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4篇
  196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棉花SSR标记种质资源纯度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前期筛选出的26对SSR核心引物,对收集保存的58份棉花种质资源进行纯度检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材料的纯度概率介于20%-90%,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与田间表型相吻合,说明SSR纯度检测的准确度较高,可以作为进行快速检测棉花种质资源纯度的方法。共扩增出85种多态性基因型,每个标记检测到的基因型数在2-5,平均为3.27个,引物多态性信息量(PIC)介于0.073 7-0.928 1,平均为0.363 9。并利用NTsys-pc 2.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8份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为0.305 1-0.898 3,变幅为0.593 2,在GS=0.63水平上,将供试材料分为5大类,且这些资源材料的DNA聚类与其地理生态来源无关,而与材料的亲缘关系相关性较高,其聚类结果能更真实地反映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942.
无绿藻是直径3~30μm不等的单细胞微生物,进行无性繁殖,内含特征性内孢子。无绿藻病是一种罕见、散发疾病,目前认为小型无绿藻、中型无绿藻、P.blaschkeae和P.cutis对人有致病性。直接镜检、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是无绿藻分型鉴定的传统方法,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将菌株鉴定至亚种或变种,成为无绿藻分型鉴定又一重要手段。为提高对无绿藻这一条件致病真菌认识,该文对无绿藻的分类、流行病学、结构特征、药物敏感性及鉴定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43.
目的:研究Sprouty 2(Spry 2)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在环境激素联合冷应激大鼠模型阴茎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伊木萨克片对二者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30只正常的雄性SD大鼠,其中10只为正常对照组(N组),余20只为造模组,采用富含环境雌激素饲料+寒冷环境的干预条件建立复合性应激大鼠模型(20 w),其中10只大鼠采用伊木萨克片干预2 w(Y组),剩余10只为模型组(M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阴茎组织中Spry 2、ERK1/2的表达。结果:M组大鼠阴茎组织中Spry2表达低于N组(P0.05),Y组大鼠阴茎组织中Spry 2表达明显高于M组(P0.05)。三组大鼠阴茎组织中总ERK1/2(t-ERK1/2)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大鼠阴茎组织中磷酸化ERK1/2(p-ERK1/2)表达高于N组(P0.05),Y组大鼠阴茎组织中p-ERK1/2表达明显低于M组(P0.05)。结论:Spry 2表达下调和ERK1/2活化可能促进应激反应的发生发展,伊木萨克片可能通过上调Spry 2的表达和减少ERK1/2的活化发挥抗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944.
945.
目的:评估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 PVP)治疗椎体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5年诊断为椎体血管瘤并在我院进行PVP手术的46例患者,至少6个月术后随访,获取相关的临床数据和资料。对患者在术后疼痛等症状改善,肿瘤复发,Macnab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后有了明显的疼痛改善(P0.05),并在6个月内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评分逐步下降。有2例患者出现术后肿瘤复发,但无明显症状,未给予特殊处理。余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患者的术后SF-36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术前有较大提高(P0.05)。在患者术后6月时,对其Macnab疗效进行分析,其优良率为93.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血管瘤可以有效的改善疼痛症状,且相对安全,并能实现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946.
章英才  黄新玲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0):2016-2023
采用多种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六盘山鸡爪大黄营养器官中蒽醌类化合物的积累特征。结果显示:蒽醌类化合物在根中分布于周皮的木栓层和栓内层、次生维管组织的维管射线和根中央的部分木薄壁细胞内,且维管射线是根中贮藏和积累蒽醌类化合物的主要组织;在根茎中分布于周皮的木栓层和栓内层、次生维管组织的形成层和维管射线,以及髓的异常维管束射线中,且维管射线是根茎中贮藏和积累蒽醌类化合物的主要组织;在茎中主要分布于表皮、近表皮皮层和维管束的维管束鞘及其薄壁细胞,大型和小型维管束之间和周围的部分薄壁细胞,以及髓射线中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在叶中主要积累在叶柄的表皮、叶柄和大叶脉的部分基本组织、维管束的部分薄壁细胞等部位。结果表明,六盘山鸡爪大黄的根和根茎是蒽醌类化合物贮藏和积累的主要器官,维管射线是其贮藏和积累的主要组织,而且各营养器官中蒽醌类化合物积累的数量与植物各相关器官组织的发育程度、细胞中含淀粉粒的多少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47.
