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观察在哮喘缓解期阶梯治疗中,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与最大呼气峰流速(PEF)作用的相关性,帮助支气管哮喘患者更加准确、简便的进行自我监测,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方法:选择我院哮喘专病门诊就诊的78例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ICS)进行缓解期的阶梯治疗。要求每日早、晚监测PEF,并记录到哮喘日记上。每月哮喘专病门诊复诊一次,了解PEF值、PEF占个人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PEFpred%个人预计值80%为哮喘控制,PEFpred%个人预计值80%为哮喘未控制,同时进行ACT问卷,计算得分,20分为哮喘未控制;20~25分为哮喘控制。结果:ACT评分20~25分组与ACT评分20分组PEFpre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Fpred%个人预计值80%组与PEFpred%个人预计值80%组AC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T评分与PEFpred%具有线性相关关系,P0.001。结论:在哮喘缓解期阶梯治疗中,ATC评分与PEF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于没有条件或不能监测PEF的哮喘患者可以用ACT评分作为评估哮喘控制的指标,指导阶梯治疗。  相似文献   
102.
采用富集筛选法从绞股蓝根中筛选得到6株具有ACC脱氨活性的细菌,其中菌株JDG-6、JDG-7、JDG-14、JDG-16、JDG-23均具有较强的分泌铁载体能力,但菌株JDG-32没有产铁载体能力。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菌株JDG-6、JDG-7、JDG-14和JDG16对一种或多种供试菌有抑菌作用,其中菌株JDG-14能抑制大肠埃希菌、藤黄八叠球菌和白色念球菌的生长。促生试验表明,菌株JDG-6、JDG-7和JDG-14均能促进水稻幼苗根的伸长,其中菌株JDG-14的促生作用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水稻幼苗的根长和根鲜重分别增长了26%和21%。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JDG-6、JDG-7、JDG-16和JDG-23属于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菌株JDG-14为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而菌株JDG-32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JDG-6、JDG-7和JDG-14均具有ACC脱氨酶活性和抑菌活性的促生菌,具有农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3.
极端干旱环境下的胡杨木质部水力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杨作为我国西北干旱区重要的乔木树种,研究其木质部水力特征对了解此树种适应极端干旱环境的生物学背景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成株和2年生胡杨幼苗为研究材料,对其木质部最大导水能力(ks(max))和自然栓塞程度(PLC)等木质部水力特征及其水力特征有关的木质部导管(或管饱)数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株胡杨多年生枝条和侧根(2≤d<5 mm)木质部自然栓塞程度均较高,PLC均值高于50%,其中多年生枝条栓塞程度具有一定的日变化规律,清晨的PLC均值(58%)小于正午的(67%);河道边上成株胡杨侧根的均ks(max)和PLC均值都小于距河道200 m处的。随着土壤干旱程度的加剧,幼苗胡杨侧根的自然栓塞程度随之增加,而叶片气孔导度随之降低,土壤含水率与侧根自然栓塞程度,叶片气孔导度之间分别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R =-0.9、R =-0.811)。在统一直径范围内(2≤d<5 mm),成株胡杨侧根均导管直径(dmean)和水力直径均大于(d95%、dh)胡杨幼苗,而导管密度胡杨幼苗高于成株胡杨;胡杨侧根木质部最大导水能力与均导管直径、水力直径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9).  相似文献   
104.
