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用吐温—80—乙醚、福尔马林及紫外线处理的仙台病毒灭活疫苗接种成年大鼠,观察血抑抗体动向,得到以下看法。 血抑抗体效价与接种量有关。一次皮下接种10~5HAU后,7日检出抗体,21日后达最高峰,200日后慢慢下降,但462日仍可检出抗体。皮下接种10~3及10~4HAU后,10日呈阳性,其后的变化,大体与10 HAU组相同,402日后呈阴性。雌鼠与雄鼠之间未见差异。静脉、腹腔、肌肉、皮下四种途径之间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别。10~5HAU经静脉与腹腔接种4天,肌肉与皮下接种后7天均可检出抗体,14天后看不出差别。鼻腔接种组接种后21天虽可检出抗体,但与其他途径组相比,效价低。二次接种都比一次接种的抗体效价高。 Sv-V所产生的抗体能通过母乳很好地传递给仔鼠,胎盘传递不明显。即使母鼠的抗体效价高,胎儿或新生仔的抗体效价低;哺乳1~3周龄仔鼠的抗体效价几乎与母鼠相等,断乳后迅速下降,至10周龄时不能检出。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制备对硝基苯硫酚(4-Nitrobenzenethiol,4-NBT)分子内嵌的星形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金"套娃"纳米颗粒,测定其拉曼增强效果和应用于细胞以及活体肿瘤拉曼影像的可行性。方法:以种子介导法先后制备金纳米星及星形SERS金"套娃"纳米颗粒,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貌,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及Zeta电位,拉曼光谱仪测定其拉曼光谱,考察其对A549细胞的拉曼成像效果,建立A549皮下瘤模型,考察其对活体皮下瘤的成像效果。结果:制备并优化的金纳米星粒径较小,为60.5 nm,其针尖密度较高,以此为核心制备的星形SERS金"套娃"纳米颗粒形态规整,粒径约为66.7nm,Zeta电位约为-16.6 m V,拉曼增强效果提升至其前驱体金纳米星的5.3倍,能够实现对A549细胞及A549皮下瘤的拉曼成像。结论:所制备的星形SERS金"套娃"纳米颗粒形态规整均一,拉曼增强效果较好,能实现对细胞及活体肿瘤的拉曼影像。  相似文献   
73.
用热变性温度法和液相复性速率法分别测定了超慢生大豆根瘤菌(ESG,extra-slow-growing soybean rhizobia)DNA G+C mol%及与其它根瘤菌间的DNA同源性.结果表明,ESG的DNA G+C mol含量在59.2—63.5%之间,且不同地区不同血清型的ESG代表菌株DNA同源率在70%以上,说明它们是遗传型一致的类群.ESG与在大豆上结瘤的快生大豆根瘤菌(Rhizobium fredii USDA205)同源率为14.8%,与慢生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japonicum)三个DNA同源组的同源率分别为20.5%,30.0%,19.4%.测定结果还表明,ESG与其它根瘤菌遗传学的亲缘关系也很远.  相似文献   
74.
75.
1986年4—10月,在四川南部珙县的洛表乡,对嗜人按蚊成虫的一些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观将观察结果报告于后。观察方法观察蚊体腹侧膜上有无“T”形暗斑决定是否为中华按蚁或嗜人按蚊。同时单个捕捉牛房吸血按蚊,饲养产卵,以卵型结果所得比例来验证“T”形暗斑鉴定的准确性;选择人、牛房各两间,每旬每次定人各捕蚊30分钟,毒杀分类后按人工小时记录密度;选点采用帐诱法(捕蚊前清除帐内原有蚊虫),每月观察一次夜间叮刺活动,从观察日下午8时开始,至次晨8时止,捕捉飞入帐内来吸血的蚊虫,毒杀后分类计数。结果4—10月间,都能从人房、牛房中捕到嗜人…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治疗高能量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能量胫骨干骨折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MIPPO组(34例)和对照组(23例)。MIPPO组患者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MIPPO组患者手术优良率为85.29%(29/34),对照组患者手术优良率为69.57%(16/23);MIPPO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MIPPO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内固定松动、切口感染、骨恢复畸形等并发症,其中MIPPO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88%(2/34),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71%(4/23),MIPPO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技术治疗高能量胫骨干骨折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7.
固定化酵母连续生产啤酒生物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8.
240份玉米自交系纹枯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连续3年对240份玉米自交系纹枯病抗性进行鉴定和评价,分析了玉米纹枯病抗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玉米纹枯病抗性资源较为缺乏,240份自交系中无免疫或高抗的材料,有中抗自交系4份、感病自交系18份、高感自交系218份。旅大红骨、Reid、PA和塘四平头类群自交系中未发现玉米纹枯病抗源,PB类群和Lancaster类群自交系纹枯病抗性相对较好,今后应主要从这两类种质中寻找玉米纹枯病抗源。玉米纹枯病病情指数与株高、穗位高、穗位高/株高、穗下节间数和穗下平均节间长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这些表型可以作为非接种条件下筛选抗玉米纹枯病种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9.
虞丰  阮玉兰  周晔  仇志琴 《生物磁学》2009,(20):3918-3920
目的: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方法,探讨其在妇科宫颈病变细胞学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接受宫颈病变筛查的患者2445例,收集宫颈脱落细胞,采用TCT技术检测,细胞学分类采用TBS分类标准诊断,对细胞学检查阳性者行阴道镜指引下多点活检,将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2445例受检者中细胞学阳性病例196例,阳性检出率8.02%。其中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占5.8%;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占1.5%;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占0.6%;鳞癌(SCC)占0.1%。阳性病例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细胞学检查结果符合。结论:TCT检查能准确反映宫颈病变情况,在妇科宫颈病变筛查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宫颈癌普查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旨在研究鸡痘病毒ORF73和ORF214编码蛋白是否具有IL-18结合蛋白的功能,以及ORF73或ORF214基因缺失后对重组病毒诱导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以缺失ORF73或ORF214基因并表达H5亚型AIVHA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LP-△73LRH5A、rFPVLP-△214LRH5A)作为研究对象,以未缺失ORF73或ORF214基因而表达H5亚型AIVHA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LP-12LSH5A)作为对照,检测重组病毒体外诱导SPF鸡脾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IFN情况,同时检测重组病毒免疫SPF鸡后诱导的体液免疫、CD4+/CD8+比值、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H5亚型AIV强毒攻击后的免疫保护效力。【结果】rFPVLP-△73LRH5A和rFPVLP-△214LRH5A体外诱导脾细胞产生的IFN量显著高于rFPVLP-12LSH5A,而免疫10d后的CD4+/CD8+比值显著低于rFPVLP-12LSH5A;3种重组鸡痘病毒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没有明显差异;3种重组病毒在SPF鸡均产生针对H5亚型AIV的HI抗体,免疫14d后rFPVLP-△214LRH5A组诱生的HI抗体水平显著低于rFPVLP-12LSH5A组的抗体,但3组在免疫21d后HPAIV的致死性攻击时,均100%被保护。【结论】鸡痘病毒ORF73和ORF214编码蛋白具有IL-18结合蛋白抑制IFN产生的功能,虽然缺失株和亲本株重组鸡痘病毒在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存在一定差异,但在SPF鸡均能诱导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