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著: 《生物信息学》2019,26(2):32-42
介绍了位于洛哈市西南的提阿拉斯·科罗拉达斯(Tierras Coloradas)街区绿地和城市形象提升项目。以风景园林参与式设计方法为基础,该方法分5个阶段开展,从民众的主观批判精神开始,构成了参与行动的原动力。整个过程是在社区普及教学的进程中制定的,妇女是必须的参与者,共同找出邻里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为此,普及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未来社区项目的执行。重要的成果是,我们对部分城市街区进行了重新造林,改变了城市景观的形象,强化了社区体系, 促使社区在改善公共人行步道绿地方面开展合作。从专业的角度认为其主要效果是引导民众打破主观社区的非个人主观限制,为项目开展和参与打下基础。项目的整个社区干预过程是在高校、社区警察局、市政府等公共机构的支持下进行的,发挥着真正的协同作用,并齐心协力致力于该区块邻里间的自我发展,为未来与自然环境的友好关系奠定基础,这些都将影响社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2.
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可由许多因素致成。自从(?)(1912)以高胆固醇饲料喂家兔,产生了本症,其后很多学者作了许多动物实验研究工作,都确切地证实了;由于脂肪代谢,特别是胆固醇机能障碍,而产生了动脉粥样硬化。这些结果无论在血液脂肪生物化学测定,和在心脏血管系统的形态学变化上与人类产生此症基本相似。最近的解剖学和老年学积累不少的知识指出:人体衰老死亡有很多是伴随着心脏血管机能性障碍。其中很大部分是动脉粥样硬化。罗  相似文献   
83.
与苹果Co基因紧密连锁的RAPD标记的筛选及其SCAR标记转换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短枝富士(Spur Fuji)X舞姿(Telamon)的105株F1群体为试材,利用RAPD技术,结合集群分类分析法(BSA)进行了苹果柱型基因(Co)分子标记的研究。通过对300条随机引物的筛选,获得一个与Co基因紧密连锁的RAPD标记S1142682,连锁距离为2.86cM。对该标记片段进行序列测定,然后根据序列特点设计了4条特异引物(其中正向引物与反向引物各两条)。PCR结果显示,这4条引物的4种组合都可以扩增出柱型性状的特征带。选其中之一进行群体上的分析,结果表明该SCAR标记特征带与柱型性状的共分离行为与原RAPD标记表现一致。可见,此组合的引物可以作为该SCAR标记的特异引物。通过对S1142682标记片段序列分析发现,在 45~ 251区域含有一个可编码68个氨基酸残基的ORF。  相似文献   
84.
弱毒疫苗ToMV-K的复制酶基因在2670-2672核苷酸处发生UGA突变,研究表明该突变是导致病毒弱化的主要原因。通过ToMV-K复制酶的突变区与其它具有UGA渗漏终止密码的植物ssRNA病毒基因组通读结构区的分析和比较,发现ToMV-K和其它植物病毒的UGA渗漏与通读相关基因的共同特征:CGG基元,通读区的α-螺旋结构和一些疏水氨基酸残基使UGA的通读成为可能。这些渗漏与通读的特征可能才是ToMV\|K致弱的根本原因。可以根据这一模式,探讨对其它植物ssRNA的病毒如PVX、PVY、CMV等的基因组改造和致弱研究。  相似文献   
85.
1999年11月2 -7日 ,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辐射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主办、第二军医大学承办的第七届全国辐射与环境生物物理学术交流会在浙江建德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00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丘冠英教授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 )和副主任委员蔡建明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 )共同主持 ,郑秀龙教授、梅曼彤教授、阮迪云教授等参加会议并做了特邀专题报告。1会议概况本次会议收到论文72篇 ,其中6篇具有代表性的高质量论文作为大会的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绝大部分是大会组委会约稿 ) ,25篇论文作为重点交流内容…  相似文献   
86.
《日经生物技术》2000年4月24日号第7页报道:东经兹惠会医科大学DNA医学研究所所长大野典也等近期宣布,2000年开始进行用细胞融合技术研制的癌疫苗的临床试验。对象为脑肿瘤、乳腺癌等。兹惠医大开始临床试验的是融合了患者树状细胞和在实验室内经灭活处理的患者癌细胞。树状细胞具有活化免疫系统的能力,如果给患者导入该融合细胞,就能增强患者对癌症的免疫反应。 这项技术是美国Dana-Farberai癌研究所癌药理部主任Donald Kufe开发的。兹惠医大与Kufe共同进行了研究。 美国G-enzyme Molecular Oncology公司与美国Dana-Farberai癌研究所就树状细胞/癌细胞融合技术签订了特许合同,在美国从1999年就开始以乳腺癌为对象进行了工期临床试验(参见日经生物技术99年9月27日号11页)。兹惠医大开始的临床试验与Genzyme公司无关,是单独进行的。孙国凤  相似文献   
87.
88.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