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8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小型植保无人机超低量喷雾防治稻水象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适宜新疆荒漠绿洲特殊生态环境的稻水象甲超低量喷雾技术,为稻水象甲的大面积统防统治提供新型施药技术。【方法】以小型遥控多旋翼植保无人机(UAV)为施药机械,以稻水象甲常规喷雾防效大于90%的药剂为首选药剂,开展了药剂、施药量、助剂以及施药机型的筛选试验。【结果】施药后3、7、14和21 d虫口密度高于防治指标的样地所占比例依次为35.71%、21.43%、35.71%和78.57%。30%氯虫·噻虫嗪187.5 mL·hm~(-2)防效最佳,14 d药效高达93.43%;药后21 d,球孢白僵菌3000 mL·hm~(-2)的防效最高,达84.65%。各药剂施药量与防效呈正相关。此外,UAV喷雾防治稻水象甲时,添加助剂的平均防效可提高22.29%~28.49%。【结论】在农业精准施药、绿色生产中,综合考虑供试药剂的施药量、持效期、防效和药后存活虫量,建议以30%氯虫·噻虫嗪SC和14%氯虫·高氯氟CS作为全程以UAV为施药机械防治稻水象甲的首选药剂,在稻水象甲种群发展前中期优先考虑低浓度施药量;同时,为避免UAV在实际作业中药液雾滴发生飘失和流失问题,可以考虑添加飞防助剂提升防效。  相似文献   
122.
以往对几种酶的变性研究表明,酶的失活先于酶分子的整体构象变化[5]。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在盐酸胍、脲和SDS等变性剂存在下,比较磷酸化酶b的失活、辅基磷酸吡哆醛附近微环境的变化、AMP结合的协同性以及酶分子的去折叠。检测内源荧光的变化发现,随着变性剂浓度的增加,酶的失活作用不仅先于酶分子的整体构象变化,而且也先于磷酸吡哆醛结合部位的微环境以及AMP结合的协同性的变化,这表明,酶的活性不仅需要每个亚部位构象的完整性,而且也需要所有亚部位之间的正确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23.
124.
新疆干旱区盐碱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田长彦  买文选  赵振勇 《生态学报》2016,36(22):7064-7068
现阶段新疆干旱区高强度水土资源开发,致使传统灌排水盐平衡模式难于维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改变农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需要创新调控理论与技术体系;传统盐碱地农业开发利用模式资源效率低、维持成本高,需要以生物修复技术为核心构建盐碱地高效率资源化利用模式。针对上述问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1400)的资助下,通过机理研究、关键技术研发、产品研制、县域集成示范实现:(1)建立新疆干旱区现代水盐平衡调控理论,(2)创新干旱区盐碱地生态治理模式,(3)建成盐碱地产业化集成示范区,形成全产业链的盐碱地生态治理技术服务体系,(4)稳定一支以新疆相关单位为主体,国内优势单位参与的根植新疆的盐碱地生态治理队伍。  相似文献   
125.
新疆焉耆盆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效应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疆焉耆盆地及其周边近40a(1973—2014)的气候变化趋势检测、LUCC和生物量估算,探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生态效应机制,研究区域陆地生态系统演变及其归因。分析结果表明:(1)焉耆盆地山区和平原区降水变化都有明显的突变点,并呈现增加趋势,蒸发量在山区减少,在平原区波动性减少趋势;(2)LUCC分析表明,山区裸地面积减少5.40%,冰川面积减少3.36%,高地植被面积增加8.76%;同时平原区天然绿洲面积增加1.96%,沙漠面积减少1.62%,水域面积减少1.30%,人工绿洲面积增加15.41%,湿地面积增加1.27%;(3)山区陆地生态系统对区域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其中降水变化是决定山区地表植被生存状态和分布的重要因素;(4)人类活动的推动作用和有益气候变化的支撑是绿洲平原区生态系统好转的原因,其中人口急剧增加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绿洲平原区生态系统结构及其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焉耆盆地及其周围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变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明显的时空尺度效应,其反应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6.
中药与体内磁疗治疗胃肠道疾病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代提 《生物磁学》1999,(1):26-26,34
目的:观察用中药与体内磁疗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疗效。方法:口服给药法。治疗组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17岁)用党参、白术、枳壳、白芍、鸡内金各12克,柴胡、川芎、神曲、甘草各9克,云苓15克,香附6克。水煎服,日一剂分2次服。同时配合用钡铁氧体、锶铁氧体或钐钴铈合金等稀土磁疗材料,用水洗净后压碎,研末,用水冲服1克,每日一次,6日为一疗程。对照组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19岁)中药及疗程同治疗组,不配合体内磁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71.7%。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服中药和磁粉联合治疗胃肠道疾病,疗效高,无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使用简便为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7.
本试验着重研究了用交、直流磁场对花生种子进行处理后,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强度的交流或直流磁场对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处理过的种子存放一年后,磁场对种子萌发的作用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28.
细胞生物过程具有时序动态性,蛋白质功能模块是驱动细胞生物过程的功能单位。为了蛋白质功能模块识别,本文将细胞生物过程建模为动态时序表达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DTEPIN);构建子块矩阵以表示动态时序表达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子块矩阵特殊性,分析时空复杂度和并行性;优化设计马尔可夫聚类算法,以识别动态时序表达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蛋白质功能模块。为了支持基于子块矩阵马尔可夫聚类过程,本文运用图形处理器并行计算矩阵乘积。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同类算法相比,所设计算法识别的蛋白质功能模块,统计匹配质量更高且精确匹配数量更多。  相似文献   
129.
目的:从肉苁蓉中提取并测定总黄酮含量,选择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分光光度法在最大吸收波长510nm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测得样品中总黄酮含量C=9.33%,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1:40、回流时间2h、回流温度70℃。结论:选用芦丁为对照品应用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肉苁蓉总黄酮含量准确度较高,方法简单,是切实可行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0.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三种药物牙膏对四种口腔常驻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药物牙膏对口腔中的常驻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健康人长期使用药物牙膏,可能造成口腔微生态环境的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