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人类遗传学的光辉未来将因为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而加速到来。人类基因的数量不以种族和个体而变更。可是,人类的基因自身却是在不断地变异。这些变异产生的等位基因有的通过表型而被识别,有的通过竞争而得以发扬,有的通过环境而被消除。人类在特定环境中的衍生、... 相似文献
23.
构建了不同猪种、不同发育时期的非标准化家猪乳腺cDNA文库, 并从中获得28941条高质量ESTs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利用序列拼接软件CAP3, 这些EST序列被拼接成2212条重叠群和5642条单一序列. 这些序列在经过功能注释后被聚类成6857个基因聚类, 其中2072条无相应功能注释的序列被认为来自于新基因. 按照标准基因词汇体系的分类标准, 已经有功能注释的基因进行了聚类分析. 通过比较基因表达谱, 确定了几组在猪种间和猪种内不同发育时期乳腺中差异表达的基因, 这些基因中某些可能与家猪的繁殖特性相关, 另外则在乳汁合成、分泌和乳腺复旧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这些来源于家猪乳腺特定发育时期的基因表达谱和一些功能未知的EST序列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4.
野牦牛是青藏高原珍稀牛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存野牦牛遗传资源,采用组织块法建立了3株野牦牛成纤维细胞株。体外培养的野牦牛细胞呈现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增殖能力强,测定的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38.47h,平台期密度为2.08×10^6/mL。经免疫荧光染色,细胞表达FGFR5,经单克隆培养建立了FGFR5阳性细胞株。F7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二倍体正常核型率为84.33%,核型2n=60,常染色体均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x、Y染色体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所建立的野牦牛体细胞株为开展野牦牛克隆研究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25.
人类基因组的物理图谱与大规模DNA测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历史的回顾物理图谱的制作是与分子克隆技术分不开的。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导致了第一个物理图谱的完成(SV40;Danna与Nathans,1971)。新克隆技术,尤其是YAC(YeastArtificialChromosome)和BAC(Bacter... 相似文献
26.
田旋花营养器官及不定芽发生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田旋花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叶为两面叶,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发达。主脉为周韧型维管束,在其主脉的远轴面,紧领下表皮的为1-2层同化组织细胞。地上茎表皮内具由2层细胞组成的同化组织,维管组织呈连续的环状排列,木质部内外侧都为韧皮部。地下根状茎的结构类似地上茎的结构,维的维管组织发达,在次生生长中,中央初生木质部导管周围薄壁细胞分化产生大量薄壁细胞和韧皮部分子。根状芭茎上的不定芽及不定根由维管形成层活动产生,根上的不定芽也是由根的维管形成层产生。 相似文献
27.
胡杨、灰叶胡杨花空间分布及数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不同居群的胡杨、灰叶胡杨花空间分布及其数量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胡杨还是灰叶胡杨,其雄树的树高、最低花位、集花区下限、集花区上限、最高花位皆低于雌树,并且雌株与雄株的花序分布范围亦有着较大的重叠区域。在树体上,雄花序主要分布在树冠的中部,上部次之,下部最少;雌花序主要分布在树冠的上部,中部次之,下部最少。胡杨的单株花序量、花朵花药数、花药花粉量和花序花粉量均小于灰叶胡杨,而花序花朵数胡杨雄树的小于灰叶胡杨,雌树的大于灰叶胡杨。统计分析表明,不同居群胡杨的单株花序量、花序花朵数与花药花粉量是相对稳定的,而灰叶胡杨仅雄树的单株花序量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28.
小蛋白 ( < 100个氨基酸) 广泛存在于三界生命中,具有重要生物功能.早期涉及小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少量特殊物种中的蛋白质家族,以及在全基因组尺度预测短小开放读码框(sORFs)的算法开发,但并无跨真核物种的大规模组学分析来揭示小蛋白的功能和进化特征.通过对已知小蛋白和拥有短小开放读码框的基因进行全基因组尺度的计算分析,长度小于100个氨基酸的RefSeq proteins按照其序列保守性被划分为存在于所有8种真核生物、只存在于脊椎动物和只存在于哺乳动物三个进化分类中,此三个进化分类所对应的生物学功能揭示了小蛋白行使种属特异性功能的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大多数人类特有的小蛋白也是组织表达特异性的,并且绝大多数古老的小蛋白在人体内普遍表达.因此认为,一些真核小蛋白出现并在自然选择压力下富集,行使种属特异性功能,并且以特殊的方式进化和表达. 相似文献
29.
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基础生命科学领域前沿的概念和技术都在高速形成和发展,这些领域和新概念、新技术的不断融合推动生命科学研究从一个生长点到又一个新的生长点。人类基因组研究将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里,从以一个基因组为对象的研究进入到以每个体基因组为对象的研究。基因功能和功能相关性的研究也将进入到以细胞为单元的研究,转录组研究必将成为这一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转录组研究包括转录组的构成、调控和与蛋白质组的关联等基本部分,以及在临床诊断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在生理状态下,每一种细胞中基因的共有和特异功能最终构成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演化。在病理状态下,每一种细胞中基因的变异和失控最终导致器官、组织、乃至个体的衰亡。人类转录组研究是基因功能研究的最基本层次之一,作为基因产物的RNA和蛋白质在这个层次上的存在、变化、关联和在细胞间的差异构成转录组研究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