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66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多重PCR方法检测青海藏绵羊子宫内膜炎主要的病原菌。首先,提取5种标准菌株基因组,筛选出特异性引物;然后以标准菌株的基因组为模板,建立多重PCR方法。用无菌棉拭子涂抹藏绵羊子宫,置于LB培养液中培养并编号,48 h后提取样品基因组。运用单一PCR法对600份样品基因组进行检测,记录阳性样品;再挑取单一PCR法检测的阳性样品进行多重PCR检测,再次记录阳性样品,通过计算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验证多重PCR方法;随机挑出30份阳性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菌种种类。单一PCR检测的样品中,无乳链球菌感染比例占47.33%,大肠杆菌占34.83%,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5%,未检出沙门氏菌和化脓隐秘杆菌;多重PCR检测的阳性样品中,无乳链球菌感染比例占45.50%,大肠杆菌占33.50%,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5%;两种检测结果相比较,多重PCR检测出的符合率均高于95%;分离鉴定的病原菌与两种PCR方法检测出的菌种结果基本一致。成功建立了多重PCR方法并检测出引起青海藏绵羊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962.
该文以与头细蛾传粉相关的叶下珠科植物黑面神为材料,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分别收集了该物种雌花传粉前后释放的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其化学成分,探索了三者间花气味的异同,并对其生态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从该物种传粉前、传粉期和传粉后的雌花气味中共分离出22种挥发物(传粉前12种,传粉期15种和传粉后13种),以脂肪族衍生物和萜类物质为主。3-己烯醛、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顺-乙酸-3-己烯酯、反-β-罗勒烯、β-石竹烯、β-蛇麻烯、反,反-α-金合欢烯和长叶烯是其主要挥发物。传粉前后雌花气味的化学种类及组成发生了显著分化,且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各时期主要挥发物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反-β-罗勒烯在传粉期含量最高,而在传粉后显著下降,3-己烯、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和顺-乙酸-3-己烯酯在传粉前含量均最高,β-石竹烯含量在传粉后显著升高,且长叶烯仅在传粉后出现。在传粉期和传粉后β-蛇麻烯和反,反-α-金合欢烯的含量均显著上升。同时,传粉期雌花的释放量明显高于传粉前和传粉后的。综上结果显示,黑面神雌花传粉前后花气味发生了质与量的改变。初步推测黑面神雌花传粉前后花气味的分化可能会有效阻止头细蛾对其进行再次访问,限制头细蛾在其雌花中过度产卵,进而来减少传粉头细蛾对宿主种子的取食,这无疑对维持叶下珠科植物-头细蛾专性传粉互利共生体系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化学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963.
以拟南芥哥伦比亚野生型(WT)、磷脂酶Dα1(PLDα1)缺失型突变体pldα1、D-/L-半胱氨酸脱巯基酶(D-/L-CDes)缺失型突变体d-cdesl-cdes幼苗为试验材料,60 μmol·L-1冬凌草甲素为处理浓度,研究了拟南芥响应二萜类化合物冬凌草甲素的化感作用中磷脂酶Dα1(PLDα1)与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的信号关系。结果表明: 冬凌草甲素显著提高了野生型拟南芥幼苗H2S含量、PLD和D-/L-CDes酶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冬凌草甲素处理下,pldα1突变体幼苗的D-CDes和L-CDes活性明显低于WT,外源添加磷脂酸(PA)后D-CDes和L-CDes活性显著提高,并高于WT;冬凌草甲素显著抑制4种株系根的生长,其中d-cdesl-cdes对冬凌草甲素更加敏感,外施NaHS可以促进冬凌草甲素处理下4种株系根的生长及内源H2S产生,外施PA只对冬凌草甲素处理下的WT、pldα1l-cdes株系根的生长及内源H2S产生有促进作用,而对d-cdes株系没有明显作用。说明PLDα1和H2S在拟南芥响应冬凌草甲素过程中发挥作用,且PLDα1/PA位于D-CDes上游,参与调控拟南芥幼苗H2S的产生及根生长的信号过程。  相似文献   
964.
在湖南省炎陵县青石冈国有林场选择杨梅、木荷、山矾、润楠、甜槠、青冈6种亚热带典型树种,通过测定植物不同龄组(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和器官(叶、枝、皮)等指示抗火性状的形态及物理和化学性质,探究同一树种不同器官、龄组间抗火性差异以及不同树种抗火性的综合排序。结果表明: 抗火性在不同器官和龄组间均呈现显著差异;相对于枝和皮,叶片具有较高的含水率(53.7%)、较高的粗灰分含量(4.5%)和较低的粗纤维含量(23.9%);随着林龄的增长,树木抗火性呈现先降后增的规律,中龄林的含水率、粗灰分和粗纤维含量最低。各器官的综合抗火性能在不同物种间差异显著。树叶的抗火性排序为:润楠>甜槠>山矾>杨梅>木荷>青冈;树枝的综合抗火性表现为润楠、甜槠最强,其次是杨梅、木荷;树皮表现为木荷和甜槠的抗火性较强,抗火性最弱的为润楠和青冈。各物种的综合抗火性能综合得分呈现分异特征,其中抗火性最强的为木荷(1.033)和杨梅(0.526),润楠(-0.405)和青冈(-1.151)的抗火性最弱。因此,木荷和杨梅是我国南方亚热带森林防火林带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965.
