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2篇
  20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红树胎生现象及其对潮间带生境适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闫中正  王文卿  黄伟滨 《生态学报》2004,24(10):2317-2323
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高盐、淹水、土壤缺氧和潮水冲击等不良环境因子导致了红树植物在形态、生理和生态方面的特异性 ,尤其是其独特的胎生现象。从红树植物胎生繁殖体在母体的发育过程和繁殖体落地后对潮间带生境的适应两个角度探讨了红树植物胎生现象的适应意义。红树植物的胎生现象是对潮间带盐胁迫、淹水、土壤缺氧和潮水冲击等综合生境的适应 ,而不是单独其中一种胁迫因子的适应。红树植物胎生繁殖体在母体的发育过程中通过能量积累、渗透调节、形态完善等过程为掉落以后适应潮间生境做准备 ,掉落的胎生繁殖体依靠从母体获得的能量和营养克服潮间带的盐胁迫、淹水、土壤缺氧和潮水冲击等多重胁迫。红树植物胎生繁殖体落地后的能量收支平衡是决定繁殖体定居成功与否的关键 ,而胎生现象的意义正是通过胎生繁殖体在母体发育过程中积累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来适应潮间带生境。红树植物胎生繁殖体落地后苗木在潮间带滩涂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一个能量“阈限”,能阈的高低决定于潮间带生境的恶劣程度 ,而突破能阈能力决定于胎生繁殖体所携带的能量与营养的数量。这为红树林湿地恢复提供了理论基础 ,但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该理论  相似文献   
152.
用福R3 LS 母株与紫外线照射灭活的京科74-5重组后,选育出京福R8-l ts 株,经备项实验室检查,反应性与免疫性观察以及流行病学效果观察,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其遗传性足稳定的,经过人体再分离的病毒未出现返祖现象。采用重组选育的方法,可大大缩短活设苗毒种选育的时间。本文并对选择野毒的标准及与京福R8-lts株的流行病学效果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3.
厦门地区秋茄幼苗生长的宜林临界线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3年5月在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西面滩涂上试种秋茄幼苗,研究秋茄的宜林临界线.结果表明,滩涂高程为黄零0.99 m处,每个潮水周期的平均淹水时间高达8 h,幼苗成活率低于50%,生长缓慢,不适合用秋茄造林;在滩涂高程为黄零1.62 m处,秋茄幼苗成活率达90%,生物量积累最大,光合同化作用较高,生长良好,为厦门沿海秋茄的最适生长区;而在高程为黄零1.31 m处,秋茄幼苗仍能正常生长.故厦门地区秋茄造林的宜林临界线应不低于黄零1.31 m (即厦零4.55 m),平均每个潮水周期淹水不高于5.6 h.  相似文献   
154.
1植物名称玉铃花(Styrax obassia Sieb.et Zucc.)。 2材料类别种子(层积3个月,清水浸泡24h备用)和带腋芽幼嫩茎段。 3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MS;(2)1/2MS。子叶节分化与增殖培养基:(3)MS+6-BA0.5mg·L-1(单位下同)+NAA0.3;(4)MS+6-BA0.5+NAA0.5;  相似文献   
155.
侵染厦门地区蝴蝶兰的建兰花叶病毒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公布的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V)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RT-PCR方法分离克隆了厦门蝴蝶兰CyMV的病毒分离物,获得完整的CP基因序列,并与来自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的病毒分离物进行同源性分析,其同源性均达96%以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厦门的病毒分离物与中国台湾、韩国、印度的分离物成簇,而福建、北京和新加坡的病毒分离物独立形成另一簇。  相似文献   
156.
三尖杉酯碱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的钙调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尖杉酯碱 (harringtonine ,HT)是一种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有良好疗效的抗癌药物 ,可在很宽的剂量范围内迅速诱导HL -6 0细胞凋亡 .细胞外钙离子螯合剂EGTA不抑制抗癌药物HT、喜树碱 (campothecin ,CAM )诱导的-细胞凋亡 ;而细胞内Ca 2+螯合剂BAPTA AM却可抑制该过程 .与此相一致 ,HT和CAM也不能诱导胞内Ca 2+已排空的HL -6 0细胞凋亡 ,说明HT ,CAM诱导的HL- 6 0细胞凋亡依赖于胞内Ca 2+但是HT ,CAM诱导HL -6 0细胞凋亡过程中胞内自由Ca 2+浓度变化不大 .利用视频反差增强显微术 (videoenhance mentcontrastmicroscopy ,VEC)研究了单个HL- 6 0细胞凋亡过程中胞内Ca 2+分布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HT诱导HL -6 0细胞凋亡过程存在胞内Ca 2+由胞质向核的位移 .  相似文献   
157.
