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繁缕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繁缕属植物主要含有环肽、黄酮、甾醇、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由于其明确的抗茵、抗病毒及抗肿瘤活性近年来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义齿口臭的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62例无牙周疾病且全身健康(心血管系统疾病除外)的上颌义齿修复者,鼻闻法检查口臭程度(OR值),使用便携式口气测量仪(halitosis)测量VSCs量,记录义齿使用时间、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结果:Spearman相关分析法显示口臭值与义齿使用时间、PLI存在正相关(r=0.73,r=0.52,P<0.01),义齿口臭OR值与VSCs量存在正相关(r=0.62,p<0.01),义齿使用时间与PLI也有一定的相关性(r=0.259,P<0.05)。结论:口臭值、VSCs量与聚甲基丙烯酸脂基托义齿使用时间、PLI均有关系,义齿口臭的气体成份不完全同于其它口源性口臭。  相似文献   
93.
参照已报道小鼠受精抗原1(FA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运用PCR和PCR产物克隆测序等方法,对人受精抗原1(FA1)基因进行了克隆,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已报道的小鼠FA1基因序列在其可读框内可能存在两处错误。(2)人OTK27基因可能与小鼠FA1基因同源,即OTK27基因就是人hFA1基因,或FA1基因就是小鼠otk27基因。 Abstract:The cloning of human fertilization antigen 1 gene(FA1) ,the supposed counterpart gene of mouse fertilization antigen 1 gene (FA1),was performed using the PCR and PCR products cloned sequencing methods.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might be two mistakes in the mouse FA1 gene open reading frame (ORF),and human OTK27 gene and mouse FA1 gene might be homogeneous genes in the two species.  相似文献   
94.
为了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观察人类无精症相关基因ZNF230在Cos7细胞中的蛋白质表达及定位,用PCR方法扩增得到突变的人和小鼠mt-ZNF230和mt-znf230基因,使其3′端的终止密码TGA突变为TGG,并装入T-载体,双酶切后通过定向克隆将其与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基因融合,构建了ZNF230—荧光蛋白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然后经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介导,导入Cos7细胞系。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在空白载体pEGFP-N1转染的Cos细胞中荧光布满整个细胞,而在转染阳性载体pEGFP-ZNF230的Cos细胞中荧光主要聚集在细胞核中。表明转染的Cos细胞系能高效表达人ZNF230和小鼠znf230蛋白,ZNF基因表达的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内。Abstract: To us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as a marker to studythe localization of the fusion protein, the mutant full length cDNAs of human ZNF230 and mouse znf230 with their stop codon TGA changed to TGG were obtained by PCR amplification., and then cloned into pGEM-Teasy vector. After the double enzyme cutting, the mutated human and mouse ZNF230(znf230) were inserted into mammalian expression plasmid pEGFP-N1.Thus we constructed the plasmid with fusion gene of ZNF230 an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Then the Cos cell was transfected with the fused gene by liposome.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showed that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expressed over the whole cell when transfected with vector pEGFP-N1.While after the transfection with pEGFP-ZNF230, the fluorescence located mainly on the nuclei of the cells.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transfected Cos cell line can express human ZNF230 and mouse znf230 with high efficiency.When transfected with the constructed recombinant pEGFP-ZNF230 vector, the ZNF230 protein localizes mainly on the nucleus.  相似文献   
95.
对许多人群研究表明 ,位于APOA1/C3/A4 /A5基因簇上的载脂蛋白C3基因 (APOC3)SstⅠ多态性与高甘油三酯血症 (Hypertriglyceridaemia ,HTG)密切相关 ,高甘油三酯是冠心病和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探讨中国人群APOC3基因SstⅠ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CHD)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 (HTG)、Ⅱ型糖尿病 (non insulin 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NIDDM)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 (HTG)患者的相关性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的方法 ,分析了 2 6 7例CHD患者、2 4 6例NIDDM患者及 4 91例健康对照APOC3基因SstⅠ位点 (S1/S2 )多态性。CHD组、NIDDM组和对照组的APOC3基因SstⅠ多态位点S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30 1、0 30 7和 0 2 86 ,其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以TG >1 90mmol/L为标准将CHD组、NIDDM组分为正常甘油三酯组 (NTG)和高甘油三酯组(HTG)发现 ,在CHD患者 ,HTG亚组S1S2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NTG亚组 (0 5 4 2 >0 35 7,χ2 =8 77,P =0 0 12 4 ) ;在NIDDM患者 ,HTG亚组S2S2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NTG亚组 (0 2 0 0 >0 0 5 5 ,χ2 =2 0 2 1,P =0 0 0 0 0 ) ,两亚组间等位基因频  相似文献   
96.
