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4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6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71.
为了评价利用不同冷冻保护剂冷冻早期卵裂期胚胎的效果,用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慢速冷冻、快速融解的冷冻技术,比较丙二醇、二甲基亚砜和甘油作冷冻保护剂对小鼠2-细胞、4-细胞、8-细胞胚胎冷冻后胚胎存活率和囊胚形成率的影响。发现以丙二醇和蔗糖为冷冻保护剂冷冻4-细胞、8-细胞胚胎,解冻后胚胎成活率和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以二甲基亚砜或甘油为冷冻保护剂。结果表明,丙二醇是一种冷冻早期卵裂期小鼠胚胎有效的冷冻保护剂。  相似文献   
972.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对黄瓜侧枝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侧枝与黄瓜(Cucumis sativus)产量有密切关系. 本实验利用侧枝长势较弱、萌发较早的华北类型品系S94和侧枝长势较强、萌发较晚的欧洲类型品系S06构建的224个F6:7家系进行黄瓜侧枝相关性状的研究. 利用已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遗传图谱, 使用软件WinQTLCart 2.5进行复合区间定位. 在2006年秋和2007年春两季, 共检测到4个侧枝相关性状(侧枝均长LBAL、侧枝总长LBTL、侧枝数目LBN和第一侧枝节位FLBN)的36个QTL, 单个QTL的贡献率在3.1%(lbtl2.1, 春季)~32.3%(lbn2.3, 春季)之间. 结果显示, 4个不同性状的11个QTL (lbal1.1, lbtl1.1, lbn1.2, flbn1.2等)在两季中都聚集在第1连锁群e23m18d~ME23EM6c之间(7.4 cM), 并且在第2连锁群的S94A1~ME4SA4a之间(13.9 cM)也检测到了4个不同性状的15个QTL (lbal2.1, lbtl2.1, lbn2.1和flbn2.1等). 两季共有21个QTL贡献率超过10%, 其中lbn2.3的贡献率(春季32.3%, LOD=18.4)为最大, lbtl1.3(秋季26.2%, LOD=17.4; 春季26.9%, LOD=17.9)在两季的位置和贡献率都稳定. 这些基因座为将来进行QTL精细定位提供了参考, 同时利用其紧密连锁(<10 cM)的特异标记(CMBR40, F, CS30, S94A1, CSWTA11B)可进行黄瓜侧枝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973.
大鼠胚胎后肾间充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培养大鼠胚胎后肾间充质细胞(MMCS),取孕13d大鼠胚胎,分离胚胎肾脏,去除输尿管芽,消化后置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并行HE染色、电镜观察、生长曲线测定;ABC免疫酶染色法检测波形蛋白、角蛋白、nestin、CD133、CD34;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双花扁豆凝集素(Dolichos Biflorus,DB),并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MMCS形态为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48~72h达生长高峰;波形蛋白、nestin、CD133表达阳性;角蛋白、CD34、DB表达阴性;MMCS以DB标记后流式细胞检测为单峰.结果表明:培养细胞为后肾间充质细胞,纯度较高并符合干细胞特征.  相似文献   
974.
通过SDS-PAGE分析,从云南小麦中鉴定出一个电泳迁移率比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1Dy12稍快的亚基1Dy12*.利用Glu-Dy位点特异引物对1Dy12*基因编码区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1Dy12*基因全长为1980 bp,编码65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表明:与亚基1Dy12相比有3个氨基酸的差异和1个二肽(GQ)的缺失,与亚基1Dy10相比有15个氨基酸的差异、2个六肽(IGQGQQ)的插入以及1个二肽(GQ)的缺失.这表明1Dy12*亚基是一个新型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其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正在评价中.  相似文献   
975.
针对一种新兴生物检测方法——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SPR)技术,文中SPR传感系统采用偏振干涉和角度调制方案,使SPR传感灵敏度与光复反射系数的模和相位都相关,从而实现较大线形范围内的高灵敏测量。同时开展了该SPR传感系统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研究,SPR共振信号可实时随甲烷含量线性改变,气体检测灵敏度达到1 070ppm,实验结果验证了这种SPR传感技术的检测性能并显示了其在环保监测领域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76.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新兴学科,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新的增长点.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为药物筛选、新药开发、临床诊断及新陈代谢途径研究等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对蛋白质组学领域中涉及的蛋白质药物、数据库及检测分离设备等的专利保护现状和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强调了加强我国蛋白质组学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专利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77.