在福建省中药资源普查过程中,在东山、寿宁、浦城等地陆续发现福建省新记录植物5种,即银花苋(Gomphrena celosioides Mart.)、琉球乳豆(Galactia tashiroi Maxim.)、三裂叶豇豆[Vigna trilobata (L.) Verdc.]、红毛过路黄(Lysimachia rufipilosa Y. Y. Fang et C. Z. Zheng)、浅裂沼兰[Crepidium acuminata (D. Don) Szlachetko],凭证标本存放于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标本馆(FJTCM)。  相似文献   
158.
树木生长对水热条件响应的研究在揭示气候变化的生态影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讨水热因子对亚洲最大的人工针叶林生长的影响及不同树种生长-水热因子关系特征,选取塞罕坝地区龄级较高的人工针叶林群落的优势树种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var.mongolica),采集树木年轮样芯,并通过年轮宽度数据建立标准年表。通过分析两树种的标准年表数据与气温、地温、降水量、饱和水汽压差等水热因子的相关关系,揭示不同树种对水热因子响应的异同。研究结果显示:华北落叶松的生长受到6、7、9月的干旱胁迫和8月过多降水的限制,同时受到冬季较高的平均地温和降水的促进;樟子松的生长则受到夏季的高温干旱胁迫和8月过多降水的抑制,但8月较高的平均地温以及春季较高的平均最低地温对樟子松的生长存在明显促进作用。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受干旱胁迫强于樟子松,而樟子松受较低地温的胁迫强于华北落叶松。考虑到区域增温的趋势,推断樟子松应是更适合在塞罕坝等半干旱地区继续进行大面积人工造林和经营管理的树种。  相似文献   
159.
转化的C_3H_(10)T_(1/2)细胞表现增殖速度加快、表面微绒毛增加,细胞变圆,叠层生长,ConA受体呈帽状分布,微管、微丝、纤粘蛋白分布明显减少。与增殖有关的癌基因c-fos表达增强,同时发现与细胞增殖、转化和细胞骨架调节有关的钙调素(CaM)基因表达加强。用1mmo/Ldb-cAMP处理转化细胞,观察到CaM基因和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分别在处理后1小时和2小时急剧下降。处理后4—5天,转化细胞表型趋正常化,大部分细胞恢复单层生长。细胞表面微绒毛和泡状物减少,ConA受体帽状分布消失,恢复分散分布在细胞膜上的特点。细胞生长明显被抑制,用优先在G_1期表达的4F_1 cDNA为探针进行分子杂交,证实了经db-cAMP处理后的细胞被阻抑在G_1期。经db-cAMP处理6天的转化细胞中微管、微丝、纤粘蛋白基本恢复正常分布。实验表明CaM的表达增强与转化细胞表型变化和细胞骨架组装减弱密切相关,db-cAMP作用后CaM表达下降是抑制转化细胞增殖并使细胞表型和细胞骨架分布趋于正常的关键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160.
本文对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 L.)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AGL6的同源MADS盒基因HoAGL6进行了功能研究. 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 HoAGL6 mRNA在花序芽、花被、心皮和胚珠中积累, 但未出现于雄蕊、营养器官的叶和鳞片中. 这说明HoAGL6参与了风信子花的形成, 以及花被和子房的发育. HoAGL6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异位表达, 转基因植株表现为株型矮小, 极度提早开花, 并失去花序的不确定性. 因此, HoAGL6参与了开花时间调节. 另外, 35S::HoAGL6转基因拟南芥植株频繁出现器官同源转化, 包括花萼、花瓣和叶片转化为心皮状结构或子房结构, 且雄蕊缺失或数目减少. 此结果表明, 在转化植株中HoAGL6参与了花器官特性决定.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在35S::HoAGL6的拟南芥转化植株中显著提高了开花时间调节基因SOC1和花分生组织特征基因LFY的表达水平, 并且HoAGL6的异位表达也在叶片中激活了花器官特征基因AGSEP1的表达. 这些结果支持在拟南芥中HoAGL6通过促进SOC1LFY的表达来调节开花时间, 以及通过激活AGSEP1参与了花器官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