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30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是无脊椎动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关键酶,在生长发育、营养利用、免疫抗性、胁迫应答等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家蚕精氨酸激酶BmAK与能量平衡、抗NPV病毒过程相关,但目前关于其分子结构和酶学性质的研究不多。克隆了BmAK基因ORF序列,分析了其染色体定位、基因组结构、mRNA结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进化分析表明AK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原核表达获得了可溶性的BmAK重组蛋白,通过Ni-NTA亲和层析纯化了BmAK。圆二色光谱分析显示BmAK包含α螺旋结构,其α螺旋结构在pH 5–10范围内相对稳定。酶活分析表明BmAK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5。25℃时BmAK的催化活性最大,在15–30℃范围内,BmAK的结构相对稳定,活性差别不大。BmAK的结构在pH 7.0左右相对稳定。这些研究为揭示BmAK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基础,有助于开发以AK为分子靶标的绿色安全环保的新型杀虫剂。  相似文献   
992.
运动员在高原训练中,低氧与运动双重应激中常出现的腹泻、腹痛、食欲不振及其他消化系统紊乱,可能与小肠微观形态受损和伴随发生的细菌增殖异位及炎症有关。本研究构建SD大鼠高原训练模型,观察模拟高原训练对大鼠携氧用氧能力、小肠黏膜屏障完整性、小肠细菌量及小肠NF-κB等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血液细胞分析结果显示,低氧暴露和低氧训练导致大鼠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显著上升。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切片证实,低氧暴露导致大鼠小肠机械屏障轻微损伤,低氧训练导致大鼠小肠机械屏障严重受损。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低氧暴露导致大鼠小肠出现细菌增殖发生菌群异位,低氧训练导致增殖和异位现象加剧。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NF-κB仅在低氧暴露和低氧训练组出现高表达,运动组与大鼠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显示,TNF-α和IL-6作为NF-κB的下游因子,出现相似的变化趋势。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动物模型可以达到模拟高原训练的目的,高原训练导致大鼠小肠机械屏障被破坏,发生细菌增殖、细菌异位,进而引发小肠炎症因子水平上升。初步揭示了高原训练中运动员出现消化系统不适、腹泻的原因。对于通过补充有益菌的方式平衡菌群,缓解小肠损伤及炎症,解决高原训练中运动员消化系统不适的问题有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993.
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一种常见的反射性晕厥。其病理生理学机制非常复杂,病因仍存在争议,可能涉及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所采用的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而血管迷走性晕厥所带来的二次伤害及心理变化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病情的迁延反复。对于血管迷走性晕厥防治重点应是避免诱发,此外还可进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及起搏器治疗,这些治疗方案可降低患者发作频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西甲硅油乳剂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美常安)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80例IBS患者随机分为西甲硅油乳剂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治疗组92例和单药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治疗对照组88例,治疗4周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同胃肠症状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同型IBS患者的胃肠症状评分。结果:IBS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70.5%(P0.05)。治疗4周后腹胀和排便次数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94.6%和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和60.2%(P0.05),但两组在腹痛和排便性状改善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两组不同胃肠症状评分结果:显示同组同型IBS治疗4周后胃肠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有效。但两组同型IBS患者的治疗后胃肠症状评分比较时,仅在便秘型IBS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西甲硅油乳剂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治疗有效,对缓解腹胀和改善排便次数上治疗效果尤为明显,对IBS便秘型患者的胃肠症状恢复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995.
急性脊髓损伤是骨科常见的严重疾患,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及重建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其中细胞移植的研究得到广泛的关注并取得较大的研究进展。本文介绍了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治疗的研究现状,其中对移植细胞的来源,移植的时机,移植的途径以及细胞移植存活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做了重点阐述。同时对增加移植细胞存活率的预处理方法做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96.
目的:通过肌注催产素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研究产后乳汁淤积的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发生乳汁淤积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取催产素肌注治疗,对照组采取按摩加热敷常规治疗。结果:两种患者均治疗3-5d后,实验组治愈67(67.00%)例,有效30(30.00%)例,无效3(3.00%)例,总有效率为97.00%,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治疗30min及24h观察有效率发现实验组30min40(40.00%)例乳房胀痛及乳腺结节减轻,24h后97(97.00%)例乳房胀痛及乳腺结节减轻,用药后两侧乳腺导管直径分别对比,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同侧乳腺导管直径对比,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明显,可见,用药后实验组乳腺导管扩张。结论:肌注催产素可以有效预防治疗产后乳汁淤积,出现乳腺肿胀症状,及时肌注,可以预防乳汁淤积出现。  相似文献   
997.
利用天然生物诱导剂大鼠再生胰腺提取物(Rgenerating pancreatic extract,RPE)定向诱导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MSCs)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切除大鼠60%胰腺刺激胰腺再生,而后制备RPE,以终浓度为20 mg/L的RPE诱导hAMSCs。实验通过形态学鉴定、双硫腙染色、免疫荧光分析、RT-PCR基因检测和高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等实验鉴定细胞诱导结果。实验结果显示P3代hAMSCs经RPE诱导后形态变化明显,诱导15 d后细胞呈簇状生长,经双硫腙染色可见棕红色细胞团;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诱导细胞呈胰岛素阳性表达;RT-PCR实验证明诱导细胞阳性表达人胰岛相关基因Pdx1和insulin;高糖刺激实验证明培养液中有胰岛素成分产生,且分泌量随刺激时间的延长先增加而后趋于稳定。实验结果表明hAMSCs在体外经RPE诱导可以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998.
999.
从大熊猫基因组中克隆了FOXL2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和真核表达.将FOXL2编码区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出FOXL2重组蛋白.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FOXL2-pcDNA3.1/V5-His C,并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HEK293细胞,Western blot检测FOXL2蛋白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FOXL2重组蛋白在诱导4h后表达量达到峰值,其大小约为58.9 kDa,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能够被抗His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FOXL2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为进一步进行FOXL2的活性检测以及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Squamosa promoterbinding proteinlike genes (SPLs)在植物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很多SPLs被miR156调节,然而,对于它们在植物中的系统分布和进化模式还知之甚少。本文对9个测序物种(藻类,苔藓,石松,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183个SPLs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miR156应答元件(MREs)仅在陆生植物SPLs中发现,藻类中不存在。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陆生植物SPLs分为两大分支:group I和group II。 MiR156靶基因仅分布于group II,表明它们有着共同的祖先。Group II进一步分为7个亚支(IIaIIg),miR156靶基因分布在除IId外的其余6个亚支的特定SPLs。系统分类与基因结构的相关性反映了SPL靶基因结构上的变化。在进化过程中,它们可能发生外显子的丢失且伴随MRE的丢失。另外,基因重复对SPL靶基因的丰度变化影响很大,尤其是被子植物与低等植物分歧后它们数量明显增加。以拟南芥为模式植物分析发现串联重复和片段重复是SPL靶基因扩张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