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8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49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2年   2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沂蒙山区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坡耕花生地为对象,研究5种种植方式(花生+狗牙根、花生+草木犀、花生+黑麦草、花生+三叶草、花生+空白对照)下,垄间水土流失和磷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花生地垄间植草能够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径流量为对照的55.1%~61.3%,其大小依次为花生+草木犀>花生+狗牙根>花生+三叶草>花生+黑麦草;泥沙流失量为对照的3.4%~32.3%,其大小依次为花生+三叶草>花生+草木犀>花生+狗牙根>花生+黑麦草.花生+黑麦草种植方式的控水、拦沙效果明显,植草初期泥沙流失量受降雨等因子的影响波动较大,拦沙率与对照相比差异较小,后期泥沙流失量不断减小并趋于稳定,拦沙率不断增加.花生地垄间植草较好地控制了磷素输出,总磷(TP)流失量为对照的52.8% ~75.3%,其大小依次为花生+狗牙根>花生+草木犀>花生+三叶草>花生+黑麦草;与对照相比,花生地垄间植草减少了27.5%~67.0%的颗粒态磷(PP)输出,但相对提高了水溶性全磷(DP)的输出.花生+黑麦草种植方式控制磷素输出效果最优,TP输出为对照的58.4%,PP流失为对照的27.5%.在植被生长期,各形态磷素流失存在差异,整个雨季DP输出以水溶性无机磷为主,花生收获后首场降雨中各形态磷素的输出负荷远超过最大雨强降雨磷素输出负荷.  相似文献   
992.
白蜡虫七种寄主植物枝条树皮比较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解剖观察了白蜡虫7种寄主植物一年生枝条树皮横切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白蜡虫7种寄主植物一年生枝条树皮从内到外由次生韧皮部、初生韧皮部纤维束、皮层和周皮组成;次生韧皮部横向系统均由筛管、伴胞和薄壁细胞组成;轴向系统由射线组成。木栓层以美国白蜡和流苏细胞层数最多,达10~12层;华南小蜡、紫药女贞和白枪杆次之,为5~8层;女贞和白蜡树最少,分别为2~3和3~4层。初生韧皮部纤维束排列整齐连接为带状或分散,女贞属纤维连接成带状,白蜡属和流苏属纤维分散。带状纤维层厚薄不均,厚度在26.93±13~59.15±7μm之间,以白枪杆纤维层最厚,为59.15±7μm;美洲白蜡次之,为50.05±7μm;白蜡树最薄,为26.93±13μm。分散型纤维束直径在25.12±13~76.15±36μm之间,纤维束直径大小顺序为:流苏(76.15±36μm)>紫药女贞(43.44±10μm)>女贞(25.12±13μm)。女贞、紫药女贞和流苏纤维束间距分别为78.53±39μm、149.78±27μm和212.02±95μm。次生韧皮部厚度在48.52±12~377.44±24μm之间,以女贞的次生韧皮部最厚,达377.44±24μm,华南小蜡最薄,为48.52±12μm。树皮次生韧皮部厚、木栓层数少和纤维束直径小为白蜡虫优良寄主植物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993.
不同土地类型下重金属随暴雨径流迁移过程及速率对比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梁涛  王浩  张秀梅  章申  于兴修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0):1756-1760
选择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最具代表性的5种土地类型,利用野外人工降雨装置,研究了不同形态重金属(Cu,Cr,Pb,Zn)随暴雨径流水相及沉积物相的迁移过程,对比了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条件下重金属的迁移特征,并估算了流失速率。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桑林Cu、Zn和Pb随地表径流水相的迁移量最大。分别达0.21、0.45和0.15mg·m-2·min-1;水田Cr迁移量最大,达0.06mg·m-2·min-1;松林重金属迁移量都很小,而且重金属随地表径流水相的迁移主要是通过悬浮细颗粒态。地表径流沉积物相的重金属流失量远高于水相。水相迁移速率仅占沉积物相迁移率的0.1%~4.9%;从地表径流水相重金属迁移量占沉积物相迁移量的比例来看,Cu较高,Cr、Pb、Zn较低。  相似文献   
994.
在人工气候箱内,以小麦为寄主建立了专性寄生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的侵染体系,使P.graminis能够快速大量繁殖,生活史缩短为13~15d。简化了单孢子堆分离以及病根表面消毒等分离纯化方法,对接种菌源材料、寄主苗龄、温度、pH值及营养液成分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测定,优化完善了P.graminis的砂培条件。建立了针对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 WYMV)的稳定高效室内传毒体系。在此体系上,真菌传带病毒的效率可达70%,机械接种病毒后的小麦显症时间可缩短至30d左右。  相似文献   
995.
