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51.
短命植物条叶车前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条叶车前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形成过程如下:花药具4个花粉囊;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等4层细胞组成,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绒毡层细胞为腺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多为四面体型,少数为十字交叉型或两侧对称型;成熟花粉粒为3-细胞,两个精子由原生质丝与营养核联系起来,因此可能存在着“雄性生殖单位”。  相似文献   
152.
为了探明沉水植物群落构建对新建水源地湖泊水环境的作用效果,于2019年5—11月在常熟新建应急水源地湖泊比较研究了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两种沉水植物在人工栽种条件下的生长及对水质和叶绿素a(Chl.a)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沉水植物在试验湖泊均可正常生长,二者的生物量在5月至9月均呈上升趋势,但轮叶黑藻在5—7月处于快速生长期,而穗状狐尾藻在7—9月处于快速生长期;轮叶黑藻的衰亡期较穗状狐尾藻早,且衰亡过程持续时间短, 11月轮叶黑藻完全衰亡,而穗状狐尾藻仍处于衰亡中期。两种沉水植物在生长期均可有效降低水体Chl.a浓度,对藻类生长起到抑制作用,但是在衰亡期会造成水体营养水平上升, Chl.a浓度升高。由总磷(TP)、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CODMn)、Chl.a、溶解氧(DO)和透明度(SD)计算综合隶属函数值表明在两种沉水植物生长的高峰期,沉水植物组的水质状况优于对照组,衰亡期水质趋于恶化。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轮叶黑藻生物量与Chl.a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轮叶...  相似文献   
153.
摘要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作业疗法用于脑瘫患儿的疗效对肢体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6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运动疗法干预,包括Bobath技术和核心稳定性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作业疗法干预,包括手功能、手眼协调能力、进食、如厕、更衣及游戏训练。干预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估表(FMFM)及Gesell发育量表对患儿进行评估,评价临床疗效,并采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儿干预后的GMFM评分、FMFM评分均明显提高,而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的DQ评分均明显提高,而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DQ评分增幅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SF-36评分均明显提高,试验组在活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维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作业疗法可有效促进脑瘫患儿的上肢与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提高康复效果,改善患儿生存质量,应充分重视脑瘫的综合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154.
新疆药用乌头的民族植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新疆乌头属药用植物在哈萨克民族中的应用进行调查,基本弄清乌头属的药用部位、民间药用方法,并对乌头属药用资源的开发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5.
买国庆  彩万志 《昆虫知识》2004,41(6):518-518
体长16-18mm,宽6-8mm。鲜红色;头基部、前胸背板前部中央、小盾片大部、前翅革区中央的圆斑、触角、足、身体腹面的斑纹黑色;膜区大部黑褐色至黑色,边缘色较淡。该蝽又名日本朱蝽,因其曾被放到蝽科益蝽亚科;目前归于土蝽科。该蝽成虫具有群居和护卵习性。它与纳加朱土蝽Parastrachia nagaensis Distant(又名华西朱蝽)在外形、体色等方面甚为相似,但后者触角第3节明显长于第2节,而该蝽的触角第2节和第3节近等长;  相似文献   
156.
刺槐是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典型水土保持植物。以黄土丘陵区甘肃天水吕二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分析了刺槐径向生长过程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并开展了利用刺槐年轮估算小流域年径流量、年输沙量的适用性评估。研究表明:(1)吕二沟刺槐人工林的径向生长随林龄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幼龄林阶段(1—10 a)刺槐处于快速径向生长期((4.17±0.74)mm/a),之后逐渐下降,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阶段(11—40 a)平均生长速率为(2.31±0.41)mm/a,较前期下降了44.60%。刺槐胸高断面积增量(BAI)在1—10 a平均以(5.46±2.13)cm2/a的速度生长,在11—40 a仍保持上升趋势但年际间生长波动较大,生长速率平均为(10.80±1.95)cm2/a,流域刺槐生长并未发生明显衰退。(2)刺槐的径向生长与温度多呈负相关,与降水、相对湿度及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多呈正相关。其中刺槐径向生长与上年8月、9月(P<0.05)及当年7月均温、最高温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当年5月最低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57.