高等植物雌配子体的形成涉及孢原细胞和大孢子母细胞的确立与分化、大孢子发生、功能大孢子以及胚囊的形成和发育等多种复杂调控过程。随着当代生物技术及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近年对雌配子体发育的研究已从细胞学描述逐渐过渡到对基因和发育调控分子机理的探索。以拟南芥、水稻和玉米等模式植物为材料进行的相关研究,丰富了人们对于植物雌配子体和其它有性生殖过程遗传调控机理的认识。本文着重阐述了植物雌配子体发生和发育过程,并综述了这一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48.
目的探讨马拉色菌与相关皮肤病的特殊临床症状,提高对其的认识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相关病例的特殊临床表现、真菌学检查及治疗。结果3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患者的皮损中发现大量马拉色菌菌丝,经在含脂质的培养基上生长出球形马拉色菌,抗真菌治疗有效。1例表现为甲营养不良的患者甲屑中发现有大量马拉色菌菌丝。结论在非花斑癣患者的皮损中发现大量马拉色菌,可能与其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有关。  相似文献   
949.
目的:探讨苹果多酚抑制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血管重构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野百合碱(MCT)组,苹果多酚(APP)组,野百合碱+苹果多酚(MCT+APP)组,每组9只。Con组:每天皮下注射1ml生理盐水;APP组:隔天按20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苹果多酚;MCT组:按60mg/kg剂量一次性皮下注射MCT;MCT+APP组:一次性皮下注射60mg/kg剂量MCT,隔天按20mg/kg剂量腹腔注射APP,所有处理持续3周。建模完成后,检测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肺动脉血管环外周长比值(WT%),肺小血管管壁面积和管总面积比值(WA%)。检测肺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化酶2(COX-2),髓过氧化物酶(MPO)等炎症通路相关指标,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Ca2+和内皮细胞eNOS,NO含量。结果:MCT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在动物水平的指标mPAP、PVR、RVHI、WA%、WT%和肺动脉组织内IL-1,IL-6,TNF-α,COX-2,MPO表达量以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的Ca2+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内皮细胞中的eNOS,NO含量明显下降(P<0.05);苹果多酚治疗组与MCT组大鼠相比上述情况得到改善,其中COX-2和Ca2+指标明显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苹果多酚可通过抑制MCT引起的肺组织内IL-1,IL-6,TNF-α,COX-2升高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Ca2+升高以及内皮细胞中eNOS,NO降低,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逆转肺血管重构,缓解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950.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 TCTP)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参与调节细胞分裂、植物生长发育,并介导植物抵御病原物侵染。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SNF1-related protein kinase, SnRK1)在酵母、动物和植物中非常保守,并参与包括糖代谢和抵抗非生物和生物胁迫在内的一系列生理过程。本实验室前期工作证明TaTCTP响应叶锈菌侵染并参与诱发寄主产生防卫反应。为了深入探讨TaTCTP在叶锈菌侵染小麦诱发的防卫反应中发挥的作用,采用串联亲和纯化(TAP)与质谱(MS)联用技术,鉴定出SnRK1可能为TaTCTP潜在互作蛋白。文中对TCTP和SnRK1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酵母双杂交结果表明,同时携带TCTP和SnRK1的酵母可以在SD/-Leu/-Trp/-His/-Ade(SD/-LWHA,四缺)培养基上生长,说明TCTP与SnRK1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可以发生相互作用;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发现TCTP与SnRK1发生相互作用的荧光信号分布在细胞质中;进一步用Co-IP实验证明TCTP和SnRK1可以发生相互作用。本研究为深入研究TaTCTP在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对进一步完善小麦抵御叶锈菌侵染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