大兴安岭森林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异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金属是危害森林生态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迄今有关大兴安岭森林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异和污染程度鲜见报道。本文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经典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分析了大兴安岭森林土壤Cd、Cr、Pb、Cu、Zn、Ni、Hg及As含量的空间变异与污染程度。结果表明:(1)研究区8种重金属含量具有中等空间异质性,变异系数在16.67%~35.39%。Cd、Cr、Pb、Zn、Hg、As的块金值/基台值[C0/(C0+C)]25%,其空间变异主要由母质、地形等结构性变异引起,Cu和Ni的C0/(C0+C)在25%~75%,即非结构性因素人类活动对二者的影响较大。土壤重金属含量呈斑块状、条带状和岛状分布。(2)大兴安岭森林土壤8种重金属含量主要表现为累积的特征。8种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与最大值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限值,其中Cu、Zn、As的最大值超过一级标准,而其他5种元素的最大值均未超过一级标准。(3)地积累指数表明,土壤Cr、Pb、Ni无污染风险,其他5种元素污染风险较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表明,土壤整体质量已经处于轻污染状态。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表明,Cu、Ni、Pb、Cr、Zn、As不具有潜在生态风险,Hg、Cd的部分样点的单因子生态风险指数Eri值存在生态风险,其中Hg的个别特征点已经达到Ⅲ级(中等风险)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研究区80%的样点无潜在生态风险,20%样点处于一般生态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996.
以海南红树林植物红海榄和秋茄为对象,研究了两种植物的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红海榄和秋茄的枝、叶中分别分离到内生真菌30株和27株,内生真菌的优势属分别是茎点霉属和拟盘多毛孢属;同种植物的枝和叶中内生真菌的定殖率差异显著;红海榄和秋茄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7890和1.7473,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5260和0.5302。两种红树林植物的内生真菌显示出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97.
昆虫物种多样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有重要地位。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保存状态相对良好,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然而该地区的昆虫多样性研究极为薄弱,就是一般的物种调查也为数不多,所以调查主要昆虫类群的组成与数量变化,能为本区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积累资料,并为长期监测打下基础。我们选择暖温带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草甸、箭竹林及溪边灌丛6种不同环境,以23块样地为代表,以巴氏罐诱法为主,结合网筛、扫网等方法,进行全面的标本采集与数据收集。经初步整理鉴定和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共获得标本58 368号,昆虫标本46 213号,其中膜翅目和鞘翅目数量较多,其次为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及脉翅目等。此外,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多足纲及蛛形纲动物也有相当数量。在膜翅目中,个体数量最多的是蚂蚁(蚁科);在鞘翅目中个体数量较多的类群依次是隐翅虫科、步甲科和叶甲科。(2)昆虫分布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仅从较高分类阶元来看,如昆虫纲的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不同环境对昆虫数量分布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从相对低的分类阶元来看,如统计鞘翅目中步甲科、隐翅虫科等,则可以显示不同环境对昆虫数量分布的显著影响。(3)在一些特殊地点,发现若干比较特殊的昆虫物种,这表明神农架地区在昆虫物种保护上具有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998.
报道了分布于广西石灰岩山地及岩溶洞穴的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一新种——泡叶报春苣苔P.bullata S.N.Lu & Fang Wen。泡叶报春苣苔与荔波报春苣苔P.liboensis(W.T.Wang & D.Y.Chen)Mich.Mller & A.Weber和桂林报春苣苔P.gueilinensis(W.T.Wang)Y.Z.Wang相近,以叶两面均具直立柔毛,叶上面呈显著泡状,具较多花序,(1)2~9条,花序梗较长,(4.0)8.5~15 cm,苞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大小为7 mm×1 mm,花大,长4.2~5.3 cm,粉紫色,退化雄蕊较长,13~15 mm,花期在11月而区别。  相似文献   
999.
《生物技术》2008,18(3):40-42
目的:分离对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株并进行菌种鉴定。方法:经表面消毒用碾碎法从水浮莲(Pistia strotiotes)中分离内生菌,用平板扩散法筛选出对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有明显拮抗作用的内生菌株XJ-PL-YB-50,利用16SrDNA通用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并测序得到XJPL-YB-50的部分16SrDNA序列,GenBank接收号为EU262981。经Blastn调出与菌株16SrDNA同源的序列,用软件MEGA3.1按照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16SrDNA系统发育树。结果:XJPL-YB-50的主要生理生化指标与Bacillus subtilis相符,与Bacillus subtilis AB271744处于同一分支,相似性为100%,G+Cm01%为47.7%。结论:水浮莲内生菌XJPL-YB-50对玉米小斑病菌有明显拮抗作用,并最终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1000.
MicroRNA调控动物脂肪细胞的分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MicroRNA (miRNA)属于非编码小调节RNA,在动物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和代谢等许多生物学过程中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大量miRNA也参与动物脂肪细胞的分化调节,在前体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中具有多种功能.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miRNA在脂肪细胞分化的早期或后期通过其靶基因发挥功能,如miR-17-92和miR-143分别通过其靶基因Rb 2/p 130和ERK 5/BMK 1调节脂肪细胞分化,过表达可促进体外培养的脂肪细胞分化.因此,了解更多miRNA在脂肪细胞分化中的功能,可以加深对动物脂肪形成分子机制的理解,并有可能将其作为脂类代谢性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