本研究用Vero细胞或Vero/SLAM细胞从我国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下同)2003~2007年风疹暴发和散发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57株风疹病毒,用RT-PCR方法扩增了57株风疹病毒E1基因1 107个核苷酸的片段,并对该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提示,在基于WHO基因定型靶序列739个核苷酸片段构建的基因亲缘关系树上,其中55株风疹病毒株属于1E基因型,相对于其他国家的1E基因型,形成一个独立分支;另外2株风疹病毒属于2B基因型.57株风疹病毒大部分核苷酸的突变为无义突变,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除了2株风疹病毒在E1蛋白血凝抑制和中和位点区域第212位氨基酸由Thr变为Ser,其他病毒株均无重要抗原位点的改变;所有我国已分离到的1E基因型风疹病毒在E1蛋白第338位氨基酸共享突变位点(Leu338→Phe338),而其他基因型以及其他国家的1E基因型风疹病毒在该位点均未发生突变,提示该氨基酸(Phe338)可能是我国1E基因型风疹病毒所特有.2003~2007年在我国10个省均分离到1E基因型,而2B基因型只在2006年从四川省的越南输入病例中分离到,提示1E为绝对优势基因型,2B基因型为输入基因型.与1979~1984年和1999~2002年我国流行的风疹基因型不同,发生了基因型的更替,近年我国风疹的流行是由1E基因型为主的风疹野病毒的多个传播链引起.  相似文献   
978.
目的观察Caspase-3在豚鼠内淋巴积水耳蜗中的表达。方法实验分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豚鼠。用破坏并阻塞豚鼠内淋巴囊的方法造成豚鼠内淋巴积水模型。3周后处死豚鼠,取耳蜗分别用石蜡及火棉胶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caspase-3在耳蜗的表达。结果caspase-3在豚鼠内淋巴积水耳蜗中表达呈阳性,阳性区域为耳蜗外侧壁和螺旋神经节细胞。结论caspase-3在豚鼠内淋巴积水耳蜗中呈阳性表达,提示在内淋巴积水病理过程中存在耳蜗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79.
青藏高原高山植物麻花艽的传粉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何亚平  刘建全 《生态学报》2004,24(2):215-220
对青藏高原东部麻花艽 (Gentiana straminea)海北居群的传粉生态学进行了 3a连续的观察和实验。试验表明自然去雄、人工自交和杂交处理均结实 ,而人工去雄套袋和自然套袋不结实。麻花艽自交亲合 ,但必须依赖传粉媒介才能完成授粉过程 ,不存在无融合生殖。野外捕捉到 14种访花昆虫 ,它们分别属于 2个纲 ,7个目 ,8个科。观察和分析了各种昆虫的访花行为后 ,认为苏氏熊蜂 (Bombus sushikini)是麻花艽有效而稳定的传粉者。测量表明麻花艽花蜜通道的深度和苏氏熊蜂的舌长基本吻合。苏氏熊蜂的访花频率在 10 :0 0~ 12 :0 0 ,13:0 0~ 15 :0 0和 16 :0 0~ 18:0 0时间段没有差别 ,单花的访花频率为 0 .0 0 5次 / (花· min)。和其它高山植物相比 ,青藏高原高山植物麻花艽的访花频率较高。熊蜂传粉和高频率的访花维持了麻花艽在极端寒旱的青藏高原环境下的有性生殖。此外 ,高频率的访花对于维持该地区高山植物的生殖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否具有普遍性 ,还有待研究更多的高山代表类群。  相似文献   
980.
黄土孢粉HF处理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土孢粉提取是黄土孢粉分析的关键,到目前为止,虽然有一些比较好的工作方法,但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提出HF法处理黄土孢粉的一些应该注意之处。由于黄土中有大量碳酸盐以及胶结物,且SiO2含量也较高,需要对标准的HF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处理过程中多次进行HCI和HF处理。对甘肃静宁酸刺沟剖面261个黄土孢粉样品的进行HF法处理的结果表明,运用这种改进过的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取孢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