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组降解纤维素细菌的分离筛选及产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稀释法从腐殖泥中分离菌株,根据它们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刚果红培养基上的透明圈直径及对滤纸的崩解能力,获得7株纤维素分解细菌(编号:B-37、B-35、B-31、B-25、B-17、Z-a和Z-b),其中菌株Z-b的纤维素崩解能力最强,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它与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的16S rDNA序列有99.8%的同源性,初步确定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适合7个菌株生长的C源为马铃薯浸出液,无机盐组分为:CaCl_2 0.20、MgSO_4 1.25、NaCl 5.00、(NH_4)_2SO_4 1.30、KH_2PO_4 1.35、FeSO_4·7H_2O 0.015、Na-EDTA 0.02g/L。在滤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菌株Z-b的滤纸酶(FPase)和CMC酶(CMCase)活性最大,为0.099 U/mL和0.075 U/mL,而在固体PSA上,菌株B-31和B-37的FPase和CMCase活性最高,为0.131 U/mL和0.175 U/mL。7个细菌单独发酵,Z-b对滤纸的崩解能力最强,滤纸块完全崩解成粉未状;与真菌34混合发酵,菌株组合Z-a+34、Z-b+34、B-31+34、B-25+34将滤纸完全水解为水溶性物质。可见,各菌株的纤维素酶活与培养条件密切相关,某些真菌、细菌间存在协同作用,它们混合发酵可大大提高纤维素的水解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以巴戟天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无机盐、蔗糖和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CCC、PP333、ABA、MH)对巴戟天试管苗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戟天试管苗在无生长调节剂的MS、1/2MS、1/4MS三种无机盐浓度培养基上均能保存培养360d,存活率达90%;蔗糖浓度为20~40g/L时,植株生长健壮,能延长保存时间;四种生长调节剂均能诱导试管苗侧芽的生成,抑制顶芽和叶片的生长。其中以PP333促进壮苗效果最好,能提高试管苗素质,在1/2MS+PP3330.5~1.0mg/L+蔗糖30g/L培养基上,试管苗能保存480d,存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13.
1植物名称心心相印(Ceropegia woodii Schlecht.)。2材料类别茎段。3培养条件(1)芽诱导培养基:MS IBA0.1mg·L-1(单位下同) 6-BA1.0 蔗糖30g·L-1;(2)继代增殖培养基:MS IBA0.1 6-BA0.5 蔗糖3  相似文献   
14.
该文选用牛角瓜茎段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方法探索牛角瓜组织培养和种苗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最佳外植体表面消毒方法是以0.1%HgCl_2处理7 min,外植体存活率为32.3%;初代培养基为MS+蔗糖30 g·L~(-1)+琼脂3.5 g·L~(-1),培养20 d后形成3~4 cm高的再生芽。增殖培养前期筛选的较为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5 mg·L~(-1)+NAA 0.05 mg·L~(-1)+蔗糖30 g·L~(-1)+琼脂3.5 g·L~(-1),增殖系数4.6。但在后续的培养过程中发现,牛角瓜组培苗易玻璃化,且随着世代更迭,玻璃化程度加重,到了第四代几乎全部玻璃化。因此在上述增殖培养的基础上,以AgNO_3作为玻璃化抑制剂,筛选出最终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5 mg·L~(-1)+NAA 0.05 mg·L~(-1)+AgNO_31.0 g·L~(-1)+蔗糖30 g·L~(-1)+琼脂3.5 g·L~(-1)。用此增殖培养基,培养25 d,苗高5~8 cm,增殖系数5.8,玻璃化率低于10%,且连续培养多代,玻璃化率维持在10%以下。生根壮苗培养基为1/2MS+NAA 1.0 mg·L~(-1)+蔗糖20 g·L~(-1)+琼脂3.6 g·L~(-1),培养14 d,生根率98%;将生根苗移栽于70%遮阴度的大棚中,30 d后,苗高20 cm左右,成活率85%。利用该方法可对牛角瓜优良种苗进行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巴戟天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宁珍  付传明  赵志国  唐凤鸾  李锋   《广西植物》2007,27(1):127-131
以巴戟天顶芽及嫩茎节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的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建立巴戟天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以70%酒精预处理60s,再用0.1%HgCl2浸泡10min,效果较好,茎节为外植体优于顶芽。培养基MS+BA1.0mg/L+IBA0.05mg/L利于诱导出芽,可用于初代培养;MS+BA1.0mg/L+IBA0.2mg/L利于形成丛生芽,用于继代增殖,繁殖系数6.0/50d;1/2MS+IBA0.4~0.8mg/L适宜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生根率100%;生根苗移栽于排水良好的火土或砂土中,成活率90%。  相似文献   
16.
红根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凤鸾  李锋  付传明  黄宁珍   《广西植物》2006,26(3):282-285
研究了红根草不同采集季节、外植体类型与消毒效果,不同激素浓度和激素组合与芽及根的诱导,及试管苗的移栽。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类型消毒效果为茎节>茎尖>植株抽茎前的生长点;4~6月份采样最佳;MS+BA0.8~1.6mg/L+NAA0.2mg/L、MS+BA0.2mg/L+NAA0.02mg/L、MS+NAA1.0mg/L分别用于初代、继代、生根培养效果最好;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17.