一种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单倍型分析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多步PCR和测序技术,完成基因组中相距较远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的单倍型构建。通过设计2条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大片段DNA(10kb左右),以此大片段DNA作为下一轮PCR反应的模板,再在该片段中设计待检测区域的PCR引物,进行第2轮PCR。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确定其多态位点处的等位基因。结合第1轮PCR中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即可确定该大片段DNA中不同单核苷酸多态性构成的单倍型。以脂蛋白脂酶基因为例,应用其启动子区以及第4外显子区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约16kb的DNA片段,然后检测位于该片段中第2、3外显子的多态性。在£-尸£-基因第2内含子中发现了 13557G→A多态性。经分析确定出-421G/ 13557G/ 15222A、-421A/ 13557G/ 15222A、-421G/ 13557G/ 15222G、-421G/ 13557A/ 15222A等4种单倍型。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结合小片段测序是一种快捷高效的对相距较远的多个SNP进行单倍型构建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97.
引言我国引进的大米草,来自英国的 Lanca-shire(53°45′N,2°40′W)、Essex(51°48′N,0°40′E)和 Poole Harbour(50°43′N,1°59′W)。这三个地区在地理气候上差异不十分显著,大米草的造种历史近100年,但在这期间是否种群发生种内分化,形成不同生态型?这不仅是种内生态学的理论问题,也对大米草的推广具重要意义。Bryce(1928)已发现 Poole Harbour 和Maningtree 的种群形态不同,前者具长根茎,后者的吸收根接近地面;Van Schreven(1958)  相似文献   
98.
光强度对棉铃虫交配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阐明光强度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交配行为的影响。【方法】本实验设置4个光照强度(0,0.5,5.0和50.0 lx),观察记录不同光照强度下棉铃虫雌蛾的求偶行为;分别通过单个腺体性信息素提取法和解剖雌虫受精囊的方式,检测不同光照强度下棉铃虫的雌蛾性信息素滴度和交配率。【结果】在强光(50.0 lx)下,棉铃虫雌蛾求偶起始时间最长,求偶持续时间最短,求偶次数最少,雌蛾性信息素滴度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交配率也属于最低。在微光(0.5 lx)下,雌蛾求偶起始时间最短,求偶持续时间最长,求偶次数最多;雌蛾性信息素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但暗期后段求偶率高达40%。【结论】强光(50.0 lx)可以抑制棉铃虫雌蛾的求偶行为、性信息素的合成及交配;微光(0.5 lx)可以促进棉铃虫雌蛾的求偶行为;相对黑暗环境(0 lx),微光(0.5 lx)还可以促进棉铃虫快速(1 h)完成交配,微光(0.5 lx)对棉铃虫的交配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求偶和性信息素的合成没有必然联系。本研究可为探讨光对夜蛾交配行为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也可为利用物理、化学通讯信息调控夜蛾行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
从美国引种成功的三种类型互花米草在不同NaCl浓度的盐渍生境中,叶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主要是K+、Na+)和氨基酸的变化以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变化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由于长期不同生境的选择和互花米草的基因型适应所造成的生态型分化的结果。按抗盐性分:G型抗性最强、F型最弱、N型居中。  相似文献   
100.
利用PCR、UT-PCR、克隆及测序等技术,对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基因(MT-PK)3′-非翻译区分别用Taq,Taq+Pwo DNA聚合酶进行了扩增、克隆和测序,研究了PCR产物末端组成情况,并比较了上述两种DNA聚合酶对PCR产物末端的影响.结果在用Taq DNA聚合酶扩增的PCR产物主要得到3′端突出1个A(占67.3%,35/52);在Taq+Pwo DNA聚合酶扩增的PCR产物末端中得到3′端+A的仅占17.4%,而-1的占34.8%,与前者显著不同.表明PCR扩增产物的末端是复杂多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