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1篇 |
免费 | 119篇 |
国内免费 | 468篇 |
专业分类
14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72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48篇 |
2006年 | 61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5篇 |
1964年 | 5篇 |
1963年 | 5篇 |
1959年 | 3篇 |
1955年 | 3篇 |
195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厚朴林下黄连单作(CC)、林下湖北贝母-黄连间作(FH-CC)及玄参-黄连间作(SN-CC) 3种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间作模式对黄连生理生长特性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CC模式,SN-CC模式及FH-CC模式下黄连的株高、植株鲜重、叶面积、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幅分别为(19.56%、14.70%)、(91.38%、4.86%)、(28.86%、16.63%)和(47.10%、37.46%); SN-CC和FH-CC间作模式下黄连生理生长综合指数分别为0.413和0.007;林下间作模式黄连的生长性状优于单作模式,间作模式有利于黄连的生长,且玄参-黄连间作模式效果更佳;林下间作模式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进而促进了黄连的生长;土壤理化性质显著影响黄连的生理生长性状,且黄连根际土壤酶活性显著影响其根际土壤养分含量;蔗糖酶活性、速效钾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639、0.9094)是影响黄连生长的主要土壤因子。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东北地区4个纬度针叶树种红松和阔叶树种水曲柳为对象,研究两树种成熟叶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和养分重吸收率及其相关性,分析气候和土壤因子对叶化学计量特征及养分重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化学计量特征的地理变异存在种间差异,随着纬度的升高,水曲柳叶C、N含量显著增加;水曲柳C∶N、红松N∶P均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而水曲柳N∶P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红松磷重吸收率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分析表明,红松和水曲柳叶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主要受到气候因子(年均温和降水量)的影响,而养分重吸收率仅受少数土壤因子(pH和全氮)的影响。主成分分析表明,红松和水曲柳磷重吸收率与N∶P均呈显著负相关,与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氮重吸收率仅在红松中与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N∶P呈显著负相关。水曲柳相比红松更倾向于具有快速投资-收益型特征。 相似文献
13.
14.
15.
草原生物适宜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草原生物适宜度模型及其应用李镇清任继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730070)TheModelsofSuitabilityDegreeofGraslandOrganismandtheirApplicatio... 相似文献
16.
对串果藤属(Sinofranchetia)叶的个体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其叶原基在发生时为不分裂的,其后叶原基两侧产生两个突起,形成两个侧生小叶原基,而中央部分形成中央小叶的原基。同时对串果藤属植物叶原基发生的类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18.
<正>作者于莫斯科给予密切接触血液或血液制品的215名医务工作者接种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研制的06AI乙肝疫苗HEVAC(每ml含HBsAg5.34微克,福尔马林0.0048毫克,氢氧化铝0.325毫克),每次接种1毫升。预防乙型肝炎。对其效果进行免疫学和流行病学调查。作者随机选155名非HBsAg携带者和抗—HBs阴性的医务工作者为对照组。结果 相似文献
19.
1865年,奥地利布隆修道院的神父孟德尔(GregorJohannMendel,1822~1884)在经过连续8年的豌豆杂交试验之后,写出了一篇题为《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他以精确的实验数据和严密的数理分析,揭示了生物遗传性状在后代的传递规律,即后世通称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这在当时来说,确实是对生物遗传变异现象本质的揭示。孟德尔在布隆自然科学家协会年会上分两次宣读了他的论文。然而,非常遗憾,由于他的科学思想的超前性,这样一篇卓越的论文竟然没有一人能理解。尽管会后孟德尔把他的论文副本分送到欧美100多家图书馆,但照…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