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05篇
  8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17年5-9月,采用红外相机调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兽类和鸟类多样性。共布设154个相机位点,累计12 096个相机日,共获得9 675张有效独立照片,鉴定23种野生兽类和50种野生鸟类物种,分别隶属5目10科和9目19科,另记录到家畜5种。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前五种野生动物依次为岩羊(Pseudois rnayaur)(18.23)、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rea)(15.98)、灰尾兔(Lepus oiostolus)(5.06)、红嘴山鸦(Pyrrhocorax pyrrhocorax)(3.39)、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2.49)。中国特有物种有荒漠猫(Felis bieti)、白唇鹿(Ceryus albirostris)、西藏马鹿(Cervus wallichii)、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红耳鼠兔(Ochotana erythrotis)、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和地山雀(Pseudopocdoces humilis)7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20种;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危、濒危、易危、近危的物种分别有1种、6种、3种、14种。红外相机调查结果反映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兽类和鸟类现状,为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2.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是在对人体正常、病理状况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人体标本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用的信息。其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糖类、脂类、核酸、蛋白质、酶、激素、有机小分子、血液气体、电解质、治疗性药物、临床毒物等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课程对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非常重要。本文对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课程建设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3.
白及多糖的生物活性近来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本研究旨在对白及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进行系统的优化,为白及多糖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本实验采用基于BBD (Box-Benhnken Design)的响应面法,分别对回流提取工艺和醇沉工艺进行优化。对回流提取工艺的优化以回流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得到最优回流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100℃,料液比例为1:34 (g:mL);对醇沉工艺的优化以醇沉分离率为评价指标,得到最优醇沉工艺为:乙醇浓度85%,醇胶比例8:1 (g:g),醇沉时间6 h;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到26.44%。  相似文献   
94.
胞浆内精子注射技术生产小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piezo操作系统为技术支撑 ,在掌握小鼠卵母细胞胞浆内精子注射技术 (ICSI)的基础上 ,进行了ICSI技术生产试管小鼠的尝试。来自成年昆明 (KM)小鼠附睾尾的新鲜精子 ,剪切去尾后 ,直接将精子头注射到B6D2F1小鼠卵母细胞质中 ,注射后 1h ,83.3%的卵母细胞存活。6h时 ,84.0 %的成活卵子成功受精 ,形成原核 ,排出PB2 体外培养的ICSI胚胎 ,卵裂率 (98%vs 94.7% )和 4-细胞期胚胎比率 (89.5%vs 92.1% )均与培养的体内受精卵没有差异 (P >0.05 ) ;但是 ,桑椹胚(63.8%vs84.2% )和囊胚发育率 (25.7%vs68.4% )极显著地 (P <0.01)低于对照组。120枚原核期胚胎移植给 7只假孕受体后 ,4只受孕小鼠共产出 28只ICSI小鼠 (23.3% )。健康成年的 25只ICSI小鼠都没有明显的生理和行为异常。随机选择其中的 20只小鼠 ,分别进行ICSI小鼠间、ICSI与KM小鼠间共 12组的交配 ,结果所有雌鼠妊娠产仔。在成功建立小鼠ICSI技术的基础上,成功获得了我国的首例ICSI小鼠,并且证明这些ICSI小鼠都具有正常的繁殖后代的能力。  相似文献   
95.
生长激素系脑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所分泌。动物截除垂体前叶之后,生长停止;注射垂体前叶抽提液则生长恢复;故其作用为促进各种组织的生长,而对于骨及软骨则有特殊的增生作用。临床上所见之肢端肥大症即系嗜酸性细胞产生过多的生长激素所致。当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时,发育停滞,形成侏儒症。自1945年李卓浩将生长激素与垂体前叶其他激素分离提纯后,才开始研究生长激素的化学。本文仅就十多年来的研究结果作一简要的介绍。目前生长激素的分离多采用牛脑垂体,故用牛生长激素做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96.
中国某些野生和栽培茶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茶的4个变种和广东野生毛叶茶等共12个材料的核型。所有材料的染色体数目均是2n=30,为二倍体。所有中国大叶变种(越南大叶除外)(Cametlia sinensis var. macrophylla)和阿萨姆大叶变种(C. sinensis var. assamica)均具比较对称或原始的“2A”核型;中国小叶变种(C.sinensis var.bohea)(“铁观音”品种除外),掸部变种(C.sinensis var. shan form)和广东野生毛叶茶(C. ptilophylla)均具较不对称或较进化的“2B”核型。根据核型特征,植物习性和地理分布,作者认为中国四川和云南可能是茶的起源中心,向东或北迁移,演变为中国小叶变种;向南移则演变为阿萨姆变种和掸部变种。  相似文献   
97.
目的:建立一种简易高效的成年小鼠胰腺腺泡细胞钙振荡的激光共聚焦成像研究方法。方法:取成年昆明小鼠胰脏,用胶原酶法急性分离得胰腺腺泡细胞,加荧光染料fluo-4-AM标记胞内钙;以乙酰胆碱(ACh)为兴奋剂作用于胰腺腺泡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发射488 nm激光并同步、实时、动态地记录此过程中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钙振荡。结果:1一定浓度的ACh(如100 nmol/L)可稳定地激发胰腺腺泡细胞产生典型钙振荡,且此钙振荡可被阿托品完全阻断;2胞浆内不同部位的钙振荡有强弱不同,但呈同步变化节律;而不同细胞间的钙振荡强弱和节律往往不同;3钙振荡的幅度和节律与Ach具有剂量依赖效应。结论:小鼠胰腺腺泡细胞钙振荡的激光共聚焦成像研究方法简单易行、直观形象、高效、灵活,可作为常规方法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8.
研究复合季铵盐消毒剂含量的测定与滴定误差分析。探讨了四苯硼钠标准液配制及对滴定分析终点颜色的影响,并与单季铵盐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四苯硼钠两相滴定法适合于复合季铵盐定量分析,但要注意四苯硼钠标准液配制的正确性及滴定终点颜色的判断。  相似文献   
99.
小麦原胚对外源大分子与不透膜物质的摄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检验小麦原胚基端特定位点上的外连丝型胞间连丝和开放孔道在摄取外源物质上的作用,以不透膜的阳离子铁蛋白(cationized ferritin)和萤黄(lucifer yellow CH )为示踪物,对其吸入与传布动态进行了荧光与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这两种物质确可以以非跨膜运输的方式沿着原胚基端的特定通道进入原胚细胞。  相似文献   
100.
大豆蚜嗅觉在选择寄主植物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杜永均  严福顺 《昆虫学报》1994,37(4):385-392
大豆蚜 Aphis hlycines 有翅和无翅孤雌生殖蚜为其寄主植物大豆叶和鼠李叶气味所引诱,而非寄主植物棉花叶和黄瓜叶气味处于中性,丝瓜叶和南瓜叶气味具有明显的排斥作用。非寄主植物气味可以遮蔽寄主植物气味的引诱作用。大豆蚜触角感受器对植物气味具有嗅觉生理反应,对一些化合物的最小感觉阈值达10-5至10-6体积比浓度,表明大豆蚜触角上存在识别植物气味的嗅觉受体细胞。由此证明,嗅觉在大豆蚜选择寄主植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