为探讨CAD基因在蒙古冰草木质素合成和非生物胁迫抗性中的作用,从蒙古冰草全长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并克隆到1个CAD基因,序列长度1 083 bp,命名为AmCAD。该基因编码361个氨基酸残基,同源序列比对发现蛋白质序列保守区域含有2个Zn2+结合基序和NADP(H)辅因子结合基序,属于典型的CAD蛋白,且三维结构与AtCAD5相似。AmCAD在茎秆中高表达,对AmCAD重组蛋白的酶学性质分析表明,该蛋白对不同肉桂醛类底物均具有很强的催化能力,其中对松柏醛和芥子醛的底物亲和力更强。用不同浓度甘露醇模拟干旱胁迫,蒙古冰草AmCAD基因表达受到显著诱导。研究结果表明,AmCAD在蒙古冰草木质素合成和干旱胁迫抗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为提高蒙古冰草品质和抗逆性分子育种提供有价值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