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人体所需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深海鱼类和海洋微藻类生物中。由于高等植物自身不能合成DHA,因此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在作物(如玉米)中表达DHA,将会成为最健康的DHA来源,同时也能够减轻人类对海洋资源的破坏。从深海藻类中挑选了5个DHA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分别是Δ4脱饱和酶基因(D4)、Δ5脱饱和酶基因(D5)、Δ6脱饱和酶基因(D6)、C18延长酶基因(E18)和C20延长酶基因(E20)。密码子优化并合成这5个基因,为确定优化后的核苷酸序列是否能在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以pPIC9K为基础载体连入目的基因转化到毕赤酵母GS115 (His4+MUts)中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在甲醇诱导96 h后蛋白表达量最大,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表达产物为目的蛋白。该结果为进一步培育能够自身合成DHA的作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2.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以0.02mol/L醋酸铵—乙腈为流动相的梯度洗脱模式,在295nm吸收值的条件下,灰花纹鹅膏菌Amanita fuliginea的肽类毒素可以被成功的分离和纯化。单个肽类毒素的鉴定是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同时进行。用这一方法可从灰花纹鹅膏菌中分离纯化出β-鹅膏毒肽(β-amanitin),产量可达到:1158μg/g(干重),产品纯度达98%以上,回收率为95.3%。β-鹅膏毒肽的分子量为919.3Da。这个方法可用于其它鹅膏菌肽类毒素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13.
灰色链霉菌RX-17溶菌酶R1的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CM-Sephadex C50、CM-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从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RX17的发酵上清液中得到了电泳纯的溶菌酶R1,回收率6.89%。测得该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6.8kD和9.10,作用于变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Ingbritt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70℃和6.6。R1酶在50℃以下及pH6~9的范围内保持稳定,60℃保温1h,残存酶活20.3%。Mg2+对酶有激活作用,而Zn2+、Cu2+、Fe2+、Cd2+、Pb2+则使酶完全丧失活性,螯合剂、盐酸羟胺、碘乙酸抑制酶活,β-巯基乙醇及表面活性剂则对溶菌有部分促进作用。R1酶溶菌谱广泛,对多种卵清溶菌酶不能作用的G+、G细菌均有溶解能力,对变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乳杆菌(Lactobacillus)等则呈现高活性。  相似文献   
114.
一个甲烷杆菌新种的描述和系统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系处理北京啤酒厂污水的厌氧消化器中分离到一株产甲烷菌菌株Px1。其菌体形态为弯曲杆状 ,淡黄色菌落 ,只利用H2 +CO2 产生甲烷。通过生理、形态、结构特征与 1 6SrDNA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表明菌株Px1是甲烷杆菌属中一个与其它成员不同的新种 ,命名为弯曲甲烷杆菌 (Methanobacteriumcurvumsp .nov .)。  相似文献   
115.
昆虫杆状病毒的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糖转移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昆虫杆状病毒的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糖转移酶(ecdysteroid UDP-glucosyltransferase, EGT)能催化UDP-糖基连接到蜕皮甾体上,使之失活,从而阻止或推迟蜕皮,有利于病毒复制,所以缺失egt基因的病毒能改良杀虫效果,如加速死亡和减少摄食量等.最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基因和蛋白质的一级结构、酶催化反应、以及对宿主的生物学功能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6.
汪景山  渔光 《遗传》1982,4(1):29-30
胚胎培养的研究从本世纪(1904, Hanning) 开始以来,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自二十年 代Laibach用胚胎培养技术得到了亚麻杂种胚 之后,已开创了植物胚胎培养应用于实际的新 时期。但是已有的工作表明,成熟胚离体培养 较容易;未成熟的幼胚,特别是发育早期的幼 胚,离体培养较困难,目前只有少数植物取得了 一些进展[1,2] 。山碴幼胚的培养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17.
118.
峨眉拟单性木兰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峨眉山峨眉拟单性木兰群落特征与种群结构的初步研究表明:1、蛾眉拟单性木兰及其群落分布局限,地形、土壤、气候条件较为特殊;2、该群落与中国云南和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广泛的联系,并具各“顶极群落”的特征;3、峨眉拟单性木兰林的两个基木群丛为:(A)蛾眉拟单性木兰+四川人头茶+包石栎-箭竹-苔草群丛与 (B)黄心夜合+大叶新木姜子+峨眉拟单性木兰-箭竹-单芽狗脊群丛;4、人类和猴群的活动与干扰直接威胁着该种种群和群落的生存与稳定。  相似文献   
119.
泡桐丛枝病与超氧物歧化酶的关系(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染丛枝病的泡桐叶片,枝条和根韧皮部的超氧物歧化酶活性总是低于健康植株,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则相反;组织内的丙二醛大量积累。  相似文献   
120.
对1402份来自于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的土样进行裸胞壳属(Emericella)菌的分离.结合菌落形态及扫描电镜下子囊孢子的形态将各菌鉴定到种。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地区分布有8个种,1个变种,分别是无冠裸胞壳(Emericella acristata)、皱折裸胞壳(Emericellacorrugata)、茴香裸胞壳(Ernericella foeniculicola)、宫治裸胞壳(Emericella miyajii)、构巢裸胞壳(Emericella nidulans vat..Nidulans)、构巢裸胞壳宽脊变种(Emericella nidulans vat.Tara)、四脊裸胞壳(Emericella quadrilineata)、褶皱裸胞壳(Emericella rugulosa)及波状裸胞壳(Emericella undulata)。除银川地区以Emericella acristata为优势菌外,各地区以Emericella nidulans最为常见.文中对常见菌种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对在我国较少见的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