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2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5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生物技术与安徽省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通过生物技术在农业上应用进展的实际例子,勾画出对未来农业的影响,并提出我省发展农业生物技术的若干建议。1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11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高产优质抗逆的农作物新品种。首先是利用基因转化技术培育转基因品种。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开始于7...  相似文献   
62.
本文报道了尸检收集积累的6例猕猴脑内自然感染绦虫囊尾蚴病例及其病理学观察结果。猕猴来自云南、贵州两省和由本所养殖场繁殖者,其中雌雄各半。年龄约2 ̄15岁。  相似文献   
63.
一株利用苯胺的细菌的分离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志培  杨彦希  杨惠芳   《微生物学通报》1998,25(4):221-223,217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以苯胺为唯一氮源生长同时降解苯胺的细菌C7,经鉴定为芽抱杆菌(Bacillussp.C7)。该菌株最高可以降解500mg/L的苯胺,所需时间为9~12d,降解苯胺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8.0和30℃,最适苯胺浓度为400mg/L,在此条件下苯胺的降解率可达96.8%。试验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对C7菌株苯胶的降解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Hg2+、Ag+和Co2+最明显,结果还表明硫酸铵对苯胺的降解也有抑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和Tp-Te间期离散度(Tp-Ted)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40例确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按照心律失常类型分为室性心动过速组,室性早搏组以及无室性心律失常组。分析并比较各组患者心电图Tp-Te间期及Tp-Ted的变化情况。结果:急性期FPG、Tp-Te、Tp-Ted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与恢复期之间TG、CHOL、LDL-C、K+、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室性心律失常组与室性心动过速组及室性早搏组比较,Tp-Te和Tp-Ted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早搏组和室性心动过速组比较,Tp-Te和Tp-Ted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Te间期和Tp-Ted可用于区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类型。  相似文献   
65.
在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中,情况特别严重并且仍在继续的,是艾滋病。 全世界的艾滋病患者已超过3000万人,抗艾滋病病毒药约占抗病毒药市场的一半。  相似文献   
66.
低温诱导蛋白及其与植物的耐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温诱导蛋白是植物在温度逆境条件下诱导产生的一系列蛋白,以抗冻蛋白、脱水蛋白、热激蛋白和热稳定蛋白较多,而且低温诱导蛋白质一旦在体内形成,植物体就会尽快地适应外界环境,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本文对几种主要的低温诱导蛋白——抗冻蛋白、脱水蛋白、热激蛋白和热稳定蛋白的特性及其与植物耐寒性的关系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阐明植物耐寒的分子机制以及提高植物耐寒力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清道夫受体A(scavenger receprorA,SR-A)在鼻NK/T细胞淋巴瘤间质中的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 对鼻NK/T细胞淋巴瘤,鼻B细胞淋巴瘤以及鼻部炎症的石蜡标本进行HE染色和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R-A的表达。结果 SR-A蛋白在鼻NK/T细胞淋巴瘤,鼻B细胞淋巴瘤和鼻部炎症中阳性率分别为92.7%,29.2%和6.25%。统计学分析发现,鼻NK/T细胞淋巴瘤中SR-A的表达与B细胞淋巴瘤和炎症中SR-A的表达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 SR-A可能在鼻NK/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8.
海洋沉积物柱状样有孔虫古DNA是近年来国际新兴的研究技术,对于解释海洋全球变化可以获取到传统形态学检获不到的遗传信息,并对其进行比较和补充。目前国际上有孔虫古DNA的研究主要开展于深海和极地等有利于DNA保存的环境,但对于近海陆架海域尚无相关有效的技术研究。为了探索适合提取和扩增陆架浅海环境沉积物柱状样中的有孔虫古DNA的方法,本实验以采自山东半岛附近的黄海沉积物柱状样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DNA提取过程的涡旋震荡时间和洗脱液体积、比较不同的PCR扩增条件和引物对,对陆架浅海地区沉积物柱状样中有孔虫古DNA提取和PCR扩增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借助ImageJ软件对PCR产物的凝胶电泳图像进行了定量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延长涡旋震荡时间和减少洗脱液体积可以提高对海洋沉积物环境总古DNA的提取效能,使用引物对s14F0和s15以及优化后的PCR条件能成功扩增陆架浅海环境沉积物中的有孔虫古DNA。本文探索了适用于陆架浅海环境沉积物柱状样的有孔虫古DNA的研究技术,可为古海洋和古环境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9.