吕素青  李月从  许清海  李英  刘耀亮  梁剑 《生态学报》2012,32(24):7654-7666
空气花粉研究是现代孢粉学、植被变迁与预测的重要内容之一.陕西省黄土高原地区洛川县2007-2009连续2a的空气花粉分析表明:空气花粉组成与区域植被分布特征和植物花期一致.与2007—2008年相比,2008-2009年的花粉总通量及蒿属花粉通量明显增加,但木本植物花粉通量降低,这主要与2008-2009年降水明显偏少密切相关.2007-2008年降雨量高于500 mm,花粉组合中乔木花粉百分比高于30%,表现出森林植被特点;2008-2009年降雨量少于450 mm,花粉组合中草本花粉高于80%,乔木花粉低于10%,更多表现出草原植被特点.但从植被观测来看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表明花粉组合较植被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主要花粉类型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气候因子影响空气花粉的组成及数量.栎属、松属、蔷薇科花粉数量主要受春季温度影响,温度越高花粉数量越多;其他季节花粉数量主要受相对湿度影响,湿度越低,花粉数量越大.榆属花粉数量主要与冬季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花粉数量越高.杨属只受春季温度影响,春季温度越低,花粉数量越多.胡颓子科花粉含量主要受春季相对湿度、风速影响,相对湿度越低,风速越大,花粉数量越多.绝大多数草本花粉数量均主要受春、冬季相对湿度及风速影响,相对湿度越低,风速越大,花粉数量越高;此外,禾本科花粉数量还受春季温度影响,温度越高,花粉数量越多;菊科花粉数量在夏秋季节还受温度、湿度和风速的共同影响,温度越低,湿度越低,风速越大,花粉数量越多.这些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中部地区的空气花粉特征能反映区域植被组成,且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对认识和预测当地气候变化与植被动态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葎草雄性连锁的RAPD标记的克隆与SCAR标记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随机扩增的DNA多态性(RAPD)技术可以快速简便获得雌雄异株植物雌雄株间的基因组差异信息,本文采用该技术对律草雌雄混合基因池进行了扩增,在选用的100条10bD的随机引物中,引物S1519和S2142分别扩增出长度为1207bp和762bp的雄性连锁标记,对其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后发现这两个片段富含AT序列,AT含量分别为64%、54.7%,经核苷酸数据库BLAST检索未发现其同源序列。根据测序结果设计的SCAR引物可以将这两个雄性连锁的RAPD标记转化为稳定性和特异性更好的SCAR标记。  相似文献   
106.
构建(β-半乳糖苷酶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双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采用PCR方法从质粒pLenti6/V5-GW/LacZ 中获取LacZ全基因,与pEGFP-C1重组后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LacZ。该重组质粒经PCR和酶切方法鉴定后,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293FT细胞株及鸡胚成纤维细胞,通过荧光观察和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gfp和LacZ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LacZ基因被克隆到pEGFP-C1,成功构建了双报告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该重组质粒转染后的细胞呈现绿色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到呈蓝色的细胞,表明两个报告基因均能在细胞内正确表达。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比较体内外增殖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蛋白、天然粘附蛋白Cp39和重组粘附蛋白rCp39对小鼠的交叉保护作用。【方法】用NaCl提取法制备鸡胚尿囊液和DSA培养基增殖的C48-3株荚膜蛋白,并用电洗脱方法纯化Cp39蛋白,将rCp39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在大肠杆菌BL21后,用Amylose Resin亲和层析柱纯化。分别以100μg剂量的鸡胚尿囊液增殖菌体荚膜蛋白、DSA培养基培养菌体荚膜蛋白、纯化的Cp39蛋白和rCp39蛋白通过皮下注射各试验组小鼠,生理盐水为对照组,第二次免疫后2周分别以A:1型菌C48-3株(6.7×102cfu)和A:3型菌C51-3株(1.1×103cfu)进行攻毒试验。采集免疫后小鼠血清,用ELISA法检测抗体水平,并计算免疫保护率,来评价4种抗原对小鼠的交叉保护效果。【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体内外增殖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蛋白的条带和分子量相似,且体内外表达的Cp39蛋白的分子量相同;ELISA结果表明Cp39免疫组小鼠和rCp39免疫组小鼠血清rCp39蛋白特异性抗体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保护试验表明,体外增殖菌体荚膜蛋白免疫组小鼠对同源C48-3株和异源C51-3株攻毒的保护率分别为100%和60%,鸡胚尿囊液增殖菌体荚膜蛋白免疫组小鼠、Cp39免疫组小鼠和rCp39免疫组小鼠对同源C48-3株和异源C51-3株攻毒的保护率分别为100%和80%。【结论】粘附蛋白Cp39是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蛋白中的主要交叉保护抗原,可以作为禽霍乱亚单位疫苗。  相似文献   
108.
