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8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61.
以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A.Chev.)C.F.Liang et A.R.Ferguson cv.Bruno)果实为试材,研究乙酰水杨酸(ASA)与乙烯处理对果实内源水杨酸(SA)含量变化以及后熟软化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SA在果实成熟衰老进程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后熟软化进程中,内源SA水平呈下降变化,组织中SA水平与果实硬度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694),ASA处理可显著地维持组织中较高的SA水平,抑制脂氧合酶(LOX)和丙二烯氧合酶(AOS)活性增加,减低O2^-生成速率,维持细胞膜稳定性,进而抑制了乙烯生物合成或推迟乙烯跃变的到来,延缓了果实后熟软化进程,这些效应主要表现在乙烯跃变之前或乙烯跃变前期;相反,外源乙烯处理则显著降低果实组织中内源SA水平,促进LOX和AOS活性的增加,促使O2^-积累,增加了细胞膜透性,促使乙烯跃变的提前到来,加速了果实的后熟软化。推测组织中的内源SA水平与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密切相关,外源ASA可能作为一种O2^-等自由基的清除剂或是细胞膜稳定剂在组织成熟衰老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762.
目的:制作并观察标尺模板在指导Branemark种植手术,提高手术安全性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15例患者52颗种植体,铸造制作标尺模板后戴入口腔拍摄曲面体层片。根据影象所显示的适宜种植区域与颏孔、上颌窦等颌骨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结合上部修复设计选择Branemark种植体数量与植入点,并借助标尺模板的定位网格予以记录。手术时将标尺模板戴入口腔,根据记录结果在颌骨表面显示种植体入点与颌骨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指导手术进行。术后戴入标尺模板拍摄对照片,判断种植体与预定位置的吻合性。结果:52颗种植体中,除1颗种植体因术中临时改变种植位置,其余51颗种植入位置均与术前计划一致。结论:在Branemark种植修复中制作并应用标尺模板,能方便直观地帮助术者将种植体植入预定位置,避免损伤颏孔等颌骨重要解剖结构,提高了手术的正确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763.
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酯(PHBHHx)是一种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其性能与3-羟基己酸(3HHx)在共聚物中的摩尔百分含量密切相关。本研究在两株嗜水性气单孢菌Aeromonas hydrophila WQ和Aeromonas hydrophila 4AK4中分别引入了编码酯酰辅酶A脱氢酶的yafH基因和编码合成3-羟基丁酸-CoA的phbA和phbB基因,将A.hydrophila WQ合成的PHBHHx中的3HHx的摩尔含量由3%—5%提高到20%以上;而A.hydrophila 4AK4合成的PHBHHx中的3HHx摩尔含量则由15%左右降低到3%-12%。成功地实现了对PHBHHx单体组成的调控。  相似文献   
764.
人纤溶酶原Kringle 1—5结构域的表达及活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T PCR的方法从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内获得了编码人纤溶酶原 (hPlasminogen)的Kringle 1到 5(简称K1- 5 )的cDNA ,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HIL S1中。将重组载体pHIL K1- 5转化毕赤酵母GS115 ,得到的重组菌株用甲醇进行诱导表达 ,并利用赖氨酸亲和柱纯化重组蛋白质。重组蛋白质K1- 5能特异性地按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刺激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BAEC)的增殖 ,浓度为 14mg L时达到最大抑制效果的 5 0 % ;K1- 5能抑制bFGF引起的BAEC的迁移 ,5 0mg L的K1- 5对BAEC迁移的抑制率为 4 7% ;K1- 5还能影响BAEC细胞的周期 ,14mg L的K1- 5使细胞在G0 ~G1 期积聚。  相似文献   
765.
一株茶碱降解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制药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经富集分离到一株能以茶碱作为唯一碳、氮源生长的茶碱降解菌Tcn3,该菌株可以利用茶碱的最高浓度为3 000 mg/L。当茶碱浓度为1000 mg/L时被彻底降解的时间仅需48 h。Tcn3菌株降解茶碱的最适pH为80。K+是该菌株降解茶碱的必需元素。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及传统的生理生化特征鉴定法对该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Tcn3的16S rDNA的核苷酸序列与善变副球菌(Paracoccus versutus) ATCC 25364的同源性为997%,在细菌系统发育分类学上属于变形菌α亚类,Rhodobacter组:副球菌属,善变副球菌。  相似文献   
766.