CH257是‘三粒小麦’与普通小麦‘石优20’回交3次后选育的一个三雌蕊材料,可大幅度增加小麦的穗粒数。为了解析小麦三雌蕊性状的遗传方式,挖掘其控制基因并开发相关分子标记,该研究利用CH257和‘中国春’配制组合,获得其F1、F2和BC1F1群体进行遗传分析;使用纯合正常和纯合三雌蕊F2株系,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gant analysis,BSA)构建单雌蕊、三雌蕊混池进行90K基因芯片扫描,根据芯片结果在相应区段开发分子标记。结果表明:CH257中三雌蕊的发育受1对显性单基因Pis CH257控制;使用90K基因芯片扫描将Pis CH257定位于2DL染色体上,在2DL相应区段开发标记,共获得5个与Pis CH257连锁的共显性SSR标记,其顺序为2DL07、2DL17、2DL22、Pis CH257、2DL25、2DL38,Pis CH257两侧的连锁标记2DL22、2DL25与其遗传距离分别为1.1cM和2.5cM。本研究结果为克隆控制小麦三雌蕊性状的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6.
在城市用地极为紧张、生态环境保护遇到严峻挑战之际,如何高效构建绿色基础设施(GI)网络并识别相对重要的景观生态要素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福州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与景观连通性评价对GI网络中心进行识别及优先级划分,使用最小成本路径及重力模型等方法提取各级潜在廊道,并利用密度分析和盲区分析对GI节点进行提取及优先级划分,得到优化后的GI网络。结果表明: 福州市中心城区一级网络中心主要分布于南北两侧,中部网络中心面积小且分散,景观综合阻力呈现外围低、中间高的趋势,整体连通性较差;利用现状廊道及潜在廊道构建的GI廊道体系有效增强了网络中心之间的连通性;提取GI节点为物质能量流通提供“中转站”,可改善部分区域存在基质阻力过大、连接廊道过长等问题。GI要素的空间优先级划分,使得GI网络的构建更加科学,可为未来福州市市域GI网络规划期限与建设时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7.
目的:了解云南各大高校大学生的茶饮料消费行为以及对茶饮料市场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的方法,以云南各大高校2 17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茶饮料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茶饮料的消费情况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总人数2 170人(男生30%、女生70%)。结果:53.6%大学生对茶饮料相关知识感兴趣,但了解的不够全面。大学生选择茶饮料的人数偏低,占11.8%,其中男生显著多于女生;茶饮料的消费频率集中在1~2次/周,消费支出集中在<5元/周,并且花茶饮料是大学生的首选茶饮料,占32.3%;口味是影响大学生购买茶饮料的主要因素,其次是价格和营养与健康,分别占83.3%、54%、52.8%;有52%大学生表示会因为新产品的宣传而去尝试茶饮料新产品。结论:云南部分高校大学生对茶饮料相关知识认知不完善,应该开设相关讲座或专题报告,帮助大学生更多的了解营养健康知识;有关茶饮料企业可以加大创新力度,开发新型茶饮料产品扩大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968.
杨焱  谷镇  刘艳芳  周帅  张劲松 《菌物学报》2013,32(6):1064-1070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析食用菌中7种有机酸,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Green ODS-AQ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10mmol/L的磷酸二氢钾(pH2.8),流速为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10nm,进样量10μL。该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实验中7种有机酸的RSD值均小于5%,加样回收率在94.6%–99.3%之间;该方法简便,可应用于食用菌中7种有机酸的检测。运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了8种食用菌中7种有机酸成分,结果发现不同食用菌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69.
目的:研究新型聚羟丁酸酯作为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取幼兔软骨组织中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实验组接种软骨细胞于支架材料上,体外培养两周后埋植于新西兰大白兔背部皮下;对照组埋入未接种细胞的支架材料.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形态及细胞生长情况.分别于第4、8、12周取出标本,大体观察后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工程软骨形成情况.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可见裸材料孔隙分布均匀,形状不规则;细胞材料复合体体外培养两周后材料表面爬满细胞且生长状态良好.埋植材料取出后可见不同时间点实验组标本大小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标本逐渐变小.HE和Masson染色显示各组支架材料至12周时已被完全吸收;实验组12周时可见较成熟软骨组织;对照组支架材料被吸收后最终被纤维结缔组织取代.结论:此新型聚羟丁酸酯材料可作为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970.
目的:观察首次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急性期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的变化特点.方法:从44例脑出血患者选择20例符合HRT分析条件的患者为脑出血组,选择无心脑器质性疾病且符合HRT分析条件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发病5天内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计算并分析HRT指标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同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与对照组TO、TS比较,脑出血组TO值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TS值降低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部位脑出血患者TO及T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渐进显著性>0.01).结论:脑出血组患者急性期的HRT减弱,自主神经功能受到损害,推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心脏意外发生可能性大.左右半球、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自主神经损害程度是否存在差异仍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