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7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43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9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6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云南东南部泥盆纪三叶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东南部的泥盆系大致可分两种沉积类型:在西部和南部地区主要以碳酸盐沉积为主,属象州型;富宁至砚山一线以北以硅质岩及粘土岩为主,属南丹型。60年代以来,云南省地质局第二地质队在  相似文献   
12.
用重组DNA技术及序列分析法测定了南方菜豆花叶病毒RNA基因组3′端1,000个碱基的序列,以及由此序列推导出的整个外壳蛋白的氨基酸顺序,它与巳报导的基本上一致。介绍了用DNA的寡核苷酸水解混合物作为起始引物,以3′端不含PolyA尾巴且不能加上PolyA的病毒RNA作为模板合成互补DNA,及进一步无性繁殖此cDNA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在乾燥紫膜薄层中不同水合程度对光循环中间体M衰减速率,对园二色谱(CD)和蛋白紫外荧光光谱的影响.在相对湿度小于70%时,M衰减速率相对稳定,不随湿度改变而变化;但当湿度大于70%时,则衰减速率急剧上升.从可见区的CD光谱中,也发现了在相对湿度大于70%后,旋转强度急剧上升.蛋白紫外荧光光谱随湿度增加未发现有明显变化.实验结果说明一定水份的含量对紫膜完成质子泵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它能改变色素团的微环境,从而改变色素团和蛋白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利用电泳法得到有取向紫膜薄层,并测定了在连续光照下由此薄层所产生的光电位.研究了相对湿度对光电位的影响.文中还从光电位和M产物对光强度的依赖关系,研究了二者间的相关关系.一些事实说明在M衰减的数个组分中,并不是每一组分都与光电位相关的.在M衰减过程中,可能存在有电荷沿膜平面的运动,它对M产物是有贡献的,但对膜电位却无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一种以电磁力平衡原理为基础的数字微量天平,它采用动圈式仪表的支承及其电流偏转线圈,以取代普通机械天平的平衡刀口,并以电砝码来达到电磁,力平衡,最后以四位数字来显示出称量数,显示的最小称量可以达1微克。  相似文献   
16.
十余年来,广东、河南、陕西等省均报告有形态特殊的间日疟原虫存在,并曾被命名为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Plasmodium vivax multincleatum)(江静波等,1965),或称为变异的间日疟原虫(张奎等,1980),以上命名均是以疟原虫红内期的形态特征为依据,其在蚊体内的发育特征如何,则尚缺乏报告。1979年我们曾初步观察了该虫在蚊体内的发育情况(江静波等,1980),于后,1980年又对该种疟原虫在中华按蚊体内的发育情况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家兔艾美虫     
动物学实验中常以疟原虫(Plasmodium)或单房簇虫(Monocystis)作为孢子虫纲的代表。黄咸凤同志在生物学通报1963年第4期发表“兔球虫的实验观察法”一文,介绍改用兔球虫作为孢子虫纲的代表,我们很赞同。因为兔球虫的确是孢子虫纲典型的代表,它的生活史显著地包括裂体生殖(即由营养体形成裂殖子的过程)、配子生殖(包括配子形成和结合成合子的过程)和孢子生殖(即由合子形成子孢子的过程)三个  相似文献   
18.
19.
Mrassiella Ragozin 一属是拉果金在1935年依据从库兹巴斯盆地东南部下巴拉霍系的阿勒卡也夫统的材料初次定名的,他当时初次描述了以下这些种:  相似文献   
20.
1957年中苏考察队在黄海沿岸所採到的许多多毛类标本中,发现了一些稀见的种类,特叶须蟲Paralacydonia paradoxa Fauvel便是其中的一种。特叶须蟲是位於叶须蟲科Phyllodocidae和齿吻沙(?)科Nephthyidae中间的一种环蟲,蟲体很小,疣足的结构很像齿吻沙(?)Nephthys。特叶须蟲(Par. paradoxa)是弗维勒(Fauvel)在1913年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