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3篇
  13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苔藓层是青海云杉林(Picea crassifolia forest)下的一个重要层片,它通过截持降水和减少土壤蒸发,对土壤水分产生影响。以祁连山北坡排露沟小流域的一个阴坡(海拔2700 m,植被为青海云杉林)作为样坡,于2010—2012年生长季对青海云杉林下有、无苔藓层覆盖地点的土壤水分进行对比观测。结果表明在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下,苔藓层覆盖能减少土壤水分的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1)无苔藓覆盖各观测点土壤含水量极差达62.2 mm,空间变异系数(CV)为17.3%;有苔藓层覆盖观测点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系数为2.3%,仅为无苔藓覆盖地点的1/7.5,空间差异极显著(sig.0.001)。(2)在持续无雨、小雨后和连阴雨天气下,有苔藓覆盖地点土壤含水量空间差异均显著小于无苔藓覆盖地点(sig.0.05)。在持续无雨的情况下,无苔藓层覆盖各观测点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系数平均值为19.8%,有苔藓覆盖地点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系数平均值为6.6%,仅为无苔藓覆盖地点的1/3。小雨后,无苔藓覆盖各观测点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系数平均值为15.2%,有苔藓覆盖地点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系数平均为5.1%,为无苔藓覆盖地点的1/3。连阴雨后,无苔藓覆盖各观测点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系数平均为15.4%,有苔藓覆盖地点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系数平均为4.6%,为无苔藓覆盖地点的1/3.3。(3)持续无雨的情况下,苔藓层减小土壤水分空间差异的作用主要反映在土壤表层0—15 cm,对深层的作用不显著。而小雨和连阴雨后,苔藓层对15—80 cm深层土壤影响显著,而表层0—15 cm没有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02.
准确的样地坐标位置是无人机航摄数据与地面调查数据融合使用的必要前提, 但是在森林样地的具体实践中, 会有许多因素制约着样地位置的测量精度, 这有可能影响后期的数据融合过程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 研究者们需要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比西双版纳地区10个热带森林样地及周围区域无人机航摄过程中的地面控制点测量精度、Photoscan摄影测量软件所得点云解算精度和照片曝光点重投影精度, 发现: (1)即使使用性能相对较好的实时差分(real time kinematic, RTK)式GNSS系统进行定位, 在林内也很难获得很好的定位精度, 林窗处的地面控制点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别为0.167 ± 0.158 m和0.297 ± 0.170 m, 林下样地顶点桩处分别为0.392 ± 0.368 m和0.657 ± 0.412 m; (2)软件的全局解算精度主要受控制点地面测量精度和控制点数量的影响; (3)若仅依托普通的单站式GPS对无人机位置进行定位, 则照片曝光点的重投影坐标位置可能存在较大误差(RMSE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分别为18.434 ± 5.252 m和34.042 ± 6.920 m); (4)估测地形与实测地形间的高差标准差与林冠平均高度正相关(r = 0.713, P < 0.05), 估测地形模型在20 ha样地尺度下的验证结果优于1 ha样地。基于以上结果, 我们建议: (1)在对热带森林进行无人机航摄的过程中, 必须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分布相对均匀的地面控制点对测量误差进行控制; (2)摄影测量法的优势在于能够以相对简单的前端设备建立数字表面模型, 但该方法可能很难在森林样地中建立准确的数字地形模型。在使用无人机获取数据之前, 研究者应预先考虑到适合自己的恰当方法以应对以上的精度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探究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热激蛋白70基因的功能,该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和RT PCR方法,从中国南瓜中分离获得3个HSP70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分别命名为CmHSP70 1、CmHSP70 2和CmHSP70 3,三者的序列长度分别为1 998、1 941和2 118 bp,编码666、647和706个氨基酸。蛋白序列分析显示,3个CmHSP70蛋白均属于亲水性蛋白,都含有典型的NBD和SBD保守结构域;CmHSP70 1蛋白含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亚细胞主要定位于内质网;CmHSP70 2蛋白和CmHSP70 3蛋白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亚细胞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叶绿体。同源比对和进化分析发现,3个CmHSP70蛋白与苦瓜、甜瓜和黄瓜的HSP70蛋白的相似性最高且遗传距离最近。qRT PCR分析显示,42 ℃处理能够诱导3个CmHSP70基因在根、茎、嫩叶和成熟叶中表达,并且表达量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成熟叶中基因的表达量最高;高温条件下,成熟叶中3个CmHSP70基因均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0~2 h)响应热胁迫而大量表达,尤其是CmHSP70 2基因,推测该基因可能在中国南瓜热胁迫过程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该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HSP70基因功能以及阐明中国南瓜的耐热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105.
