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根据形态特征难以准确地辨别金合欢属植物,DNA条形码技术提供了一种准确地鉴定物种的方法。本文利用条形码技术对中国金合欢属物种的序列(psbA trnH、matK、rbcL和ITS)及其不同组合进行比较,通过计算种内和种间变异进行barcoding gap分析,运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序列的变异性,构建系统树。结果表明:4个片段均存在barcoding gap,ITS序列种间变异率较psbA trnH、rbcL和matK序列有明显优势,单片段ITS正确鉴定率最高,ITS+rbcL片段联合条码的正确鉴定率最高,因此我们认为ITS片段或条形码组合ITS+rbcL是金合欢属的快速鉴别最理想的条码。  相似文献   
82.
植物小RNA不仅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而且在调节植物免疫应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其起源和前体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微小RNA(mi RNA)、小干扰RNA(si RNA)等,其在植物体内合成方式与作用机制方面存在差异。病原物侵染会引起内源性小RNA或病原物来源的小RNA表达变化,进而引发植物免疫应答反应并激活相应的RNA干扰路径。本文重点介绍了小RNA类型以及合成方式,植物对病原物的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小RNA和RNA干扰途径,以及RNA干扰技术在植物抗病虫害过程中的应用等方面,同时对在植物免疫应答中的小RNA和RNA干扰作用机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3.
西双版纳黄瓜Cs-Psy1基因的序列特征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双版纳黄瓜是我国特有的果肉橙黄色的黄瓜变种资源,不同种质间的β-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明显。PSY是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第1个限速酶。本文以西双版纳黄瓜为试材,分别克隆西双版纳黄瓜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Cs-PSY1)的DNA和c DNA序列,结果显示,DNA长2797 bp,包含5个内含子和6个外显子,c DNA序列长1385 bp,编码421个氨基酸。Psy1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包含该家族的2个特征序列,保守性很高。该蛋白为不稳定蛋白,无明显疏水区,未预测到跨膜结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西双版纳黄瓜的Cs-PSY1蛋白与甜瓜的同源性较高;与栽培黄瓜深度测序材料"9930"和"GY14"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合115份黄瓜重测序结果,共发现5个SNP,其中2个位于起始密码子上游27 bp处和971 bp处,3个位于内含子区域。其中SNP4在重测序的19份西双版纳黄瓜中的突变率为100%,在96份栽培黄瓜中的特异性为5.3%。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结果显示,在普通栽培黄瓜该位点处存在一个CTAG motif,在西双版纳黄瓜中该位点突变后则不存在该motif。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Cs-Psy1的表达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黄瓜不同果实发育时期,该基因的表达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西双版纳黄瓜中表达量变化的差异明显,在授粉后50 d达到最大值,是果实发育初期表达量的8倍多,是同时期普通黄瓜的4倍多,而普通黄瓜表达量的总体变化相对平缓。西双版纳黄瓜果实内果皮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果皮,最高相差约5倍,普通黄瓜差异不明显。从上述研究结果推测Psy1基因可能影响西双版纳黄瓜的β-胡萝卜素积累。  相似文献   
84.
85.
肝癌相关基因研究进展顾健人(上海市肿瘤研究所)肝癌是我国高发而且死亡率极高的一种癌症。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与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十年来从事寻找和肝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即那些与生长有关但处于“静止”状态的基因被“激活”了(癌基因),以及那...  相似文献   
86.
87.
基因治疗是指基因直接导入人体用于治疗(甚至预防)疾病。它是一项高度集成、综合性和高难度的生物高技术。它集中了基因分离、基因导入人体、基因在人体内的高效表达及其调控,既要求有效而又须确保安全。因此,它的难度远远高于基因在体外(细菌、酵母、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基因工程技术。国外的基因治疗研究经历了两个历史性阶段,一是从1989年至1994年的盲目阶段;二是从1995年开始的理性阶段。以下就其现状和我国发展基因治疗的对策,作一分析。关于基因治疗的一般概念、通用技术、载体种类、导入系统不再在本文中赘述。  相似文献   
88.
克隆新基因(cDNA)的几种常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叙述了目前克隆新基因(cDNA)常用的几种方法--递减杂交,表达序列标记,mRNA差别显示,并对每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情况作了简单介绍,以供有关研究者参考 。  相似文献   
89.
聚阳离子基因载体系统由于安全性好和便于设计等优点,近年来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发展迅速.在进行基因药物的体内靶向输送时,目前国际上主要通过在基因输送系统中修饰聚乙二醇(PEG)和靶向分子来提高体内输送的稳定性和靶向性.PEG的修饰可能会遮蔽靶向分子的功能呈现,因此建立定量分析方法评价PEG修饰对靶向结合作用的影响非常重要.将连接有表皮生长因子(EGF)的聚赖氨酸(PLL)基因载体作为研究模型,建立BIAcore检测方法,比较PLL-EGF,PEG7000修饰的PLL-EGF,PEG20000修饰的PLL-EGF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结合和解离速率,评价PEG修饰对PLL-EGF靶向功能呈现的影响.结果表明,PEG7000的修饰降低了EGF和EGFR之间的结合速率,提高了解离速率,整体减弱了靶向分子的靶向结合能力.PEG20000的修饰进一步减弱靶向分子功能的呈现.因此在进行靶向型聚阳离子基因输送系统设计时,考察PEG修饰对靶向结合能力的影响程度非常重要.该研究结果也对其他基因载体系统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0.
肺炎链球菌是肺炎、脑膜炎和中耳炎的重要病原菌。自1982年以来我们参加世界卫生组织(WHO)所组织的在全世界进行肺炎链球菌的菌型监测和流行菌型分布的调查,一方面为WHO确定肺炎链球菌菌苗组分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在我国防治肺炎链球菌感染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