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清单及秋季迁徙数量统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物种多样性项目组在近10年中多次考察丁艾比湖区(44°50'N,82°50'E,海拔189 m).特别是2007~2009年逐月环湖考察,包括阿拉山口、奎屯河、精河、博尔塔拉河、科克巴斯陶、桑德库木、甘家湖、古尔图等,东西长118 km,南北宽56 km,覆盖6608 km2.采用样线法和点计数法对艾比湖区不同区域鸟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统计和分析.记录到233种鸟类,是全疆种数的55%,分别隶属于17目53科128属.秋季一次统计到103 875只鸟类.首次发现了卷羽鹈鹕Pelecanus crispus、白头硬尾鸭Oxyura leucocephala、遗鸥Larus relictus和细嘴鸥Larus genei等的聚集地.另有夜鹭、小白额雁、斑背潜鸭、长尾鸭、剑鹆、小滨鹬、细嘴鸥、黄腹鹨等8种为新疆新纪录种.区系以占北种(183种,78.5%)和广布种(49种,21.0%)为主,极少东洋种.艾比湖为中哑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  相似文献   
109.
生发泡迁移(GVM)是大多数两栖类动物中卵母细胞成熟之前都可以观察到的、涉及细胞核行为的现象。本实验在光镜水平上对激素诱导下的黑眶蟾蜍卵母细胞的GVM现象、以及细胞骨架解聚剂类药物———秋水仙素、细胞松弛B(CB)对这种激素诱导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AZAN染色法观察了GVM过程中生发泡周边纤维骨架的结构变化。将取自刚脱离冬眠期雌体的卵母细胞按不同的培养液、分三个实验组,体外培养不同的时间后,固定、染色、观察。对照组培养液成分为Ringer液中加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脑垂体;实验组分别增加秋水仙素或CB。Tab.1和PlateI1,4,5,6,7,8,9表明:经过体外培养4h,各组生发泡均向动物极表面发生了迁移。但是,秋水仙素的作用在培养的前2h,对GVM表现为促进效应(PlateI5);而培养的后2h,却表现为抑制(PlateI8);CB的作用始终是抑制(PlateI6&9)。6h后,各组生发泡均告破裂(PlateI10,11,12)。正常情况下,生发泡周围被一环形纤维包围,其外侧有两个纤维化小体(PlateI2)。发育较快者,纤维化小体消失,植物极附近纤维逐渐加厚(PlateI2  相似文献   
110.
微生物脂肪酶在正庚烷中合成短链芳香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用微生物脂肪酶在溶剂相中合成短链芳香酯的研究表明:脂肪酶在正庚烷中催化合成芳香酯转化率比水相中有明显的优势。在10个不同来源的商品脂肪酶中,选择了其中对己酸乙酯转化率在85%以上来自Mucor miehei,Candida rugosaPorcine pancreas的脂肪酶对7个短链脂肪酸酯进行合成,其中Mucor miehei脂肪酶对这几个芳香酯48 h合成转化率均在90%以上,乙酸乙酯21.28g-1.丙酸乙酯19.6gL-1,丁酸乙酯26.61gL-1,戊酸乙酯24.95gL-1,己酸乙酯产量34.60gL-1,丁酸异戊酯30.76gL-1,乙酸异戊酯12.76gL-1。同时.Mucor miehei脂肪酶在正庚烷批式反应中稳定性也较好,己酸乙酯半衰期为120h,最少的乙酸乙酯也在140h。并且还发现脂肪酶在正庚烷中分解酶活降低很多,但对其酯合成转化率没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