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4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38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6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猪丹毒丝菌C43065株表面保护性抗原A(SpaA)N端保护区(SpaA-N),并检测其抗原性.方法:利用PCR方法从猪丹毒丝菌C43065株基因组中扩增出spaA基因片段,构建pMD18-spaA重组质粒并对插入片段进行测序;以pMD18-spaA重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得到spoA-N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spaA-N,经序列测定证实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再经IFrG诱导表达GST-SpaA-N融合蛋白并纯化.结果:扩增得到的spaA基因长1 881 bp,编码由626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SDS-PAGE和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表明,诱导表达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64 000的GST-SpaA-N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能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获得了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的GST-SpaA-N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猪丹毒丝菌免疫保护性抗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993.
林可链霉菌中的同源重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链霉菌中的同源整合频率和机制 ,采用不能在链霉菌中复制的大肠杆菌质粒转化链霉菌StreptomyceslincolnensisB48。质粒pYYE0 4a1上携带的被硫链丝菌素抗性基因灭活的林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与染色体DNA上的同源基因发生重组 ,经过低抗筛选 ,得到两个突变子S .lincolnensisYY1和S .lincolnensisYY2。进一步以硫链丝菌素抗性基因为探针杂交染色体DNASmaⅠ片段 ,S .lincolnensisYY1和S .lincolnensisYY2都得到 1 5kb的阳性条带 ;而以缺失的lacZ基因为探针杂交染色体DNAHindⅢ和SmaⅠ联合酶切片段 ,只有S .lincolnensisYY2得到 4 4kb的阳性条带。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S .lincolnensisYY1是由同源交换或二次重组产生的 ,而S .lincolnensisYY2为同源整合的结果。为验证同源整合子上大肠杆菌复制子和氨苄抗性基因的存在 ,用SphⅠ酶切染色体DNA后连接 ,连接液转化E .coliJM83感受态细胞 ,在氨苄抗性板上得到 2个转化子 ,命名为pSLE1。对…  相似文献   
994.
用任意引物进行基因组指纹分析是检测DNA多态性的一种通用方法,对遗传学图谱绘制、系统发育学和种群生物学都很有用.由于任意引物PCR(AP-PCR)影响因素很多,获得理想的指纹扩增图谱比较困难,有必要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建立最佳扩增体系.对Mg2+浓度,模板浓度、引物浓度等三个因素进行优化选择AP-PCR扩增反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Ap-PCR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2 mmol/L MgCl2,50 ng的DNA模板及0.3 μmol/L的引物浓度,在上述条件下获得的AP-PCR产物最丰富,条带清晰.  相似文献   
995.
目前,已知的分枝杆菌属有170多种,是分枝杆菌科中唯一的属。该属的微生物在引起人类疾病的能力方面呈现多样化。分枝杆菌属包括人类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复合菌群和麻风分枝杆菌)和被称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mycobacteria,NTM)的环境微生物。分枝杆菌的一个常见致病因素是生物被膜的形成。细菌生物被膜通常被定义为表面附着的细菌群落,也被认为是被包裹的微生物细胞的共享空间,包括各种胞外聚合物基质(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如多糖、蛋白质、淀粉样蛋白、脂类和胞外DNA (extracellular DNA,EDNA),以及膜小泡和类腐殖质微生物衍生的难降解物质。基质的组装和动力学主要由第二信使、信号分子或小RNA协调。完全破译细菌如何为基质提供结构,从而促进细胞外反应并从中受益,仍然是未来生物被膜研究的挑战。本文介绍了生物被膜五步发育模型和生物被膜形成的新模型,分析了生物被膜的致病性,与噬菌体、宿主免疫细胞的互作,同时解析了分枝杆菌生物被膜关键基因及调控网络,分枝杆菌生物被膜与耐药性,以期为临床上治疗由生物被...  相似文献   
996.
一种新的分子遗传相似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会江  杨运清  潘玉春 《遗传》2001,23(5):455-457
指出了Nei氏遗传相似度仅仅是用来描述两个二进制变量差异相似程度程度的一种距离系数或相似系数,与个体间亲缘程度没有必然联系。根据亲缘系数的定义,提出新的遗传相传相似计算公式即rA(x,y)=2N^2xy/NxNy或rA(x,y)=N^2/NxNy。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公式可用于判断个体间亲缘程度方面。  相似文献   
997.
998.
湖北省发现两栖类新纪录:细痣疣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4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长乐坪镇洞口村雨坪坡上一小山洞口积水洼处发现一种有尾两栖类动物,经鉴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细痣疣螈(Tylototriton asperrimus),为湖北省新纪录。细痣疣螈在分类上隶属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此地点海拔930m,地理坐标为110°52′15″N,30°1  相似文献   
999.
1980和1984年在四川省贡嘎山西侧九龙县采到Scutiger(Aelurophryne)标本1种,经与该属其他物种的形态学特征对比研究,表明九龙标本与Scutiger(Aelurophryne)的其他物种均不相同,此外九龙标本与S.(A.)mammatus,S.(A.)glandulatus,S.(A.)tuberculatus的肌肉蛋白聚丙烯酰胺薄层凝胶等电聚焦电泳的谱带也不相同,其结果与形态分类相吻合。因此确定九龙县的猫眼蟾为一个新种,即九龙猫眼蟾Scutiger(Aelurophryne)jiulongensisFei,YeandJiang,sp.nov.。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及时掌握脊椎动物在中国的新增情况, 本文汇总了2021年发表的脊椎动物新物种及新记录种的基本信息。结果表明, 2021年中国新增脊椎动物95种, 包括新种80种, 新记录15种。其中鱼类新种15种、两栖类新种28种、爬行类新种31种和新记录10种、鸟类新种1种和新记录3种、哺乳类新种5种和新记录2种。在新增物种中, 冷血脊椎动物占绝大多数(占总数的88%), 提示这些类群可能仍是以后探索的重点; 两栖类新增物种集中于无尾目、爬行类集中于有鳞目, 分别为27种和40种, 各占其新增物种总数的96%和98%; 新增哺乳类动物全部为小型兽类。本次新增物种的分布涉及30个省区, 其中云南33种、四川11种、广西10种、西藏和广东均为7种、台湾6种, 累计约占新增物种总数的70.5%; 其余省区新增物种在5种或以下。有84个物种(占总数的88%)发表时应用了分子系统学研究, 提示这一技术手段是分类工作的重要支撑。在新发现的95个物种中, 绝大部分物种为中国学者发表; 除3种鸟类新记录种外, 其余的新种和新记录均正式发表于英文期刊, 其中在中国出版的3种期刊发表了21个新种和2个新记录种。本文工作可为中国脊椎动物的分类和保护等相关工作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