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4小时平均血压水平与血浆Apelin-3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一2010年6月在我院心内二科住院的EH患者146例为观察组,选择144例血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Apelin-36水平。结果:①血压正常组血浆Apelin-36水平24.65±4.10pmol/l;EH组20.81±4.98 pmol/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②EH患者者血浆Apelin-36水平与24小时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EH组血浆Apelin-36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4小时平均血压越高,血浆Apelin-36水平越低,且血浆Apelin-36水平与24小时平均血压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2.
微生物的电子传递过程在生命进化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微生物电子传递研究的深入开展,微生物纳米导线、导电生物被膜及种间电子传递等多种新型的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机制不断被发现,微生物电子传递的距离也从纳米级拓展至厘米级。这些微生物的长距离电子传递过程环环相扣、相互协同,从而构成长距离电子传递网络,并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中共同发挥作用。微生物长距离电子传递网络的结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已成为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电子传递的距离为主线,对不同尺度的微生物长距离电子传递过程及网络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包括纳米尺度的电子传递网络(周质空间和外膜表层)、微米至毫米尺度的电子传递网络(纳米导线、细胞间电子和导电生物被膜)、厘米尺度的电子传递网络(电缆细菌)等,并分析了该研究现存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微生物长距离电子传递网络理论和应用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3.
矿物是无机自然界吸收与转化能量的重要载体,其与微生物的胞外电子传递过程体现出矿物电子能量对微生物生长代谢与能量获取方式的影响。根据电子来源与产生途径,以往研究表明矿物中变价元素原子最外层或次外层价电子与半导体矿物导带上的光电子是微生物可以利用的两种不同胞外电子能量形式,其产生及传递方式与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的电子载体密切相关。在协同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过程中,矿物不同电子能量形式之间既有相似性亦存在着差异。反过来,微生物胞内-胞外电子传递途径也影响对矿物电子能量的吸收与获取,进而对微生物生长代谢等生命活动产生影响。本文在阐述矿物不同电子能量形式产生机制及其参与生物化学反应的共性和差异性特征基础上,综述了微生物获取矿物电子能量所需的不同电子载体类型与传递途径,探讨了矿物不同电子能量形式对微生物生长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影响,展望了自然条件下微生物利用矿物电子能量调节其生命活动、调控元素与能量循环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体内、体外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复制水平与肝细胞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 stress)反应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例慢性HBV感染者作体内研究,用液氮冷冻保存肝脏穿刺活检组织,检测肝功能并提取m RNA;体外研究分三组,转染组(HepG2.2.15)为HBV基因转染人肝癌细胞株,对照组(HepG2)为人肝癌细胞株,干预组(3TC)为50μg/m L拉米夫定作用于HBV基因转染人肝癌细胞。分别培养2天、4天、6天后收集细胞提取m RNA。HBV DNA载量的测定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活化转录因子4 (ATF4)、转录因子C/EBP同源蛋白(CHOP)、活化转录因子6(ATF6)、X盒结合蛋白1(XBP1)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m RNA表达,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YBR Green RT-PCR)检测,以β-actin为内参照;GRP78的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结果:体内研究结果表明:XBP1、GRP78、CHOP及ATF6基因表达水平与病毒载量、炎症程度及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ATF6与GRP78基因表达水平和HBV D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体外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细胞培养2天至6天HBV DNA水平下降,CHOP、GRP78、ATF6及XBP1基因表达水平在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结果表明,转染组细胞GRP78的表达培养4天与6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培养6天后与转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提示体内HBV复制水平与肝细胞ER stress反应显著相关,而肝脏炎症程度及肝脏纤维化程度等与ER stress反应无明显相关性;体外三组细胞之间ER stress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利用白消安建立SD(Sprague-Dawley)大鼠少精子症动物模型,为治疗人类男性不育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取6周龄左右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通过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白消安(15、20、30、40、60 mg/kg体重),每个浓度分单次注射和连续10次累计注射两种方式,注射后每隔10d随机取样检测精子浓度、活力、畸形率以及曲细精管内部结构各项指标,30d出现弱精少精等不育症状后,第40d后停止取样,观察白消安对大鼠精子的作用效果。结果:单次注射15-60mg/kg剂量白消安都会使实验大鼠不同程度死亡,连续10 d累计注射剂量15 mg/kg白消安可破坏大鼠睾丸组织的部分精原干细胞,连续10 d累计注射总剂量20 mg/kg是较为理想的实验浓度,可消除全部精原干细胞和大部分支持细胞,30、40、60 mg/kg可致大鼠死亡或睾丸病变充血。结论:白消安对大鼠生殖细胞有毒害作用,通过腹腔注射一定浓度白消安可建立大鼠少精子症模型,可为外源干细胞体内转分化为生殖细胞提供准确的移植时间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6.
