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6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179篇 |
专业分类
5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6篇 |
1974年 | 1篇 |
1966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通过大孔树脂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川芎中分离得到的内生菌Pseudeurotium ovale的代谢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学技术手段确认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包含一个新的化合物4-methoxy-3-methyl-6-(1 E,3 E)-1,3-pentadien-1-yl-2 H-pyran-2-one(1)和四个首次从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2 E,4 E)-1-(2,6-dihydroxy-3,5-dimethylphenyl)-2,4-hexadien-1-one(2)、2-deoxy-sohirnone C(3)、trichodimerol(4)、3,7-dihydroxy-1,9-dimethyl-dibenzofuran(5)。体外抗炎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可抑制经脂多糖(LPS)处理的RAW 264.7细胞中NO、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502.
ω-7脂肪酸(C16:1Δ9, C18:1Δ11, C20:1Δ13), 特别是棕榈油酸(C16:1Δ9)具有重要的工业、营养和医药价值。这些珍稀脂肪酸大多在一些野生植物的种子中合成, 不能商业化生产。对普通油料作物的油脂代谢途径进行遗传修饰, 使其种子大量合成并积累ω-7脂肪酸, 已成为生物技术和可再生资源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基因操作的主要靶标包括: 不同来源的Δ9脱氢酶的应用、提高底物(C16:0)的浓度、共表达质体型和内质网型Δ9脱氢酶以及代谢物流的优化等。该文在解析ω-7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网络的基础上, 重点论述了ω-7脂肪酸代谢工程的技术策略、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并进一步讨论了油脂物组学和转基因组学等组学技术在鉴定参与ω-7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的特异基因和优化油脂代谢工程设计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3.
核糖体蛋白质的翻译特异性— 遗传密码翻译装置对信使RNA的选择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子遗传学泰斗J. D. Watson于1957年首先对核糖体进行系统的研究。其后0.
许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核糖体的结构已经基本研究清楚。然而对核糖体蛋白质的确切
功能,却仍然一无所知。1979年以来,本实验室主要从事分离核糖体蛋白质突变体,研
究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在S12突变体中,碱性蛋白酶活性下降,
而中性蛋白酶活性正常。到目前为止,我们分离鉴定了的枯草杆菌核糖体蛋白质突变体
总数居世界首位。我们研究了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对噬菌体基因组表达的影响。发现在
S12的依赖链霉素突变体中,噬菌体娜05裂解量下降;蛋白质合成受Pf-;而RN A和
DNA合成正常。测定了噬菌体价29在27种共44株核糖体蛋白质突变体中的成斑
率。在多数突变体中,成斑率下降,最低达10-6;少数升高,最高达三倍;还百一些升降都
不明显。大汤杆菌C600的S12发生依赖链霉素突变,x噬菌体的成5k率和相对产量
大大降低,而T4和T7的成斑率正常。大肠杆菌1.148叹Xc 1857)的S12发生依赖
链霉素突变,肠1857的诱导释放量大大降低,而T4的成斑率反有所增加。在大肠杆菌
A19野生型菌株中,I噬菌体的N基因表达正常;核糖体蛋白质S10, S16, S19, S20
和L3友生突变,能抑制N基因表达;L21 + L25, L24突变,N基因不能表达;L27突
变,促进N基因表达;S8,L6,L7ZL12,L14禾L23突变,对N基因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把N基囚克隆在质拉上,用功能互补的方法,测定N基因表达的程度。结果清楚表明,
S12发生依赖链霉素突变,N基因不能表达;发生杭链霉素突变,却表达正常。综合以上
实验结果,可见不同的核糖体蛋白质突变时同一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同一核糖体蛋白
质突变对不同基因表达的影响也不同。还有一些核糖体蛋白质突变,对其他基因表达没
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4.
505.
大黄蒽醌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利用新鲜材料的秆手切片直接观察,5%NaOH水溶液显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戊二醛及饿酸固定薄切片法对大黄根茎蒽醌类化合物进行了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发现大黄根茎内蒽醌类化合物主要积累在次生木质部的木射线和次生韧皮部的韧皮射线细胞中。根据显色程度的不同,可以判断早期形成的维管射线细胞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较晚期形成的射线细胞的含量高,二年生根茎的含量高于一所生根茎的含量。 相似文献
506.
橄榄果渣中生物活性成分丰富。本文主要研究橄榄果渣提取物成分及其对灰葡萄孢的抑菌性能。首先以橄榄果渣为原料,采用加热回流法,分别以H2O、50%乙醇、70%乙醇和90%乙醇为提取剂,得到四种提取物并采用HPLC和GC-MS对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其次测定了提取物的总酚含量、抗氧化性和对灰葡萄孢的抑菌性能。研究表明,90%乙醇提取物的酚类含量较高,抗氧化水平优良,并且对灰葡萄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研究为橄榄果渣活性成分在抑菌性能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7.
记述弹尾目Collembola鳞姚科Tomoceridae单齿鳞姚属Monodontocerus 1新种. 相似文献
508.
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定位站没有发现C4植物——来自于稳定性碳同位素的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站25个科、70个属、102种植物叶片的稳定性碳同位素的测定,以确定植物群落的光合型。结果表明,所测定的102种植物的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δ^13C)介于-28.24‰和-24.84‰之间,说明这102种植物均属于C3植物,无C4植物或CAM植物。植物这种光合型的分布与该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因子密切相关,是低温、强辐射等环境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也反映了植物对这种特殊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509.
125Ⅰ-胰RNA能参入体外培养的瘤细咆中抑制DNA合成因而导致瘤细胞死亡。在以上实验基础上,我们又在动物体内注射胰RNA,观察对三种(S180、EC、P388)带瘤小鼠的影响,其结果:(1)抑瘤率为68.3%。(2)连续观察90天,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平均存活日数差异非常显著(P<0.01),生命延长率为372%。(3)T.B淋巴细胞百分率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