蜜环菌胞外漆酶的合成、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蜜环菌胞外漆酶合成条件和酶学性质。实验表明,培养基初始pH5.5、培养温度25℃有利于菌株产酶;与麦芽糖、山梨糖和半乳糖相比,纤维二糖和棉子糖作为碳源时漆酶产量更高;有机氮源比无机氮源有利于漆酶合成。泥炭提取液可显著诱导漆酶生成,当其含量为50%时,菌株漆酶最高产量是对照组的7倍。在蜜环菌发酵上清液中检测到3个漆酶同功酶组分,其主要活性(约占75%)组份漆酶A经 (NH4)2SO4沉淀、制备级PAGE电泳和阴离子交换柱层析被分离纯化至电泳均一,SDSPAGE法测得酶亚基分子量59kD,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活性酶分子量58kD。纯化的漆酶A等电点pI为4.0,氧化愈创木酚的最适反应pH为5.6,最适温度为60℃,在60℃和65℃时半衰期分别为45min和36.8min,在pH5.2~7.2范围内稳定性较好。100mmol/L Cl-对该酶有显著抑制作用,1mmol/L SO2-4 对漆酶有激活作用,1mmol/L NaN3可完全抑制酶活性,10 mmol/L EDTA对漆酶活没有明显影响,1mmol/L Cu2+对漆酶有激活作用。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时,测得酶的Km=1.026mmol/L,Vmax=5μmol/(min·mg);以ABTS为底物时,测得其Km=0.22mmol/L,Vmax=69μmol/(min·mg)。  相似文献   
767.
赤霉素(GAs)在植物的种子萌发、茎的伸长和花的发育等许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几年,对GA生物合成及其信号传导途径相关基因的研究取得了惊人的进展。这些进展促进了对其生物合成及其信号传导途径的认识。GA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内源和外源因子的调控, 其中研究较多的是发育阶段、激素水平和光信号等内源及环境因子的调控。GA信号传导通常处于抑制状态, GA信号通过去抑制作用激活该传导途径而促进GA刺激植物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768.
The sericulture industr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our national economy. Silkworm (Bombyx mori) is always regarded as a model animal and biological reactor. There have been detailed studies on the structure, expression and control and molecular evolution of silk genes. However, few, if any, reports are available on the localization of structural genes in silkworm by molecular cytogenetics. The present experiment has tentatively localized the Fib-H gene at the distal end of the 25th linkage group, namely at the 25-0.0 position, and verified that Fib-H has only one locus, thus providing a temporary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bout its localization.  相似文献   
769.
庄平 《广西植物》2017,37(8):947-958
该文对主要栽培在四川都江堰龙池基地(海拔1 700 m)及玉堂基地(海拔700 m)和峨眉山生物试验站(海拔805 m)的5亚属15亚组37种杜鹃花属植物的自然授粉开展了为期4 a的数据采集与研究。以绿苗率(Gs)为主要指标,绿苗系数(Gc)、坐果率(St)和单位可育种子数(Sf)为辅助指标,初步揭示了迁地保育条件下杜鹃花属植物自然授粉的育性适应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除黄花杜鹃(Rhododendron lutescens)未形成种子外,受试的其他36个杜鹃花种类均能在其保育地点上不同程度地完成从种子(幼苗)到种子的生命循环,其中高可育型24种、可育型11种、弱育型1种。(2)上述4项指标,尤其是保育条件与原生地条件下同种的绿苗率、绿苗系数和单位能育种子数比较,均能不同程度地反映育性适合度的差异情况。(3)在上述具有不同程度可育性的36种杜鹃花中,有24种有不同程度的败育现象,其成因可能为不同程度的自交和花期重叠的同亚组到不同亚组异种间自然交配所引起的遗传不适,由于遗传选择的限制或胁迫,这种现象在一些开花个体有限的种类中尤为突出,因此保证最小存活种群(the minimum viable population,MVP)对于该属植物迁地保育至关重要。(4)杜鹃花属的特定种类可能存在一个受种性制约的单位种子数量幅度和上限,即不同的类群与种类的单位种子数量存在差异。(5)为探索自交和种间杂交提供了认识起点和参照,并提出了有关杜鹃花属植物可育性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相似文献   
770.
Formaldehyde (FA) plays a role in age-rel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 increase in endogenous FA induced by long-term oral administration of methanol, which triggers Tau hyperphosphorylation in the brain of Macaca mulatta and deteriorates the animal’s working memory. Short-term, high-dose FA treatment induces Tau hyperphosphorylation in the cytoplasm and nucleus of murine neural cells in vivo and in vitro. However, the pathological FA level is lower than that used in those experiments. The long-term effect on neural cells of FA at pathological doses has not yet been investigated. Here, based on the pathological level of endogenous FA in Alzheimer’s disease (AD) patients, we added 10 mmol/l (mM) FA to the medium and incubated murine neuroblastoma (N2a) cells for six days by using a serial passage strategy. FA-induced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cell number and viability as well as increased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release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culture. Holographic microscopy showed that cells exposed to FA were thicker and smaller, exhibiting a weakened adhesive morphology.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demonstrated that the pathological dose of FA increases Tau phosphorylation at Threonine (T181) and Serine (S396) epitopes over tim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ong-term exposure to a pathological concentration of FA causes the cell viability decline and even cell death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