黏病毒抗性蛋白A(myxovirus resistance protein A,MxA)是由干扰素诱导的具有重要抗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功能的蛋白质,我们前期工作发现,MxA主要依赖其中心互作结构域(central interactive domain,CID)与病毒直接相互作用发挥功能,但其具体的抗病毒功能区以及功能区是否具有独立的抗病毒活性仍不清楚。本研究拟鉴定MxA蛋白上的抗乙肝病毒活性肽。首先从全长MxA构建缺失突变体ΔCID和截短体CID,以HepG2-2-15细胞为病毒模型,分别转染空载质粒、MxA、ΔCID和CID,免疫荧光法检测转染效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质粒表达,酶联免疫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HBsAg、HBeAg的量及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乙肝病毒 DNA的量,评估CID段的抗乙肝病毒活性。根据CID段的晶体结构,缩短肽段长度,构建α1、α2、α3等9段肽段质粒,鉴定各段的抗乙肝病毒活性和细胞毒性(MTT法)。运用计算生物学手段--分子对接法预测MxA蛋白与病毒相互作用的模式和位点。结果显示,ΔCID、CID和9段肽段质粒的序列及表达正确,9段肽段的表达量未见显著性差异,无显著的细胞毒性。CID组和黏病毒抗性蛋白A组较对照组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显著降低,CID组细胞上清中HBsAg、HBeAg及乙肝病毒 DNA的量分别减少了55.57%±8.48%、68.37%±6.24%、66.67%±6.40%,P<0.01;MxA组的3个指标分别减少了61.63%±3.11%、70.77%±7.25%、73.73%±6.18%,P<0.01;ΔCID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9段肽段中α1组较对照组HBsAg、HBeAg及乙肝病毒 DNA的量有显著下降,分别减少了48.33%±1.70%、70.67%±3.30%、68.95%±2.55%,P<0.001,表明α1对乙肝病毒具有强抑制活性。分子对接的结果显示,384 ~ 408位氨基酸是MxA蛋白与病毒互作的关键位点,该区域落在α1肽段上,验证了α1是MxA蛋白抗乙肝病毒及与乙肝病毒相互作用中的关键区段。本研究筛选并鉴定出人干扰素诱导蛋白MxA上最有效的抗乙肝病毒活性肽α1,研究结果为抗乙肝病毒多肽类新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初中生理卫生第九章(神經系統)第二节“脊髓”一课的教材中,在阐述脊神經背根和腹根(教本上是称为后根和前根)的作用时,是通过切断蛙一侧背根和对侧腹根的实驗來說明的。的确,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前准备好,先对动物进行好手术处理,而在课堂上是直接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看到实驗的结果,再从实驗结果來进行分析講解,那么将会大大增强教学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07.
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繁殖周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francoisi),属灵长目(Primates),猴科(Cercopithecidae),疣猴亚科(Colobinae)。分布于越南北部和中国的广西、贵州和重庆等地的山地岩溶地区(Fooden,1976;王应祥等,1999)。由于生境特殊,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汪松,1998),该物种近20年来数量呈下  相似文献   
108.
以青花菜品种‘炎秀’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 ‘yanxiu’为材料,通过设置钾肥横向与纵向施肥的田间试验,探讨青花菜最佳钾肥用量和最佳钾肥运筹。结果表明,在设定氮、磷肥施用量分别为30.0 kg/667.7 m2、10.0 kg/667.7 m2的条件下,钾肥不同施用量对青花菜的株高、苗期功能叶片数、植株扩展度及全株重(去根)、单球重均有一定的影响,当钾肥施用量为19.1 kg/667.7 m2时,其产量最高,为1763.5 kg/hm2;在同样氮、磷肥的背景条件下,钾肥施用量以15.0 kg/667.7 m2,按基肥/追肥不同比例进行施用,青花菜所表现的株高、苗期功能叶片数、植株扩展度及全株重、单球重等形态及产量指标均有所差异,当基肥∶追肥按0.2∶0.8进行施用时,该产量指标均明显高于其它配比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9.
110.
辽东湾北部近海沙蜇的动态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2008-2011年5月下旬至7月下旬辽东湾北部近海的大型水母锚流网监测数据并结合8月份的渔业资源拖网调查和渔港访问的数据,探讨辽东湾北部近海沙蜇的动态分布移动规律并着重分析了沙蜇幼水母的生态类型,为渔业资源生产和灾害性预警预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6月份,辽东湾北部近海发现大量沙蜇幼水母,并且在双台子河河口近海5 m等深线两侧水域形成密集区,6月上中旬沙蜇海区平均渔获密度52.8条·网-1·h-1,6月下旬海区平均渔获密度46条·网-1·h-1,最高渔获密度可达667条·网-1·h-1,出现在双台子河口5 m等深线内;7月份,沙蜇个体增大,逐渐进入成体阶段,调查海区沙蜇渔获数量比6月份大幅度减少,并且渔获密度的中心区向5-10 m等深线内偏深水域移动,7月上旬海区平均渔获密度5.1条·网-1,h-1,7月中下旬海区平均渔获密度1.8条·网-1·h-1;8月中旬辽东湾北部近海5 m等深线内沙蜇数量极少,在10-20 m等深线内海域往往出现成体沙蜇的密集区并形成渔汛.沙蜇幼水母生存的海水表层温度为17.7-27.3 ℃,表层盐度为24.3-31.9;渔获密度300条·网-1·h-1以上的沙蜇幼水母密集分布区海水表层温度为20.4-24.4℃,表层盐度为27.1-31.6.辽东湾北部河口区是沙蜇的可能发生地之一,相对于沙蜇成体阶段表现出来的低温高盐的生态属性而言,河口近海相对高温低盐水域往往出现沙蜇幼水母渔获的中心,沙蜇幼水母阶段表现出相对高温低盐的生态特性.沙蜇自幼水母至成体阶段,海区分布密集区自浅水位移至深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