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二乙氨基乙基葡聚糖A-50柱层析,从浙江产蝮蛇毒中得到一个抗凝血活酶组份。这一组份在体外显著地延长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但不延长凝血酶时间,对纤维蛋白也无溶解作用。低浓度的抗凝组份就能干扰血液凝血活酶生成和抗组织凝血活酶。家兔静脉注射抗凝组份,全血凝固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均显著而短暂地延长,纤维蛋白原浓度也会突然下降至原来的20%,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始终大于24小时,没有缩短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2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配合玻璃酸钠注射的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实施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施行强化护理,可以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感染细胞过程中为了对抗宿主细胞的抗病毒作用,依靠种群长期培育的一系列功能性基因,如干扰素抗性基因、Bcl-2样基因和细胞周期蛋白抑制物基因等,遏制宿主细胞免疫清除和免疫调节作用。同时,ORFV也利用某种机制干预细胞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的信号调控途径,有效抑制胞内信号传导和CD8+T细胞活化,以庇护病毒粒子成熟和释放。本文综述了细胞UPS功能与病毒干预机制的内在联系及其相关元件的关键作用,探讨ORFV在选择压力下,主动采取的抑制宿主细胞免疫应答和设计胞内免疫逃逸的进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15.
ERα与Sp1相互作用激活LRP16启动子转录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报道的LRP1 6启动子序列 (2 6kb) ,采用PCR反应获得 6个启动子 5′删除突变体 ,分别插入pGL3 Basic载体 ,构建 6种 5′缺失报告基因表达载体 (pS1 ~pS6) .分别与ERα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MCF 7细胞 .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测定荧光素酶活性 ,以明确LRP1 6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域中的雌激素反应序列 .结果显示 ,pS1 ~pS6均有雌二醇反应性 .进而对pS5的 3′端缺失分析发现LRP1 6基因翻译起始位点上游 - 2 1 4至 - 2 5 1位置的序列具有雌激素应答 ,序列分析发现该片段序列中包含了一个供转录因子Sp1结合的GC富含位点和一个ERα反应元件的半位点 (1 2ERE Sp1 ) ,进一步突变分析显示这两个元件均为雌激素反应性所必需 .以含这两个顺式元件的序列 (- 2 5 3bp至 - 2 2 4bp)作为探针 ,超级迁移凝胶电泳试验结果表明了ERα和Sp1蛋白均可以和探针结合 .研究发现了雌激素上调LRP1 6基因表达的一个增强子元件— 1 2ERE Sp1 ,ERα和Sp1蛋白需要与DNA结合形成复合体 ,通过其相互作用激活转录  相似文献   
16.
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蛇毒纤溶酶对纤维蛋白质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证明蝮蛇毒纤溶酶对人体纤维蛋白原的α(A)链和β(B)链都有作用。借助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到人纤维蛋白原经蝮蛇毒纤溶酶水解后,产生一系列分子量大小不等的碎片X′、Y′、D′和E′。  相似文献   
17.
目的:发展一种简便快速的制备水稻基因组DNA PCR模板的方法。方法:用枪头捣碎水稻叶片代替液氮研磨法提取水稻基因组DNA作PCR模板,在去污剂SDS和表面活性剂TrionX-100的存在下在沸水中煮沸10min,然后取上清扩增微管蛋白(TubA1)基因内含子。结果:发现在利用煮沸法提取水稻基因组DNA的过程中,用枪头捣碎叶片可代替液氮碾磨,加入0.1%表面活性剂TrionX-100煮沸叶片对制备模板有促进效果,得到了预期的PCR片断。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经济,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特异性,便于自动化。  相似文献   
18.
LRP16是一个明确的雌激素(E2)反应性靶基因,已往研究在LRP16基因上游调控区鉴定了一个E2反应性1/2ERE/GC富含的ERα作用位点(-676 bp到-214 bp;命名为A区).为进一步鉴定雌激素上调LRP16基因表达的最大化反应区域,对LRP16基因上游调控区进行缺失突变,通过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分析观察到LRP16基因的一段5′近端侧翼序列(-213 bp到-24 bp;命名为B区)具有明显的E2反应性.通过与A区比较,认为B区最大化的呈递了E2对LRP16基因的转激活效应.序列分析表明,B区缺乏经典的ERE元件,而包含多个富含GC序列.针对Sp1的siRNA实验结果提示,Sp1参与了E2对该区域的转激活.针对GC富含区进一步的缺失突变,及荧光素酶活性分析,识别了一段30 bp(-213 bp到-184 bp)的序列在B区呈递E2反应活性中发挥核心作用.超级凝胶电泳实验结果表明,Sp1蛋白与这段30 bp的DNA序列在体外存在直接结合作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证实,ERα、Sp1与B区存在E2依赖性相互作用.本文在LRP16的5′侧翼区识别了一段最大化呈递E2活性的DNA片段.机制研究表明,在E2存在条件下,ERα通过Sp1与该区域的直接作用上调LRP16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于力  崔岚  邵岩  安晓红  于倩  张臻 《生物磁学》2011,(19):3749-3751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影响因素,为科学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随机抽样的26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测定调查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结果:26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较低。结论:多种因素影响类风湿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这些影响因素包括:患者文化程度,收入,医疗付费方式,病程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影响因素,为科学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随机抽样的26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测定调查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结果:26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较低。结论:多种因素影响类风湿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这些影响因素包括:患者文化程度,收入,医疗付费方式,病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