【目的】抗反转录病毒疗法(ART)能够有效控制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的复制,但是不能将其完全清除。至2012年底,全球仍有3 500万HIV-1感染者,同年约160万人死于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及其相关疾病。HIV-1感染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机体内HIV-1潜伏储存库(Reservoir)的存在。HIV-1潜伏储存库主要由CD4+T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构成,与CD4+T细胞相比,目前研究者对单核巨噬系细胞中HIV-1病毒复制机制尚不明了,且缺乏适宜的研究体系。因此,为探讨单核细胞活化或分化信号对HIV-1复制的影响,我们建立了旨在研究HIV-1前病毒转录调控机制的人单核巨噬细胞系模型。【方法】构建env区域移码突变和nef区域携带EGFP或Nano Luc报告基因的HIV-1 NLn GFP-Kp或NLn Nano Luc-Kp重组病毒,分别感染2种人单核细胞系THP-1或U937细胞。通过有限稀释法制备单克隆细胞系,利用流式细胞术或Nano Luc荧光素酶活性分析检测报告基因的表达。筛选EGFP或Nano Luc阴性表达的细胞克隆,经激活剂佛波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刺激后鉴定潜伏感染的细胞克隆。【结果】研究中鉴定了4个HIV-1潜伏感染的细胞克隆。其中2个是表达EGFP的THP-1克隆,2个是以Nano Luc为报告基因的U937克隆。这些克隆在PMA刺激处理后皆有报告基因的表达,而在恒态条件下未检测到报告基因的表达。【结论】成功建立了4个HIV-1潜伏感染的人单核细胞系克隆,该模型有助于理解单核巨噬系细胞的HIV-1病毒复制机制,可能成为进一步研究HIV-1前病毒转录调控机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70.
2002年11月至2003年4月、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在东北小兴安岭林区对黑熊冬眠仓的特征和仓址选择进行了研究.采用网状排查的方法,调查熊仓111个和未被利用的树洞(26)、岩洞(12),其中树仓72个,地仓36个,明仓3个.结果表明:72个利用树仓和26个未利用树洞的坡度和灌丛盖度差异显著;坡度、灌丛盖度、仓口到地面高度、海拔、树高等因子与利用状况关联紧密;黑熊对树仓周围植被偏好利用针叶林和杂木林,回避阔叶林,对针阔叶混交林生境随机利用;对树仓的洞口有选择性,选择利用只有一个上洞口或侧口的树洞,回避有多个洞口的树洞;而对坡向、坡位、树种、枯树/活树和洞口朝向的利用无选择性.36个利用地仓和12个未利用岩洞的树高和坡度差异极显著,人为干扰距离因子差异显著,其余各项数量型因子差异不显著;树高、坡度、人为干扰距离、灌丛盖度、仓口长和海拔等因子与利用状况关联紧密.黑熊对地仓偏好利用上坡位和中坡位,回避下坡位;对地仓的洞口朝向选择利用仓口朝向阳面的地仓,回避阴面,对洞口朝向半阴半阳面的地仓随机利用.对植被类型、坡向、树种、枯树/活树和树洞/岩洞的利用无选择性.在小兴安岭南坡的带岭林区研究中还发现,当树仓、地仓被火烧过以后,将不再被黑熊利用;但是黑熊并不离开冬眠巢域,而是就地自建巢穴,利用明仓过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