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韩冰洋  张宇  田新雁  肖朝江  董相  姜北 《广西植物》2016,36(11):1382-1388
为了解类芒齿黄芪( Astragalus camptodontoides)主要化学成分,从其地下部分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出19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分析及理化性质等手段分别鉴定为异补骨脂黄酮(1),4′-hydroxy-isolonchocarpin (2),5-去氧山豆根黄酮(3),shinflavanone (4),khonklonginols H (5),4′-O-methylpreglabridin (6),3′-hydroxy-4′-O-methylglabridin (7),4′-O-methylglabridin (8),8-prenyl-phaseollinisoflavan (9),xambioona (10),光甘草酚(11),粗毛甘草素H (12),methylnissolin (13),邻苯二甲酸异丁酯(14),邻苯二甲酸丁酯异丁酯(15),β-谷甾醇(16),胡萝卜苷(17),齐墩果酸(18),(2S,3S,4R,9E)-1,3,4-trihydroxy-2-[(2′R)-2′- hydr-oxytetraco-sanoylamino]-9-octadecene (19)。化合物1~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化合物1~7为首次从黄芪属(Astraga-lus)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2.
利用SRAP标记分析贵州砂梨资源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RAP标记技术,对贵州59份砂梨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筛选的15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151个位点,其中120个是多态性位点,多态百分率为79.47%。(2)POPGENE分析表明,贵州砂梨资源在物种水平上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55 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16 9,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336 2;在区域品种群水平Ne=1.261 1,H=0.155 5,I=0.235 2,以黔西南地区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六盘水市最低。(3)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0.75处,可将59份砂梨资源分为6个组,聚类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地理区域特性。研究认为,贵州砂梨种质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区域特性;SRAP标记与ISSR标记在揭示贵州砂梨种质遗传多样性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SRAP标记能在更小的变异范围内揭示更多的遗传信息。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柯拉斯那(Aquilaria crassna Pierre ex Lecomte)沉香的化学成分。实验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从该沉香中分离得到9个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学技术分别鉴定为6-甲氧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1)、5-羟基-6-甲氧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2)、tetrahydrochromone F(3)、6-甲氧基-2-[2-(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基]色酮(4)、6-甲氧基-7-羟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5)、6,7-二甲氧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6)、6,7-二甲氧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7)、6-羟基-2-[2-(4′-羟基苯基)乙基]色酮(8)、5-羟基-2-[2-(2′-羟基苯基)乙基]色酮(9)。化合物2、3和5~9均为首次从柯拉斯那所得沉香中分离得到。采用MTT法对单体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2和4具有微弱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筛选合适的指标建立一套外来养殖鱼类的生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并对外来养殖鱼类的生物入侵防控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外来养殖鱼类中典型入侵物种的入侵过程、影响危害和入侵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和归纳,从适应能力、繁殖能力、扩散能力3方面指示其入侵性;从对生物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2方面指示其生态影响;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2方面指示环境可入侵性,以上述3方面为框架进行评估体系构建。[结果]筛选20个指标构建了外来养殖鱼类的生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并举例说明该评估体系的应用。从法规政策、科学研究、治理技术和公众参与等4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外来养殖鱼类生物入侵风险防控对策。[结论]防范和治理入侵生物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外来养殖鱼类的管理,既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而置生态风险于不顾,也不能片面放大外来养殖良种的入侵风险。科学管控的关键在于完善制度建设、加强风险评估、发展防治手段、促进公众参与,使外来鱼类养殖业在严格受控的前提下发挥其经济效益,将其潜在的生态危害效应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5.
摘要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D)联合血液灌流(HP)及依达拉奉对尿毒症不宁腿综合征(RLS)患者外周血清中毒素水平、临床症状、睡眠质量、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174例尿毒症RL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常规血液透析(HD)组(58例)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联合A组(58例)采用HFD联合HP治疗,联合B组(58例)采用HFD联合HP及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三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毒素[甲状旁腺激素(PTH)、硫酸吲哚酚(IS)、硫酸对甲酚(PCS)]水平、RLS评分、睡眠质量、负性情绪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三组治疗后血清BUN、SCr、UAER、PTH、IS、PCS水平、RL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联合B组、联合A组治疗后血清BUN、SCr、UAER、PTH、IS、PCS水平低于HD组(P<0.05),联合B组、联合A组上述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B组治疗后RLS评分、PSQI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联合A组和HD组(P<0.05),联合A组低于HD组(P<0.05)。三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FD联合HP及依达拉奉可改善尿毒症RL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可降低血清毒素水平,并改善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26.
