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8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185篇 |
专业分类
5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62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荧光标记的鬼笔碱染色,对离体的黄蝉和姜花的生殖细胞内肌动蛋白微丝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两种植物的生殖细胞内部都存在一个微丝网络.黄蝉生殖细胞的比姜花的简单,微丝束较粗。但姜花生殖细胞的网络微丝束比黄蝉的更紧密地环绕着核。用免疫荧光技术在黄蝉生殖细胞的分裂前期和中期,可以观察到一些微丝束的存在,但在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内的肌动蛋白则变为颗粒状。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大豆连作年限对黑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连作导致作物产量下降、病原微生物富集和土壤退化等问题日趋严重。然而,目前关于大豆连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分布的影响及发生机制尚不清楚。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豆连作(不同年限)和大豆-玉米轮作下的黑土细菌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轮作5年(CR5)和13年长期连作(CC13)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pH、全氮(TN)、全磷(TP)和速效养分(AN、AP和AK)含量。与短期连作相比,CR5和CC13处理均提高了细菌群落的OTUs数量、PD值、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聚类分析图谱结果显示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受到轮作和连作年限的双重影响,而土壤pH、TN、TP、AN、AP和AK是细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P0.05)。此外,VPA分析发现上述土壤因子中,土壤pH对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贡献度最大。本研究证明大豆长期连作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和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证实大豆长期连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环境,为大豆连作障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稻淀粉胚乳程序性细胞死亡中的去核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水稻品种中籼8836淀粉胚乳细胞的去核化发育阶段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和同期籽粒灌浆速率及相关酶活性的动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开花受精后约在第3天胚乳完成细胞化,花后第5天少数淀粉胚乳细胞启动去核发育过程。核消亡是淀粉胚乳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PCD)的第一步。同一籽粒淀粉胚乳细胞的去核进程是不同步的。花后第13天所有淀粉胚乳细胞都已完成去核过程。在去核过程中,胚乳核的形态变化特征既有动植物PCD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伴随核降解过程,一部分线粒体解体,表明去核化与线粒体解体有一定联系。在去核化发育阶段,与PCD有关的酶类,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非常高;与淀粉合成有关的酶类,如ADPG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酶)、淀粉分支酶(或Q酶)也表现出很高的活性。去核化发育阶段籽粒灌浆速率最高,籽粒增重亦最快。淀粉胚乳细胞去核之后,细胞并未立即死亡,这些无核的细胞仍维持正常有序的代谢活动,继续进行淀粉和贮藏蛋白的合成与积累,但上述酶类的活性明显降低,灌浆速率也明显趋缓。淀粉胚乳细胞最终被贮藏物质充满时成为死细胞,完成其程序性死亡过程。Evan‘s blue染色鉴定表明淀粉胚乳细胞死亡不同步,细胞死亡在淀粉胚乳组织中是随机发生的。 相似文献
14.
传统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中草药有效成分通常需要高浓度的有机溶剂作为洗脱剂,在大规模生产中具有安全隐患和对环境的污染。本文以异黄酮为目标产物,考察了8种不同骨架、不同孔径的树脂对异黄酮的吸附分离性能,其中包括本实验室自制的孔径为1000nm的超大孔树脂。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大孔树脂吸附层析法相比,超大孔树脂吸附层析不仅工艺简单、快速而且大幅度降低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洗脱时,乙醇浓度由70%降低到20%。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伤口分泌物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患者伤口分泌物标本,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送检503份标本,培养阳性272份,阳性率为54. 1% ;病原菌检出34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89株占55. 1%,革兰阳性菌151株占44.0%,真菌3株占0.9% ;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是30.4%、82. 1%。粪肠球菌中耐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肠球菌(HLAR)的检出率为55%。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未出现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 6%、0。大肠埃希菌中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L)的检出率是42.9%。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25.0%,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45%。结论伤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菌,多重耐药菌株比例较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新的耐药菌株出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盐酸戊乙奎醚在急性有机磷中毒重度中间综合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重度中间综合症患者34例,依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2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给予氯解磷定+阿托品+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氯解磷定+盐酸戊乙奎醚+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肌无力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肌无力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快速有效缓解急性有机磷中毒重度中间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微生态制剂-生态蛇胆美容霜治疗蠕形螨病及其合并症的观察结果。用透明胶带定量计数法检查1131人,其中检出毛囊虫阳性者404例,定居率为35.7%,检出毛囊出共418只。对404例毛囊虫阳性分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实验组251例中只有2例仍为阳性,其余转为阴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育时期水分有限亏缺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利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施N与不施N(施肥)条件下不同生育阶段水分有限亏缺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苗期、拔节期、灌浆期进行水分亏缺胁迫处理。对其经济学产量,生物学产量,每盆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等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苗期和灌浆期为水分亏缺不敏感期,拔节期为亏缺敏感期。在施底肥条件下拔节期水分亏缺使每穗粒数、千粒重显著减少,或低于对照水平。从补偿角度看,苗期是生物学产量 相似文献
19.
百合离体生殖细胞骨架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百合的花粉管分离出来的生殖细胞,经表面活化剂Triton X-100 及核糖核酸酶、硫酸铵离析处理。离析后的细胞经临界点干燥,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在离体生殖细胞的胞质内有一个非常复杂的支架网络系统。这一网络系统有内外两层:外层(靠近细胞膜)网络结构紧密,纤维束粗长;内层(靠近核)网络结构疏松,纤维束短细。一些间接证据显示,这一支架网络系统可能为微管骨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