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7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57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5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01.
血脑屏障精密控制血液与脑组织的物质交换,对维持脑内微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血脑屏障是脑内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彼此紧密相连,同时与周围的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形成的屏障系统。组成血脑屏障的细胞通过表达紧密和黏附连接蛋白、转运体、及相关信号分子,调节血脑屏障的发育和功能。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也参与血脑屏障的功能调节。近年来研究显示,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伴随着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因此,对血脑屏障的研究,将深化对神经-血管相互作用的认识,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概要总结血脑屏障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2.
目的总结蕲蛇酶致严重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0月我科在使用蕲蛇酶过程中导致严重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蕲蛇酶治疗的2308例患者中,出现皮肤黏膜散在出血点、牙龈少量渗血29例,占1.26%,均未经特殊处理,停药观察3~5天自行恢复;出现严重血小板减少、全身皮肤黏膜广泛出血3例,占1.30‰,经积极抢救治疗,预后良好出院。结论蕲蛇酶是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有效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同时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现出血倾向,应立即停用并严密观察,严重出血者应及时给予干预及抢救。  相似文献   
203.
从空间,食物和时间三维生态位途径,研究了荒漠啮齿动物群落4种属类于4-6月短命植物存在时期的空间-食物资源利用。在空间利用上,虽然4种鼠存在一定的觅分和活动空间方面的差异,但具有相似生物学特征的两种两足型鼠种 和两种四足型鼠种种间仍表现出较高的空间利用趋同;在食物利用上,根据此时期的食物资源谱和食物谱测定,得出各鼠种均倾向于利用趋同;在食物利用上,根据此时期的食物资源谱和食物谱测定,得出各鼠种均倾  相似文献   
204.
林圣龙 《人类学学报》1989,8(3):209-215
本文通过把中国古人类的进化摆到中国这一特定的地理区域、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去作联系的考察,提出如下几点看法:1.中国是世界上很早就为人类所居住的地区之一,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中国古人类主要生存于自然条件较好的东部季风区域;2.古人类在中国境内主要是由南向北、进而向东北方向扩散和分布;3.中国最早的古人类可能是外来的,可能是从中国南部边境进入中国境内的。  相似文献   
205.
关于中西方旧石器文化中的软锤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中西方旧石器文化中的软锤技术林圣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软锤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器打制技术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在西方,从阿舍利文化开始,软锤技术即已逐渐得到较普遍的使用,而在中国旧石器文化中,是否广泛使用过软锤...  相似文献   
206.
对九件手斧标本的再研究和关于莫维斯理论之拙见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林圣龙 《人类学学报》1994,13(3):189-208
本文对中国发现的九件手斧标本进行了再研究,结果表明有几件标本还是应维持原研究者的意见,如平梁P.3468号、三门峡P.2768号和梁山P.4171号标本应归入镐的范畴,丁村P.0684号标本是三棱镐.沙女沟标本(原丁村P.1889号标本)为似乎斧石器,丁村P.1844号标本为多边砍砸器.关于乾县P.5786号和百色P.8203号标本,笔者倾向于认为可能是石核斧.涝池河标本的类型归属暂且存疑.在此基础上,评论了莫维斯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7.
208.
本文以拌土大豆和水培水稻为研究对象,论述了Pb在植物—土壤系统中的分配规律。拌入土壤中的Pb仅有0.1一0.3%为植物所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里。被植物所吸收的Pb约90—98%积累在根系,且随着处理浓度递增而积累越多;2—10%积累在茎叶;可食部分<0.1%,或没有积累。Pb对植株生长发育毒害小,不易出现可见伤害,但对大豆的光合作用、水稻的光合蒸腾作用都有明显的抑制,说明这两个生理指标对Pb的反应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209.
本文报道了使用蒸馏、干柱层析、薄层层析、毛细管气相色谱、色谱-质谱联机等手段,分析了福建省几个产地的山苍籽商品精油成份,鉴定出26种成份,其中α-正丁酮、β-水芹烯、β-蒎烯、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反式-芳樟醇氧化物、正十一烷、α-龙脑烯、龙脑、萜品-4醇、正十二烷、胡椒酮、三甲基十二烷等12种成份,均未见报道过;对鉴定成份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10.
本文研究了受汞污染的农田土壤—植物系统中汞的分布,迁移和积累的规律。土壤中的汞在离污染源3公里的范围内含量最高;主要集中在0一20厘米的土壤上层,几乎不往下迁移。植物可以从土壤和大气中吸收、积累汞。在汉沽区没有发现由于汞污染所造成的植物受害症状。植物中的汞含量与土壤中的汞含量成正相关。土壤汞含量与水稻茎叶汞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836(N=7),与糙米汞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898(N=7)。植物不同部位的汞含量根>叶>茎>种子。不同作物种子比较,糙米>高粱>小麦。在大气中汞含量高的地段,植物地上部分汞含量高于根。土壤、植物中的汞不断地向大气扩散,而大气中的汞随着降雨、降尘等又不断地沉降到土壤和植物的气生表面,并可被植物吸收。汞向其邻近地区扩散的能力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