摘要 目的:研究军事飞行人员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尿酸(UA)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和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收治的100例NAFLD军事飞行人员作为NAFLD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的WBC、CRP、UA、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以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WBC、CRP、UA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和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NAFLD组的WBC、CRP、U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AFLD组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AFLD组的Ⅲ型前胶原肽(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ol-Ⅳ)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WBC、CRP、UA与TC、TG、LDL-C、HOMA-IR、PC-Ⅲ、LN、HA、Col-Ⅳ均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 WBC、CRP、UA与FBG、FINS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军事飞行人员NAFLD患者体内WBC、CRP、UA明显升高,且与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和肝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27.
姜玉峰  李晶  信瑞瑞  李艺 《植物生态学报》2022,46(10):1268-1279
随着沿海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 其对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也逐渐凸显, 实现红树林周边典型人类活动时空动态变化监测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意义重大。该研究基于Landsat多时相遥感数据和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 通过面向对象的机器学习方法, 融入水体季节波动信息作为分类特征, 获取了1990、2000、2010和2020年4个不同时期中国沿海红树林分布省区(包括广东、福建、浙江、台湾、广西及海南) 30 m分辨率的养殖池塘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特征, 并进一步解析养殖池塘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研究区域内4个时间节点的沿海养殖池塘面积总量分别为2 963、5 200、5 377及4 805 km2, 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于2010-2020年间达到峰值。沿海养殖池塘面积变化趋势和达峰时间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性, 其主要原因是红树林保护政策、养殖池塘规范管理和阶段性经济目标的区域差异化。(2)我国沿海养殖池塘集中分布在21°-24° N区域(广东和广西), 与红树林沿纬度的分布格局呈错峰分布。其中, 红树林与沿海养殖池塘集中分布区(21°-22° N)存在大量养殖池塘堤边生长红树林的特色格局, 此区域内两者交互作用最为紧密, 是探究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生态系统影响的典型热点地区。(3)养殖池塘侵占红树林是造成红树林损失的最直接原因, 并导致红树林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局部破碎化或聚集化的极端发展趋势。该研究通过解析沿海养殖池塘的空间格局, 为精准评估红树林周边典型人类活动变化提供数据支撑, 为进一步监测红树林空间格局动态变化趋势和红树林优先修复区识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
疏花毛萼香茶菜中一新的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疏花毛萼香茶菜(Isodon eriocalyx var.laxiflora)叶中分离得到一新的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命名为疏花丁素(1),通过波谱方法鉴定了它的结构。此外,还分离得到6个已知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疏花甲素(2),毛萼晶A-C(3-5)和Q(6),毛萼乙素(7),以及cirsimaritin(8)和2α-羟基乌索酸(9)。  相似文献   
29.
白喉毒素/IL—6的高效表达及细胞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喉毒素是由携带β噬菌体基因组的白喉杆菌产生的由535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外毒素,毒性极强,1 ̄2个分子即可灭活1个真核细胞,肿瘤细胞对它尤为敏感。在骨髓瘤、原发性肝癌等肿瘤细胞表面,IL-6受体可过度表达,利用受体与配体的特异性结合,可将细胞毒性药物定向导入肿瘤细胞。基于上述理论,用IL-6cDNA取代白喉毒素的受体结合区,构建了白喉毒素/IL-6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ΔDT/IL-6。IPTG诱导后  相似文献   
30.
基于多尺度秦巴山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余玉洋  李晶  周自翔  马新萍  张城 《生态学报》2020,40(16):5465-5477
秦巴山区是中国南北过渡带,具有明显的多维地带性结构和复杂的地貌特征,从大、中、小不同的空间尺度上研究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为区域间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提供基础性参考。从全域、综合分区、典型样区、样点间隔4个尺度分析秦巴山区2005—2015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粮食生产、土壤保持、生境质量、水资源供给5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①从全域尺度:水资源供给分别与生境质量、土壤保持、NPP、粮食生产呈现协同关系;NPP分别与生境质量、土壤保持同呈现协同关系;生境质量与土壤保持是协同的关系;粮食生产分别与生境质量、土壤保持呈现权衡的关系。②从综合分区尺度:依据地貌和气候类型划分的综合分区,会出现特定的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的异同,加上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机制不同,促使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在综合分区的体现也有所差别。③典型样区尺度:山地的南北坡在气候类型、植被类型、地貌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服务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变。④样点间隔尺度:成对服务间的权衡/协同关系与样点间隔尺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不同的间隔尺度权衡/协同关系的发展趋势存在差异性。该研究可以协助决策者在适当的空间尺度制定相应生态管理策略,促进生态-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