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内野生动物种类非常丰富,但已多年未进行过野生动物本底资源调查。于2015年1月至7月,在保护区4个林场内设置了51个2km×2km网格,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保护区内兽类和地栖性鸟类资源进行调查。经过6,014个捕获日的调查,共记录到野生兽类5目13科17种,鸟类6目12科28种,其中东北刺猬(Erinaceus amurensis)、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灰林鸮(Strix aluco)、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虎斑地鸫(Zoothera dauma)、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普通(Sitta europaea)、黄腹山雀(Parus venustulus)、斑胸钩嘴鹛(Pomatorhinus gravivox)、画眉(Garrulax canorus)等10个种类为保护区新记录种。首次在该保护区拍摄到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豹(Panthera pardus)和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以及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猕猴(Macaques mulatta)、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红腹锦鸡和灰林鸮。兽类以猪獾(Arctonyx collaris)的相对丰富度指数最高为4.57;鸟类以红腹锦鸡的相对丰富度指数最高为2.03。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仍保存较为完整的大中型兽类群落,但顶级捕食者数量稀少,应加大对其栖息地及猎物的保护恢复力度。此外,相机拍摄到大量放牧活动照片,说明当地人为干扰严重,应加强管理。本次调查初步掌握了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内兽类和地栖性鸟类的资源现状,为保护区开展红外相机野生动物长期监测积累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7.
河南省冬小麦气候适宜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运用建立的冬小麦气候适宜度模型对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年际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降水适宜度波动最强;温度适宜度与气候适宜度波动均较小,且20世纪80年代以来振幅明显变小。从变化倾向来看,温度、光照和气候适宜度分别以每10年0.003、0.005和0.006的速度升高,降水适宜度以每10年0.002的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98.
中国大鲵生殖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8年中国大鲵人工繁殖成功后,我国学者从生殖生理学的角度对大鲵人工繁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列工作,现将20多年的研究进展情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9.
对猪细小病毒(PPV)SD-68株印2基因进行的克隆和序列测定表明:SD-68株VP2基因全长1740bD,编码57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PPVSD-68株与Kresse株、SY-99株、NADL-2(5075)株、NADL-2(4973)株、US-1株的VP2基因比较,核苷酸的同源性在99%以上,氨基酸的同源性在96%以上。进化树分析表明SD-68株与kresse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在决定毒株组织嗜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上(378,383及436),SD-68株与kresse株的差异最小,据此推测SD-68株的组织嗜性与Kresse株相似,即SD-68株属皮炎型PPV;而比较弱毒株NADL-2、SD-68和强毒株kresse VP2的氨基酸差异后发现,215、378和383可能是决定PPV致病性强弱的关键位点。  相似文献   
100.
红酵母的抗氧化机制与高产类胡萝卜素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鉴别性定位染色分析。表明红酵母Rhodotorula sp.仅存在线粒体中的Mn-SOD。在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时期(培养5d),红酵母SOD活力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升高,而此时它对外界O2^-.和H2O2的抗性均明显高于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的时期(培养2d)。以上结果表明红酵母胞质中的抗氧化作用已主要由类胡萝卜素来承担,类胡萝卜素含量越高,红酵母抗氧化能力越强,由此,利用产生的O2^-.试剂TBO处理红酵母,可筛选出稳定高产的类胡萝卜素菌株,其中以培养2d的红酵母作为筛选对象更佳,所筛菌落类胡萝卜素含量可高达1740.9-2039.2μg/g干重,比未处理的对照增加了28.2%-5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