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玉米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提取的玉米RNA反转录成Cdna,以此为模板,合成特异性引物,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出目的片段。对PCR片段直接进行序列分析,测定并克隆玉米的核糖体失活蛋白(RIP)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已测定的玉米RIP基因序列长为983bp,其中编码区长828bp,共编码有275个氨基酸和一个终止密码子,GC含量为58.3%。与已发表的序列相比较其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4%和97.4%。  相似文献   
92.
云南报春花SOD、POD酶量月际性变化与UV-B辐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低纬高原地区获得部分不同地区紫外辐射观测资料,研究不同地区紫外辐射月际性差异引起云南报春花SOD、POD酶量的差异变化,探讨在自然环境条件下,UV-B辐射对植物体内SOD、POD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低纬高原地区UV-B辐射强度变化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2)当报春花处于幼苗生长期(2月)时,UV-B辐射强度小,SOD、POD活性表现较弱;进入生长旺盛期和开花期(3月、4月),UV-B辐射增强,此时SOD、POD活性也随之增强;进入衰老期(5月),而UV-B继续增强,植物SOD、POD酶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93.
礼晓  黄艺  魏志成 《应用生态学报》2008,19(7):1579-1584
采用紫外法和GC-MS,研究了柴油污染情况下(10 g·L-1)外生菌根真菌铆钉菇和双色蜡蘑的生长特点及对柴油的降解效率.结果表明:铆钉菇和双色蜡蘑均能利用柴油作为唯一碳源生长.经过14 d培养,在柴油含量为10 g·L-1液体培养基内,铆钉菇和双色蜡蘑的质量降解率分别为31.32%和39.90%,且主要减少的是16~21碳烃.不同培养基对外生菌根真菌的降解能力也有显著影响.虽然外生菌根真菌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上的生物量是对照(未添加葡萄糖)的2~5 倍,但其对柴油的降解能力明显受到抑制.高浓度的无机氮对外生菌根真菌的降解效率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4.
利用gus为报告基因,通过统计gus基因瞬时表达的GUS 位点数和形成的愈伤组织,快速检测外源基因是否导入植物细胞及转化效率,以及对苹果转化早期阶段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A281对苹果叶片的浸染率比LBA4404浸染率要高,转化效率要好;叶片近轴面接触培养基转化效率较好,显著高于远轴面;整叶划痕为最佳切割方式,有利于提高苹果叶片转化率;苹果基因型、菌液浓度和共培养天数对不同基因型苹果的转化效率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5.
管氏肿腿蜂的胚胎发育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平礼  徐志强 《昆虫知识》2007,44(3):431-433,I0005
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的卵在24℃和RH60%~70%条件下发育约140h孵化。根据胚胎外形的发育特点,可将整个发育过程可分5个阶段:早期发育阶段、胚胎伸长期、原躯原头分化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胚胎成熟期。胚层形成趋于简单化,未形成解剖学上比较完整的呼吸、排泄及循环等系统。口道形成后,胚胎体积逐渐增加,这表明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吸收了寄主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96.
念珠菌血症常常出现血小板减少,甚或呈现血小板减少症。本文就目前有关念珠菌与血小板相互作用文献作一综述。发生念珠菌血症时,血小板可通过纤连蛋白等黏附于念珠菌,激活后释放α颗粒中多种抗真菌物质,引起细胞膜破坏和崩解,封闭和或延迟真菌芽管产生和菌丝延长,有效地抑制真菌早期阶段生长。而念珠菌依靠自身结构成份和代谢产物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念珠菌扩散。因此,血小板抗念珠菌免疫损耗是念珠菌血症出现血小板减少现象的内在机制,早期检测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42a和PAC1,将有助于念珠菌血症的早期诊疗。  相似文献   
97.
目的:建立聚乙二醇化天花粉蛋白纯度的检测方法。方法:使用分子筛色谱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聚乙二醇天花粉蛋白。结果:聚乙二醇天花粉蛋白纯度分别为100%和98.14%。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单易行、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聚乙二醇化天花粉蛋白纯度检测。  相似文献   
98.
99.
人源单克隆抗体具有免疫原性低、半衰期长等优势,成为了体内应用中不可或缺的生物制剂.人类抗体库为人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丰富的来源,人B细胞永生化是获得人类抗体库的潜在有效方法,可应用于人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由于各平台均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人B细胞永生化的抗体制备尚局限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且目前尚缺乏一篇系统综述以明确...  相似文献   
100.
我国撒拉族有人口69102人,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县甘都地区,以及与青海接壤的甘肃大河家一带。其中循化自治县有49257人,占撒拉族总人数的71%。据土耳其文的“回族源流考”等书中记载,撒拉族的先民是元朝从中亚撒马尔罕(今苏联土库曼境内)东迁到黄河上游谷地定居下来的,距今约有700年左右的历史。传说初来时人数很少,只有四五十人,是撒拉族形成的基础和主体。以后在与藏族、回族和汉族的长期交往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