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采用未培养技术对荷斯坦奶牛瘤胃细菌多样性进行初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未培养(Culture independent)技术直接从荷斯坦奶牛瘤胃液中提取瘤胃细菌微生物混合DNA(也叫元基因组DNA),利用细菌16SrDNA通用引物27F与1492R,扩增瘤胃混合微生物的16SrDNA,根据16SrDNA序列对瘤胃细菌多样性进行初步分析。通过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有多于一半以上的序列与可培养的菌株的同源性小于90%,属于不可培养的菌株。选用45条测得序列与已知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分属于两大类LGCGPB(the lowG CGram positivebac teria)和CFB(Cytophaga_Flexibacter $CBacteroides group),剩下的克隆尚难确定其分类地位,可能是代表新属和种的序列,这些序列已向GenBank提交并得到序列号(AY986777_AY986791)。  相似文献   
672.
歪叶榕繁殖生态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主要从物候学、行为学和生态学3个方面首次研究报道了我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下的一种榕树——歪叶榕(Ficus cyrtophylla)的繁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歪叶榕榕小蜂(Blastophaga sp.)是歪叶榕唯一的传粉昆虫,传粉行为方式为被动传粉,而且这种榕小蜂也只能在该种榕树中成功繁衍后代。物候学观察结果表明,歪叶榕常绿且叶量常年变化较小,10~11月和3~4月是歪叶榕雄株落叶的高峰期,这时正值西双版纳的雾凉季和干热季,而雌株的落叶高峰期是3~4月;12月和5月是歪叶榕雄株新叶萌发的高峰期,而4~5月是其雌株新叶萌发的高峰期,这时正值西双版纳干热季向雨季过渡的时期,新叶萌发后同时伴随着一次该种榕树的挂果高峰期;歪叶榕在种群水平上常年持续结果,在每年的11月和4~5月有两次结果高峰期,单株每年大量结果2~3次;单棵雄株内结果异步性较高,而雌株内结果高度同步。单果进蜂数(Foundress number)为0~5只,大多数雄果(78.45%)和雌果(84.25%)只有1只传粉榕小蜂,大约16.02%的雄果和13.33%的雌果内含有2只传粉榕小蜂,其它情况均很少。在自然情况下,雄果中的总瘿花量为147.32±62.61(SD)枚,传粉榕小蜂出蜂量为110.94±62.82(SD)只,其中雌蜂多而雄蜂少,传粉榕小蜂性比为0.143 9±0.131 6(SD),瘿花形成率为64.13%±19.89%(SD),雌果中的种子数为231.44±74.25(SD)粒,种子形成率为85.72%±14.19%(SD)。歪叶榕和其传粉榕小蜂在物候学、传粉行为与花药/胚珠比(A/O ratio)和雄花成熟与其羽化出蜂的时期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的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673.
钙对萝卜幼苗抗寒性及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研究结果表明钙能够提高萝卜幼苗的抗寒性, 同时与抗寒性有关某些生理指标也受到影响。在低温胁迫后及恢复生长后处理组的萝卜幼苗的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都比对照组高;在低温胁迫后处理组的脯氨酸及抗坏血酸的含量均比对照组高, 但处理组萝卜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却比对照组低。表明钙对萝卜幼苗抗寒性的影响可能与其防止膜脂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674.
光合抑制剂DCMU对异养生长蓝藻叶绿素合成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与被子植物不同,蓝藻叶绿素的合成存在依赖于光和不依赖于光的两条途径1,故异养生长的蓝藻在黑暗条件下同样合成叶绿素。在不同营养条件下,蓝藻的叶绿素合成也相对稳定,其含量常作为生物量的指标。已知DCMU是一种光合作用抑制剂,阻断光系统向质体醌的电子传递。有报道显示,DCMU可调控蓝藻Calothrix的细胞分化2。但DCMU对于蓝藻叶绿素合成的作用从未见报道。在对表达glk和lac ZYA基因蓝藻的异养生长研究中3,作者发现DCMU显著抑制丝状固氮蓝藻的叶绿素合成,而对单细胞蓝藻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75.
由继红 《植物学报》2001,18(5):623-626
对中华芦荟(Aloe vera L. var. chinensis)组培苗与正常苗的干重、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电泳、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理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芦荟组培苗与正常苗的上述各项指标均差异不显著。证明植物组织培养方法是中华芦荟快繁的一条有效途径,可用组培苗来代替正常的扦插苗。  相似文献   
676.
677.
目的:分析中国老年居民膳食中抗氧化营养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和硒的摄入状况。方法:数据来自2010—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连续3d 24h膳食回顾调查。研究对象为中国内地31个省份150个监测点16 186名60岁及以上居民,分析其膳食中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和硒的摄入量。结果:中国老年居民抗氧化营养素平均摄入量为视黄醇当量367.3μg、视黄醇活性当量234.7μg、维生素E 30.2mg,其中α 生育酚当量6.7mg、维生素C 70.0mg、硒37.6μg。维生素A、维生素C和硒的平均摄入量低于平均需要量(EAR)的人群比例分别为92.8%、71.8%和79.6%,其高于推荐摄入量(RNI)的人群比例分别为4.0%、20.0%和11.3%,维生素E平均摄入量高于适宜摄入量(AI)的人群比例为7.4%。结论:中国老年居民维生素A、维生素C和硒摄入不足问题普遍存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缺乏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678.
临床上使用的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根据其原材料来源,可分为多克隆抗体(免疫马血清)和单克隆抗体两大类,与多克隆抗体血型试剂相比,单抗血型试剂具有生产成本低、亲合力高等优点,但单抗血型试剂的稳定性欠佳。通过向单抗血型试剂中加入不同配比的稳定剂,观察其对抗A、抗B血型单抗  相似文献   
679.
1992年2月至2001年8月我院急救部共收治214例蛇伤患者.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80.
在人工环境条件下对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的产卵行为进行了观察,统计了6年的气温与产卵情况,发现每年2~4月平均气温之和与4月份的产卵量正相关(P<0.05),2~4月的气温决定了每年初始产卵的提前或推后.观察了黄喉拟水龟的产卵行为,发现其产卵巢址通常选择在高出产卵场平面(36.378±7.140)cm(n=30)的地方.根据黄喉拟水龟产卵过程的固有行为特征,将其整个产卵过程分为六期:第Ⅰ期选巢、第Ⅱ期挖掩体、第Ⅲ期掘巢穴、第Ⅳ期产卵、第Ⅴ期盖巢穴和第Ⅵ期回水体.对产卵过程各期时间与窝卵数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第Ⅰ期、第Ⅱ期、第Ⅲ期、第Ⅴ期、第Ⅵ期及整个产卵过程所需时间均与窝卵数无关;而第Ⅳ期产卵时间与窝卵数呈显著正相关.揭示了窝卵数越少,母龟在产卵场消耗的能量对应于投入到每一枚卵的能量就越多;而窝卵数越多,则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