八角莲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八角莲种子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的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对八角莲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在MS+BA1.0mg/L+IBA0.5mg/L+GA34.0mg/L培养基上容易萌芽,发芽率为72.4 %;培养基MS+BA10.0mg/L+GA30.5 mg/L可诱导种子幼苗形成丛生芽;继代繁殖在MS+BA(8.0~10 .0)mg/L+GA32 .0mg/L与低浓度BA或无BA的培养基上进行循环培养效果较好;MS+NAA1.0 mg/L+AC0.2g/L适宜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生根率100%。带叶叶柄在MS+BA1.0mg/L+2-ip(0.5~1.0) mg/L+NAA0.02 mg/L培养基上可诱导愈伤及根,直接形成再生植株。生根苗移栽成活率90 %。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青钱柳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种苗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青钱柳最佳采样时间为4月—6月,最佳外植体为轻微木质化茎段;最佳的外植体表面消毒方法为用0.1%HgCl_2浸泡5~7 min,消毒成功率54.1%,无菌外植体存活率88.7%;初代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 mg·L~(-1)+IBA 0.2 mg·L~(-1)+蔗糖30.0 g·L~(-1),芽诱导率80.5%,培养21 d初代芽苗平均高度3.0 cm;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mg·L~(-1)+IBA 0.05 mg·L~(-1)+TIBA 0.02 mg·L~(-1)+蔗糖30.0 g·L~(-1),培养35 d,增殖系数7.0/35 d,平均苗高4.5cm,芽苗健壮且无玻璃化;生根前的壮苗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IBA 0.05 mg·L~(-1)+蔗糖30.0 g·L~(-1),培养35 d,长出的芽苗高大健壮,平均苗高6.0 cm;生根培养基为1/2WPM+IBA 1.5 mg·L~(-1)+5-NGS 4.5mg·L~(-1)+蔗糖20.0 g·L~(-1),培养40 d,最高生根率83.3%;生根苗较适合的移栽基质为泥碳土,较好的移栽季节为3月—5月和10月—11月,移栽后在遮光度70%的大棚中培养40 d,移栽成活率为54.3%~65.6%。该研究为其优良无性系的规模化繁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多花兰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无机盐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光照条件对多花兰种子非共生萌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原球茎增殖和分化、芽苗壮苗和生根的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建立多花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多花兰种子萌发培养基为1/6 MS十NAA0.5 mg·L-1+6-BA 2.0 mg· L-1+马铃薯泥50g·L-1+AC 1.0g·L-1,光照度为1.25μmol·m-2·s-1,萌发率63.6%;原球茎增殖继代培养基为1/4 MS+6-BA2.0 mg·L-1+NAA 0.5 mg· L1+AC 1 g·L-1+PE 200 g·L-1,繁殖倍数6.5倍/60 d,芽分化率60.2%;再生芽分化培养基为1/4 MS十6-BA2.0mg·L-1+NAA 0.2 mg· L-1+AC 1 g·L-1+PE 200g· L-1,繁殖倍数4.0倍/60 d,芽分化率85.0%;芽苗壮苗和生根培养基为1/6 MS+6-BA 3.0 mg·L-1+NAA 1.0 mg·L-1+AC 1 g·L-1+蔗糖20g·L-1 +PE 200 g·L-1和1/4 MS+6-BA 2.0 mg·L-1+NAA1.2 mg·L-1+AC1 g·L-1十蔗糖20g·L-1+PE200g· L-1,生根率达100%,生根苗移栽成活率90%.此技术可用于多花兰种苗繁育和种质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20.
铁皮石斛无菌播种产业化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铁皮石斛的蒴果为外植体,采用种子→原球茎→完整植株→移栽的途径快速成苗进行工厂化生产,对各阶段培养基进行筛选,以及其他一些影响因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授粉后生长60~180d的铁皮石斛种子在离体条件下均能萌发,其中授粉150~180d种子的萌发效果最好,萌发率为87.2%~94.4%,适宜的萌发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1mg/L+马铃薯汁200g/L+AC 1.0g/L;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mg/L+NAA 0.1mg/L+香蕉汁100g/L+AC 1.0g/L,繁殖系数约为20倍/50d;原球茎在MS+6-BA 1.0mg/L+NAA 0.1mg/L+马铃薯汁200g/L+AC 1.0g/L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分化的同时还能进行一定的增殖;将已分化的芽苗转接到壮苗培养MS+6-BA 0.5mg/L+NAA 0.2mg/L+香蕉汁100g/L+AC 1.0g/L上培养1代后,转接到生根培养基1/2MS+NAA 0.8mg/L+无机盐A 0.2~0.5mg/L+香蕉汁100g/L+AC 1.0g/L上,培养50~70d后,生根率100%,无机盐A可以有效地控制愈伤或原球茎的形成,明显提高生根苗的数量和质量。在桂林地区,生根苗以3~5月和9~10为最佳移栽期,以通过高温处理并堆沤腐熟的松树皮为基质,移栽成活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