【目的】甜瓜和棉花均是棉蚜及烟粉虱的适宜寄主,瓜套棉种植模式为2种害虫混合危害提供了条件,该模式下哪种害虫具有竞争优势值得探讨。【方法】通过田间定点调查和室内行为学观察,研究了吐鲁番地区瓜套棉种植模式下棉蚜和烟粉虱的发生动态及竞争干扰。【结果】田间观察分别于2011和2012年进行,在瓜套棉种植模式棉花、甜瓜上,棉蚜的发生期较烟粉虱早,但随着烟粉虱田间种群数量增加,对棉蚜产生明显的干扰和竞争作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烟粉虱成为田间优势种群。室内行为观察表明,2种害虫共存状态下均表现出以烟粉虱为优势的竞争作用,主要行为表现为通过触角、足的驱赶行为和进入棉蚜活动区域干扰等。当虫量低于4头·皿~(-1)时,无论棉蚜和烟粉虱哪种昆虫先接入,相互间的影响和干扰都很少。当2种昆虫数量均增加到8头·皿~(-1)时,烟粉虱成虫以触角、足等干扰棉蚜的行为频次显著增多。不同的定殖时间下,无论棉蚜和烟粉虱哪种昆虫先接入,随着定殖时间的延长,烟粉虱通过触角、足以及进入棉蚜活动区域驱逐和干扰棉蚜的行为都呈递减的趋势。【结论】在瓜套棉种植模式下,烟粉虱较棉蚜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8.
【目的】葡萄花翅小卷蛾是我国禁止进境的检疫性害虫,一旦入侵我国,将会给葡萄产业和林果业造成严重损失。开展葡萄花翅小卷蛾入侵我国的风险分析可为该虫的检疫和预警提供依据。【方法】介绍了葡萄花翅小卷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参照通用的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方法,从该虫在国内外的发生情况、潜在的经济危害性、受害作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风险管理的难度等方面,对其入侵风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葡萄花翅小卷蛾是一种对我国有很大潜在威胁的有害生物,其风险值为2.14,属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结论】建议新疆等口岸比较多的省、自治区口岸检疫部门加强对该害虫的检疫力度,杜绝其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59.
对从饲料玉米、高粱、麦秆及棉花中筛选出的乳酸菌进行分类鉴定和综合性分析。用MRS+CaCO3固体培养基从棉花中分离出乳酸菌18株、高粱中30株、饲料玉米中18株、麦秆中18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进行初步鉴定并按产酸试验,耐盐及耐酸试验挑选出32株产酸率强的乳酸菌对其进行16S r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32株菌都具有良好的耐盐、耐酸能力;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可知32株乳酸菌分属于两个属,即乳杆菌属、肠球菌属,4个种,即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肠道球菌(Entercoccus faecium)、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海氏肠球菌(Entercoccus hirae)。4种饲料原料中肠道球菌普遍存在。除了这种乳酸菌以外,棉花有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海氏肠球菌,玉米和麦秆内有植物乳杆菌。从饲料中筛选出4株具有较强产酸能力的乳酸菌,可进一步研发成青贮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明确新疆新发外来入侵生物番茄潜叶蛾幼虫和卵在不同种群密度下的垂直分布、空间分布型和理论抽样数,探索田间易观察的危害症状和幼虫密度的关系,为田间取样和调查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察布查尔县连续调查3个大棚同一品种京番502杂交一代上的番茄潜叶蛾的不同种群密度,利用聚集度指标及Iwao回归分析,计算并分析了番茄潜叶蛾卵和幼虫在不同种群密度下的空间分布型、垂直分布和理论抽样数,分析危害叶片数、虫道长度和虫道数与幼虫密度的动态关系。【结果】计算并统计番茄潜叶蛾幼虫和卵的空间分布聚集度指标的均值m、扩散系数C、扩散型指数I、负二项分布值K、平均拥挤度m~*、聚块指数m~*/m、扩散指数CA和种群聚集均数λ。番茄潜叶蛾卵主要集中在上部,占比43.9%~100%。幼虫主要集中在下部,占比53.3%~100%。番茄潜叶蛾幼虫数与虫道数、虫道长度或为害叶片数的比值随为害加剧呈动态变化。番茄潜叶蛾幼虫和卵Iwao直线回归方程拟合公式为m~*=1.9114+1.2055m (R~2=0.9703)和m~*=0.0536+1.4147m (R~2=0.9014)。根据空间分布型参数,在D=0.1、0. 2和0. 3时,幼虫的理论抽样数模型分别为n=1118. 4/x+78. 9、n=279. 6/x+19.7、n=124.3/x+8.8,卵的理论抽样数模型分别为n=404.8/x+159.3、n=101.2/x+39.8、n=45.0/x+17.7,该模型适用于不同虫口密度下的田间抽样。【结论】在京番502杂交一代上,番茄潜叶蛾幼虫为m=0.6头·株~(-1)以上,卵在达到密度最大值前,均呈聚集性分布。番茄潜叶蛾成虫偏好在幼嫩的叶片产卵,随植株被害加剧该偏好略有减弱。当番茄潜叶蛾幼虫的虫口密度为10和30头·株~(-1)时,建议分别取样50和30株;当卵量为10和30粒·株~(-1)时,分别取样50和45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